[製法]將鮮烏魚去鱗和內髒;冬瓜切成2cm見方的塊;赤小豆洗淨。將鮮烏魚、冬瓜塊與赤小豆一同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清水,用中火煲煮約45分鍾,不加鹽,待溫服食。
[功效]發汗利尿,清熱解毒。適宜風水相搏,症見顏麵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伴發熱惡寒,噴嚏流涕等。
[服法]1劑/d,分多次服食,連服3~5日。
29.鯉魚粥:
[原料]鯉魚1條,大米20~30g。
[製法]將鯉魚去鱗和內髒,洗淨,和大米一同放入沙鍋中,加清水適量,煲煮1小時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發汗利尿,清熱解毒。適宜風水相搏,症見顏麵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伴發熱惡寒等。
[服法]1劑/d,分多次服食,連服3~5日。
30.薺菜雞蛋湯:
[原料]鮮薺菜80~100g(幹品25~30g),雞蛋1枚,食鹽少許。
[製法]先將雞蛋去殼攪勻備用。再將薺菜洗淨,放入沙鍋中,加水3碗,大火煎煮至1碗時,加入雞蛋,煮熟,加食鹽少許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發汗利尿,清熱解毒。適宜風水相搏,症見顏麵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伴發熱惡寒等。
[服法]1~2次/d,連服3~5日。
31.大蒜蒸西瓜:
[原料]大蒜30~45g,西瓜1個(1200~1500g)。
[製法]先在西瓜皮上挖一個三角形的洞,大蒜去皮,納入西瓜中,再用挖出的瓜皮塞住洞口,將洞口向上,用瓦碟蓋好,隔水蒸熟即可。
[功效]發汗利尿,清熱解毒。適宜風水相搏,症見顏麵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伴發熱惡寒等。
[服法]趁熱吃蒜和瓜瓤,一日內分次吃完,可連服3~5日。
第三節腎病綜合征
腎病綜合征是由多種原因引起腎小球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血漿內大量蛋白質從尿中丟失的臨床綜合征,具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腫四大特點。男性發病較多,男∶女為3.7∶1。
本病中醫屬“腎水”範疇,病機為脾腎兩髒俱虛所致。
【中藥治療】
1.辨證論治:
(1)脾虛濕困證:
[主症]肌膚浮腫,按之不起,麵色不華,倦怠乏力,納少便溏,小便短少,或兼有腹脹,胸悶,四肢欠溫,舌苔白膩,脈沉緩。
[治法]健脾利水。
[處方]參苓白術散合防己黃芪湯: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山藥,白扁豆,蓮子,砂仁,黃芪,防己,桔梗。
(2)脾腎陽虛證:
[主症]麵色蒼白,全身浮腫,以腰腹下肢為甚,按之沒指,神疲乏力,形寒肢冷,小便短少,舌淡胖,苔薄白。
[治法]溫腎健脾。
[處方]真武湯:製附子,茯苓,白術,幹薑,白芍,生薑。水濕過重,加桂枝,豬苓,澤瀉;若腎水上泛,兼咳嗽,胸滿氣促不能平臥合己椒藶黃丸,藥用防己,椒目,葶藶子,大黃。
(3)肝腎陰虛證:
[主症]頭痛頭暈,目睛幹澀或視物模糊,麵紅潮熱,心煩易怒,舌紅,苔少,脈細弦數。
[治法]養陰補腎,平肝潛陽。
[處方]知柏地黃丸:地黃,山藥,牡丹皮,山茱萸,澤瀉,茯苓,黃柏,知母,女貞子,枸杞子。
(4)氣滯血瘀證:
[主症]水腫不顯,常伴腰痛,麵色晦暗,皮膚不澤,舌有瘀點,苔少,脈弦澀。
[治法]活血化瘀,行氣消滯。
[處方]桃紅四物湯加減:桃仁,紅花,黨參,黃芪,熟地黃,山茱萸,牡丹皮,澤瀉,山藥。
(5)肺虛邪戀證:
