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活中的輻射會致病嗎(1 / 1)

生活中的輻射會致病嗎

誨人不倦

輻射無處不在,但是生活中的輻射是否會導致疾病,並不是那麼好下結論的。下麵請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的專家為大家講講有關輻射的那些事。

很難斷定某種病由電磁輻射所致

放療科主任吳金通:電磁輻射達到一定強度會對人體造成損害,可能會出現頭暈、記憶力減退、失眠、食欲下降等症狀。不過,人們需要知道的是,電視機、電冰箱、手機、吸塵器等家電輻射的值雖然不好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的輻射值很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許多疾病的發病原因非常複雜,並非單一因素引起的,很難斷定某一種疾病就是由電磁輻射引起的。

腫瘤科主任歐陽學農:許多人一聽輻射可能致癌就很驚恐,其實大可不必。在致癌危害等級的詞條解釋中,致癌性組別的第2組劃分為2A組或2B組,對於手機上網這類2B組致癌物,意思是或許、有可能,也就是說致癌可能性很低,萘衛生球、汽油、塑化劑都屬於此級別。

距離是最好的防護

放射科副主任技師林賜榮:有些輻射實際上就是一種電磁波的傳播,而距離是最好的防護方式。生活中的輻射沒有那麼可怕,適當的距離是防護的秘訣,距離越大輻射的危害就越小。在生活中,要經常擦拭電腦、電視機顯示器上的灰塵,這會把滯留在裏麵的電磁輻射一並清除掉。看電視的距離要在4米以上。使用電吹風時,輻射離頭部距離比其他電器要近,所以使用時間要盡量減短。打開微波爐、電暖器後,應盡量保持1米的距離。孕婦和小孩要遠離微波爐。電熱毯最好少用,或用熱水袋代替。此外,用手機打電話未接通時輻射強度最大,長時間通話時,可以嚐試使用耳機。

別因怕輻射而遠離檢查

吳金通:接受胸透、CT等檢查要謹慎,但患者有適應證指標時,不可一味拒絕檢查,以免耽誤治療。如果按輻射對健康的影響來說,由大到小依次為CT、胸片、B超,其中B超為零輻射。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的一個數據,做胸透的X射線照射量是0.6~5毫西弗,拍胸片的照射量為0.15~0.5毫西弗,而1000毫西弗才會有0.01%的致癌率。

目前,各醫院對此類檢查均有專門的保護措施,例如,對CT設備的放射量調節到適合患者的接受程度,或者讓患者使用鉛衣等防護設備,將身體重要部位罩住。另外,患者看病時應把以前做過的片子帶上,盡量避免過度和重複檢查。如果確實有做CT檢查的需要,可提前向醫生詳細了解整個放射流程,消除恐懼感。檢查時不要隨意移動,並取下飾品,確保檢查效果。另外,多吃水果和蔬菜,多喝水,可減輕輻射帶來的危害。(據《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