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J之繁盛——日本海軍的專用陸基戰鬥機(2)(1 / 3)

在海軍方麵忙於研製秋水的機體時,日本陸軍也在為火箭動力而忙得焦頭爛額。

Me-163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以過氧化氫作為氧化劑,以甲醇、聯氨和水的混合液作為燃料。日本國內習慣於稱前者為甲液,稱後者為乙液。這二者都不是好伺候的東西。前者極為敏感,非常容易發生爆炸又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後者中的聯氨本身又具有很高的毒性。陸軍為了研製可靠的火箭發動機、燃料儲藏罐和混合罐而費盡了心思。

1945年4月,用於秋水的火箭發動機終於試製完成。在地麵試運行中,火箭發動機完成了2分鍾的運轉沒有發生大故障。

4月22日是秋水預定的首飛日期。但在發動機的地麵試運行中燃料發生爆炸,首飛不得不延期。6月12日,火箭發動機成功的實現了3分鍾地麵試運轉。6月27日,在火箭發動機的裝機試運轉中,由於燃料泵工作出現故障,導致運轉時出現燃燒不充分現象。7月6日,經過修改後的火箭發動機裝機地麵試驗獲得成功。

1945年7月7日,迎來了秋水的海軍1號機首飛的日子。原定的試飛機場是海軍厚木基地。312空司令柴田武雄大佐考慮到一旦火箭發動機發生故障,在海上迫降會比墜地安全許多,於是試飛場地移到了海邊的追浜機場。

下午16:45,裝載著580升過氧化氫氧化劑和180升混合燃料的秋水1號機滑上了機場的起飛線。17時,犬塚大尉啟動了火箭發動機的開關。綠色的火焰從飛機的尾噴口噴射而出。滑跑11秒後,秋水1號機的起落架離開了地麵,開始以大角度向上爬升。

就在地麵上的歡呼聲剛剛出口的時候,從秋水1號機的尾噴口冒出了黑煙並伴隨著砰砰的爆裂聲,發動機停止運動了。

犬塚豐彥大尉的責任心很強,他沒有就此在海上迫降,而是利用發動機停止以後的慣性又維持著繼續飛行、轉彎、放燃料,準備在機場上滑翔降落。遺憾的是,飛機的滑翔下降率超出了他的估計。在他即將完成第四轉彎進入降落航線時,飛機已經徹底失去了高度。

機翼碰到了機場塔台的頂端,被彈開的機體墜毀在追浜機場附近的河灘上。犬塚豐彥大尉重傷後於次日死去。

通過對飛機殘骸的調查,技術人員們找到了事故的原因。由於燃料箱構造上的問題,當飛機以大迎角爬升時,燃料箱便難以向燃燒室繼續提供燃料導致發動機熄火。

隨後,試製中的2號機又因為燃料爆炸而被摧毀。至此,日本海軍的秋水研製計劃遭到重挫。

陸軍的1號機情況好點有限。1號機交付陸軍飛行第70戰隊後,一直沒能等到火箭發動機交付使用。就這也以完整的姿態迎來了戰爭的結束,也迎來了美軍的接收。

盡管秋水的試驗遲遲沒能獲得成功,不過日本軍方還是急急忙忙的將秋水的機體投入了量產。按照軍方的計劃,到1946年初將有3600架秋水投入現役。這當然是癡人說夢,沒有實現的可能。其實仔細想想就會發現,Me-163這樣的高速大爬升火箭戰鬥機的航程非常短,最多也就是隻能為之5-6分鍾的飛行時間。所以必須依靠綿密有效地雷達網和周全的指揮體係。而這兩者卻都是日本所根本不會具備的。如果秋水當真投入實際運用的話,結局很可能是一接到警報,馬上就有幾十架秋水噴著火焰飛上天空,然後在敵機到來之前就因為燃料耗盡掉下來。摔死的飛行員肯定比被打死的多多了。從這一點來說,秋水試驗失敗也是件好事。犬塚大尉以自己的死換來了很多人的生。

由於秋水本身就沒有實際完成,自然也沒有改型存在。隻有陸海軍都有研製增程型火箭戰鬥機的想法,但均隻存在在設想中。

J8M試製秋水戰鬥機主要性能指標(計劃值)

全長 :5.950米

翼展 :9.50米

全高 :2.70米

空重:1317公斤

正常起飛重量:2450公斤

發動機:特呂2號火箭發動機

最大速度:800公裏/小時

實用升限:12200米

爬升性能:達到10000米高度約需時3分

航程:約5分30秒

武器:Ho-155-2型30毫米機炮2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