[主症]病情反複不愈,遷延日久,屢感外邪,誘發本病,水腫起伏,時腫時消,麵神乏,自汗出,食少納呆,舌淡,苔薄白,脈沉而無力。
[治法]益氣固衛,利水消腫。
[處方]玉屏風散加味:黃芪,白術,防風,黨參,茯苓,桂枝,白芍,紫蘇葉,蟬蛻。
(6)氣陰兩虛證:
[主症]麵色無華,腰膝酸軟,或有浮腫,耳鳴目眩,咽幹口燥,舌稍紅,苔少,脈細弱。
[治法]益氣養陰。
[處方]六味地黃丸加黃芪:黃芪,黨參,生地黃,山茱萸,山藥,茯苓,牡丹皮,澤瀉。
2.單方驗方:
(1)螻蛄10條,為末,開水衝服,1次/d,連服1周。適宜消腫。
(2)幹葫蘆(不去子)3個,水煎,加紅糖適量,分6次服,1次/d。適宜腎病水腫期。
(3)黃芪、白茅根各30~60g,益母草15~30g,大棗10枚。水煎服,1劑/d,分多次服。適宜腎病脾虛兼血瘀濕熱者。
(4)黑大豆丸:黑豆(黑大豆)250g,山藥、蒼術、茯苓各60g。共研細末,水泛為丸。6g/次,2~3次/d。適宜腎病恢複期。
(5)三草一須湯:車前草、萹蓄、金錢草、玉米須各30g。水煎服,1劑/d,分3次服。適宜腎病初起水腫明顯者。
(6)葉傳蕙消白固腎湯:芡實、金櫻子、菟絲子,桑螵蛸、石韋各15g,白茅根30g。水煎服,1劑/d,分2次服。適宜腎病蛋白尿經久不消者。
(7)小兒腎病合劑:嫩紫蘇梗、肥知母、雲茯苓、炒枳殼、麥冬、豬苓、澤瀉各9g,製厚樸、抽葫蘆各10g,廣陳皮、炒白術、甘草各6g。水煎服,1劑/d,分2次服。適宜小兒腎病綜合征及脾虛不運者所致的腫脹。
(8)腎病清肺湯:玄參、板藍根各10g,山豆根5g,魚腥草、車前草、倒扣草、益母草各15g,燈心草1g。水煎服,1劑/d,分2次服。適宜腎病外邪困肺,水液泛濫者。
(9)益腎健脾湯:黃芪12g,黨參、炒白術、炒山藥、茯苓、澤瀉、石韋、野山楂、丹參、製萸各9g。水煎服,1劑/d,分2次服。適宜腎病脾腎兩虛證。
3.中成藥:
(1)昆明山海棠:3片/次,3次/d。適宜單純性腎病。
(2)金匱腎氣丸:3g/次,2次/d,溫開水化服。適宜腎病脾腎陽虛者。
(3)川芎嗪:4mg/(kg·次),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中靜滴,1次/d,1個月為1個療程,有類似肝素樣抗凝作用,使腎病時血漿纖維蛋白原減少,血小板聚集率下降。
(4)雷公藤多苷片:1mg/(kg·d),分2~3次口服,6~12周為1個療程,不良反應有胃腸道不適、皮疹、白細胞輕度下降。
(5)六味地黃丸:3g/次,3次/d。適宜腎病屬腎陰虧虛證。
(6)雙黃連粉針:60mg/(kg·d),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1次/d,靜滴,適宜各型腎病合並外感風熱、瘡毒及濕熱內盛者。
4.外治法:
(1)逐水膏:甘遂、大戟、芫花各等量,共碾成極細末。1~3g/次,置臍內,外加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換藥1次/d,10次為1個療程。適宜腎病水腫者。
(2)腹水糊:商陸100g,麝香1g,蔥白或鮮薑適量。將商陸研極細末,取藥末3~5g/次,蔥白1莖,搗溶成膏,再加涼開水適量,調如糊狀,取麝香粉0.1g,放入神闕穴內,再將調好的藥糊敷在上麵,蓋以紗布,膠布固定。換藥1次/d,3~5日見效,7日為1個療程。適宜腹水明顯者。
【西藥治療】
1.潑尼鬆中、長程療法:先以潑尼鬆2mg/(kg·d)(最大量不超過60mg/d),分3~4次口服。若4周內尿蛋白轉陰則自轉陰後至少鞏固2周方始減量。以後改為隔日2mg/kg,早餐後頓服,繼用4周。以後每2~4周減量1次,均勻遞減至停藥。療程必須達6個月(中程療法)。開始治療後4周尿蛋白未轉陰,可繼服至尿蛋白陰轉後2周,一般不超過10周。以後再改為隔日2mg/kg,早餐後頓服,繼用4周,以後每2~4周減量1次,直至停藥,療程為9~12個月(長程療法)。
