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5章 友誼的五個原則(2 / 2)

社會地位高的人與社會地位低的人,富有的人與窮困的人,無論其處在社會生活的何種層次,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應該是平等的。當然,社會地位較低的人也不要因為自己的處境而埋怨天地或者自暴自棄,更不能因為自己也能夠施與朋友一些小幫助就洋洋自得地成天將其念叨。對別人給你的恩惠時常掛念是沒有非議的,然而如果把自己給他人的恩惠也時常提起就不值得提倡了。

同樣的道理,社會地位較高的人無論是在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要給予地位低的人適當的幫助與關懷,因為在與地位高的人相處時,地位低的人時常會感到自卑,他們在心理上會有戒備。然而正如西皮阿不能讓他的弟弟當執政官是由於他弟弟自身的水平不足以擔當一樣,無論一個人的權勢有多大、財富有多豐裕,他都沒有能力將所有生活貧困的人都拉到最為優裕的環境中去,因為底層社會人的水平與能力也是參差不齊的。西皮阿之所以可以把普布利烏斯·路皮利烏斯提拔到執政官的地位,也正是因為普布利烏斯具有擔當執政官的相應能力。

外界事物的變化會將一個人的性情改變,我們兒時的玩伴不一定就是我們長大以後的朋友,因為他們在成熟以後就已經不是小時候的那種性格了。人們交友的對象實際上是在人格成熟之後才定向的。我在這裏講這些,是想說明維係兒時情感的紐帶都是由一些不成熟的情感因子結成的,這樣的友誼並不牢靠。如果說交往時間長的人就可以變成朋友,那麼我們兒時的保姆和奴隸也都應該歸為朋友一列了。我的意思不是說兒時的玩伴都不可能成為朋友,而是要指明真正的友誼是在性格穩定成熟之後才得以建立的。導致友誼斷裂的因素是由於誌向的不同,而誌向的不同又是由於性格的差異造成的。道德高尚的人不可能與品性低劣的人結為朋友,其中的微妙也正是在此。

4.把握善意的尺度

呂科莫德斯對涅俄普托勒摩斯有撫育之恩,這是眾所周知的,然而涅俄普托勒摩斯之所以攻下了特洛伊城正是由於他沒有聽從呂科莫德斯的苦苦哀求與百般勸阻。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像呂科莫德斯這樣的人,他們由於害怕失去朋友而對朋友所執著的事物加以阻攔。這種勸阻實際上是混雜著私念的善意,說到底也是由於他們不夠堅強,不能對朋友的信念表示支持。所以說,我們應該把握善意的尺度,不能讓善意阻擋了朋友前進的道路。假如善意超出了其應有的尺度,那也就稱不上是善意了。

5.逐漸淡化好過斷然絕交

在生活中不免會遇到朋友做出傷害我們的事情,在這樣的情況下更應該妥善地處理我們之間的友誼。如果雙方斷絕交往,這也很正常,然而這種斷絕卻是可以避免的。就像老加圖所說的那樣:“假如兩人之間的友誼真的無法再繼續維持,那麼雙方可以將友誼逐漸淡化,比起立刻斷絕來往,這樣做能夠將傷害減到最小的程度;當然,如果傷害者的行為極為惡劣就另當別論了,這種情況下,當機立斷地分手更符合道義的要求。”常見的情況是由於朋友之間在誌向上或是性格上發生了變化,或者是由於對政治的見解不同而造成友誼出現斷裂,在處理這些情況時,我們應當謹小慎微,以避免將可以化解的仇恨結成石塊。

西皮阿與政見不同的梅特盧斯逐漸疏遠,他與龐培的斷交也是因為我的緣故,盡管龐培是他的老朋友。他們對於友誼的消失都非常遺憾,然而西皮阿並沒有在他與龐培和梅特盧斯之間留下仇恨,他對友誼的消解處理得非常妥當。由親密的朋友變為陌路人,這種事情並不令人愉快,我們在處理這樣的問題上應該盡量能讓雙方都容易接受。所以說,逐漸將友誼淡化就好過斷然與朋友絕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