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零戰飛向戰場(10)(3 / 3)

隨著衝繩戰役的全麵打響,1945年3月26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下達了天1號作戰命令。從4月1日開始,整個衝繩周邊海域上空機聲隆隆炮火漫天。在從4月6日到6月21日,在海軍發起的10波次“菊水”特攻和日本陸軍發動的11波次“航空總攻擊作戰”中,日本陸海軍共投入了1827架飛機參加了特攻作戰,加上6月22日到8月15日戰敗時位置的零星出擊中,日軍共損失飛機1900架以上。為了拚湊出足夠的送死鬼,日本海軍連尚未完成訓練的飛行學員也組織起來,駕駛老掉牙的教練機走上了一去不歸之路。連日本一直視為國民象征的超級戰列艦大和也能淪為特攻的工具,最後在浩瀚的南中國海找到了終結。至於零戰,就更不用說了。3.21空戰中證明了櫻花特攻的不現實性,在此之後,第721海軍航空隊便以加掛250和500公斤炸彈的零式艦戰作為主要的武器頻頻出擊。一批飛行員和戰鬥機補入航空隊,打光了以後就再補入下一批。

日軍的不間斷的自殺攻擊也令美英盟軍方麵苦不堪言。在日軍投入的1827架特攻飛機中,共有133架飛機命中美軍艦艇,另有122架近失。5月11日,由飛行員安澤盛三中尉和小川清少尉駕駛的零戰先以500公斤炸彈命中再撞擊了美國航空母艦邦克山號,猛烈的爆炸造成母艦的嚴重損傷,402名美軍官兵陣亡或失蹤。當時以本艦為旗艦的第58特混艦隊司令米切爾海軍中將被迫轉移到了航母企業號上。可是14日,企業號這艘太平洋戰爭史上第一號功勳航母也被日軍的自殺飛機撞中退出戰列,米切爾中將不得不再次更換旗艦,將他的中將旗改到航空母艦倫道夫號上。

巧合的是,倫道夫航母自身也是特攻作戰的犧牲者,剛剛修複歸隊。不過令人驚訝的是,盡管日軍投入了如此大規模的攻擊,但是真正被擊沉的美軍艦艇隻有36艘,其中最大的也不過是驅逐艦。巡洋艦以上的主力艦艇雖有多艘被擊傷,但是沒有一艘受到致命損害。尤其是作為美國海軍絕對主力的艦隊航空母艦在整個戰爭期間共有13艘次被23架特攻機撞中不同程度負傷,但是其中隻有4艘(含英國航空母艦一艘)因為傷勢嚴重沒能在戰爭結束前重返戰列,更沒有一艘沉沒或報廢。

當然這也很正常,按照日軍內部的計算,當時日軍所擁有的威力最強大的800公斤穿甲炸彈麵對新式的美軍航空母艦也未必有把握擊穿美艦的裝甲,更何況是鋁殼空心的飛機。軟殼的飛機撞中美軍主力艦艇的上層建築時,濃煙烈火可能很壯觀,但是卻難以破壞美艦的內部結構,這也是日本海軍飛行員在撞擊之前有時候會先在空中投下炸彈的主要原因。再加上的美軍的損管隊伍久經戰陣考驗技術精湛經驗豐富,日軍的自殺飛機很難給美軍主力艦艇造成致命的打擊。

從1944年10月21日首次特攻作戰到1945年8月15日戰敗之日,包括飛行員、特攻艇員在內,日本海軍共有4156人戰死。日本陸軍共有1689人戰死,加上其他特攻作戰的犧牲者,日本陸海軍總計有14009人在特攻作戰中殞命。其中職位最高者便是第5航空艦隊司令長官宇垣纏中將。以著名的第721海軍航空隊或者叫神雷部隊為例,從1945年3月21日首次投入特攻作戰,721空一家就投入了各種特攻飛機553架次,未歸還飛機312架,其中零戰194架,損失空勤人員722名,僅此一家就占到了海軍航空特攻作戰死亡總數2531名中的28.5%,真不愧是帝國海軍首席的專業特攻部隊!

1945年8月15日即日本投降當日,英國海軍的兩架海火戰鬥機與日本海軍的兩架零戰發生了太平洋戰爭中最後一場空中交戰。英日雙方各自占損一架。零戰的謝幕之戰幹的不算難看,而且這最後一擊正好打到了老師傅的臉上,也算是師恩深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