2.免疫抑製藥聯合治療:主要用於對腎病綜合頻繁複發或頻繁反複、激素依賴,對激素無效應或激素治療出現嚴重副作用者。
(1)環磷酰胺:2mg/(kg·d),分2~3次口服或早晨1次頓服,8~12周為1個療程,總量不超過200~250mg/kg。宜飯後口服,鼓勵飲水,預防出血性膀胱炎。
(2)苯丁酸氮芥(CB1348):0.2mg/(kg·d),分2次~3次口服,8周為1個療程,總量不超過10mg/kg。
3.其他治療:
(1)伴有高凝狀態者,可試用肝素,100~150U/(kg·d),靜滴,2~4周為1個療程。
(2)雙嘧達莫:5~10mg/(kg·d),分3次飯後服,6個月為1個療程。
(3)左旋咪唑:2.5mg/kg,隔日分3次服,6個月為1個療程。
(4)雷公藤多苷:1mg/(kg·d),分2~3次口服,2~3個月為1個療程。
【藥膳食療】
1.雙苓赤小豆粥:
[原料]茯苓12~25g,豬苓10~20g,赤小豆15~30g,大棗5~10枚,粳米50~100g。
[製法]先將大棗去核備用。再將赤小豆用冷水浸泡半日後,與茯苓、豬苓、大棗、粳米一同煮為粥。
[功效]益氣健脾,利水消腫。適宜脾虛濕困,症見肢體浮腫,按之凹陷難起,麵色萎黃,神疲乏力,胸悶腹脹,食欲減退,大便溏薄,小便短少,四肢欠溫等。
[服法]1劑/d,分早、晚餐溫熱服食,連服3~5周。
2.蓮桃雞肉西瓜盅:
[原料]蓮子、核桃各20~30g,西瓜1個,火腿30~50g,雞肉40~50g,薏苡仁10~20g,冰糖25~50g,蔥花、味精各適量。
[製法]將蓮子用清水發開;核桃去殼取仁;雞肉洗淨,切絲備用。將西瓜洗淨,從上端1/3處切下,挖出瓜瓤,然後納入蓮子、核桃仁、雞肉絲、冰糖、食鹽、蔥花、味精等,充分拌勻,再將瓜蓋蓋上,放蒸鍋中蒸熟即可。
[功效]健脾益腎,利水消腫。適宜脾腎氣虛,水濕泛濫,症見下肢浮腫,按之沒指,麵色白,神疲畏寒,四肢不溫,食欲減退等。
[服法]1~2劑/周,連服3~5周。
3.赤白根豆粥:
[原料]鮮白茅根、粳米、赤小豆各100~200g,冰糖適量。
[製法]先將鮮白茅根擇洗幹淨,加水適量煎煮,去渣取汁,加入粳米、赤小豆,一同煮成稀粥,待粥熟時,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益氣健脾,利水消腫。適宜脾虛濕困,症見肢體浮腫,按之凹陷難起,麵色萎黃,神疲乏力,胸悶腹脹,食欲減退,大便溏薄,小便短少,四肢欠溫等。
[服法]1劑/d,分早、晚餐溫熱服食,連服3~5周。
4.香菇冬瓜降脂雞:
[原料]香菇、冬瓜各20~30g,紅薯粉條60~80g,雞肉40~50g,薏苡仁10~20g,蔥花、薑末、花椒、蒜末、料酒、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將香菇用清水發開;冬瓜去皮,洗淨,切塊;雞肉洗淨,切絲備用。將香菇、冬瓜塊、雞肉絲、薏苡仁一同放入湯鍋中,加清水適量,並加入薑末、花椒、蒜末、料酒等,文火燉至爛熟後,下紅薯粉條,煮熟,加入蔥花、食鹽、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利水,降脂化濕。適宜腎病血脂高而小便短少者。
[服法]1~2劑/周,連服3~5周。
5.輕身冬瓜粥:
[原料]冬瓜50~100g,鮮白茅根、粳米各100~200g,冰糖適量。
[製法]先將冬瓜皮用刀刮後洗淨,不要把皮削掉,切成小塊備用。將鮮白茅根擇洗幹淨,加水適量煎煮,去渣取汁,加入粳米,煮沸後,下冬瓜塊,一同煮至粥熟時,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健脾利水,降脂化濕。適宜腎病血脂高而小便短少者。
[服法]1劑/d,分早、晚餐服食,連服3~5周。
6.蒜頭花生湯:
[原料]花生100~150g,大蒜頭30~50g,食鹽、味精各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