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與紅燒獅子頭
溫故知新
美食家對淮菜更是情有獨鍾
開國總理周恩來生活很儉樸,但他卻是世人皆知的美食家。因為他生於淮揚菜的發祥地楚州城,因此對淮菜更是情有獨鍾。紅燒獅子頭便是周恩來特別喜歡吃的一道菜。
據周恩來生前廚師安振常回憶,建國初,總理特別忙,我們這些在總理身邊做服務工作的人員都希望他老人家能吃得好些,睡得多些,以適應他那沒日沒夜的大強度工作。我一到西花廳上班便問在總理身邊做菜多年的老廚師王詩書、桂煥雲他們,總理最喜歡吃的有哪幾道菜。王師傅、桂師傅告訴我,總理喜歡吃燴幹絲、紅燒百頁結、紅燒獅子頭等。這樣我心中就有了數。
安師傅深情地回憶說,燴幹絲、紅燒百頁結等做起來比較簡單,而紅燒獅子頭在選料、配料和製作上都有較高的要求。總理雖然喜歡吃,每星期也隻準許做一次,最多兩次。有時為了保證他的營養,我們便趁西花廳有客人時盡量找機會多做幾次紅燒獅子頭。
1958年"大躍進"之後,我們國家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天災人禍,全國人民都處於饑寒交迫之中。作為新中國總管家的周恩來等開國元勳們均表示一定要甘苦如民,與全國人民共渡難關。總理堅持不吃肉、蛋、魚類食品,獅子頭便再也上不了他的餐桌。直到1965年國民經濟完全好轉了,他才又允許為他做紅燒獅子頭。
周總理做的紅燒獅子頭讓客人終生難忘
周恩來不僅喜歡吃紅燒獅子頭,而且還會自己動手做。那是因為他10歲時,兩個母親相繼去世,他便挑起了"當家"的擔子,而且能"佐理家務",井然有序。他自己說的"佐理家務"中,便包含著燒飯做菜。後來周恩來東渡日本,西旅歐洲,都是一個人獨立生活。日本菜、法國餐,他都品嚐學做。有人說:"周總理不僅是美食家,而且還是一位做菜高手。"不過他因為工作太忙,要他處理的國家大事太多,也就很難有機會讓他到夥房展示他的廚藝了。現在,有史實記載的他親手做紅燒獅子頭的是兩次。
1941年冬季,也就是那年的十一月下旬的某一天,由於年初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世界的皖南事變,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在重慶的所有進步人士的心頭都有著沉甸甸的壓抑感。能夠駕馭政治氣氛的周恩來選中了當時陪都重慶的話劇作為突破口,讓他們先後排演了《天國春秋》和《棠棣之花》等劇目,使山城氣氛終於活躍起來。周恩來十分高興,便提出請當時在重慶的文藝界朋友們到周公館玩玩,吃頓飯犒勞大家,並明確對人們說:"隻要不是壞人一律歡迎去周公館。"
周恩來請客的消息一傳出,人們便奔走相告,不管是請到的,還是沒請到的,得到消息後幾乎都不約而同地趕到了周公館,整個樓底四間房子和一個小天井塞得滿滿的。到場的有陽翰笙、陳白塵、鄭君裏、舒繡文、白楊、張瑞芳、秦怡等一百多人。開飯時,周公館的桌凳、碗筷都不夠,但所到的客人都不以為忤,反而談笑風生,相聚甚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