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百歲老人長壽的秘訣是多鍛煉不生氣(1 / 1)

百歲老人長壽的秘訣是多鍛煉不生氣

溫故知新

人物檔案

姓名:滕文清;

性別:男;

出生時間:1910年;

居住地點:山東省萊州市城港路街道朱旺村;

生育情況:共有7個子女;

健康狀況:頭腦清晰、身體硬朗、腿腳利落,自己能趕集、能種地,老人耳不聾、眼不花;

生活習慣:每天早上一個煎雞蛋,經常吃排骨,魚不斷。

百歲老人種菜又下廚

一進滕文清小院,就會被院裏的“風光”吸引,不大的小院裏種的東西可真不少:茄子、辣椒、大蔥、黃瓜、大豆、花生、韭菜、芸豆,院子門口還結滿葡萄。老人頭腦清晰、身體硬朗、生活幸福,別看年過百歲,可仍然腿腳利落,自己能趕集、能種地,院裏的各種蔬菜都是老人自己種的。現在,老人耳不聾、眼不花,跟人交談起來談笑風生,一天三頓飯老人也是自己動手做。老人看起來也就七八十歲,身材中等偏瘦,臉上的胡子也剃得幹幹淨淨,說起話來口齒清晰。

老人告訴記者,他們二老共有7個子女,大兒子今年也有70多歲了。

滕文清對記者說:“我每天早上一個煎雞蛋,經常吃排骨,魚是不斷的,都是我自己做。”“吃的好,吃的好。”看到記者羨慕的眼神,滕文清老人的老伴在邊上一個勁地說。

老人說,想當年他還為好幾十號人做過飯呢,手藝還不錯,就是現在逢年過節、過生日,也是他親自張羅飯菜。“有個五桌六桌的,我自己就整了。”老人自豪地告訴記者。

至今腿腳靈便還能跳牆

老人的手藝可不止是做菜,腿腳也活泛。前兩年的一天,滕文清老人在村裏的文化大院裏跟老夥計們打麻將,回來晚了點,老伴忘了他還沒回家,就把門給反鎖上了。

“招呼她也聽不見,我就爬牆進來了。”老人繪聲繪色地跟記者描述起當時的情景,“爬進來順著門樓子跳下來了。”

老人現在身體這麼硬朗,也許是跟年輕時候吃的苦有關係。老人說:“16歲那年,臘月二十三,海上大霧,我在海裏摸蛤蜊,越走越深,漲潮了也不知道,水到胸口了才發現。揀了半筐大蛤蜊,用肩膀挑著,走不動,又舍不得丟,人就一直在水裏泡了整整一天。”

第二天下午,太陽落西的時候,滕文清才回到岸上。上岸的時候,發現下水前穿的新棉褲、新棉襖都被貝殼割得破破爛爛了,身上的皮都被凍裂了,躺在被窩裏直哆嗦。

老人長壽得益於心寬腿勤

1926年,滕文清跟著街坊出國打工去了,先在朝鮮新義州學徒,學成出徒後又在朝鮮平壤工作了15年。回國後,他在沈陽電梯廠當了一名高級維修工人,“那時候我是八級工,那陣每月拿90多塊錢,是最高的工資。”老人自豪地說。現在,老人家裏牆上還掛著不少那時的獎狀呢。

那幾年,全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滕文清身上。可是好景不長,48歲那年得的一場大病,差點要了他的命。1957年,老人患上了骨結核,在醫院養病一年多。後來,廠裏打電話叫他老伴過去了,在那兒伺候他。還不見好,就動員讓滕文清回了老家休養,老人從此就開始了他的田園生活。

“每五天一個大原集,我都要去,全靠這雙腳。”滕文清說,“來回十幾裏地我一個來鍾頭就能走完。”

“我這個人心敞亮,什麼事不強求,吃飽了喝足了什麼事都不放心上,有些事不對心思過去就過去了,就算完了。”老人認為,他的長壽一方麵是得益於他平時的鍛煉,另外一方麵得益於他無論什麼情況下都讓自己的心情保持良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