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零戰飛向戰場(4)(1 / 2)

(四)拉包爾航空隊的日落

進入1943年,日軍在新幾內亞前線的戰況更趨被動。1942年12月,美澳聯軍軍向日軍在新幾內亞島上的重要基地布納發起了最後的總攻。經過一個月的激戰,布納的日本守軍全體“玉碎”,史稱布納-哥納戰役。麥克阿瑟將軍終於贏得了一場真正的勝利。

2月28日,日軍發起81號作戰,試圖將陸軍第18軍的指揮機關和第51師團115聯隊約7300人海運到萊城用於加強當地的防禦。3月2日-3日,在美國陸航和澳大利亞空軍的聯手攻擊下,盡管日軍的護航隊得到了從拉包爾起飛的日本陸海航戰鬥機部隊的支持,81號作戰仍然遭到了慘敗。全部8艘運輸船和參與護航的4艘驅逐艦被美澳聯軍擊沉海底,3600餘名日軍官兵成為南太平洋上鯊魚的美餐。這就是被日軍戰史稱為“丹皮爾海峽的悲劇”的俾斯麥海戰。

1943年3月6日,第582海軍航空隊王牌,因為在南昌空戰中被撞掉半截機翼仍然能駕機返回上海公大機場而成為中國戰場上著名的國民英雄樫村寬一飛行兵曹長也在“飛行員墓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當日,第582海軍航空隊出動12架零戰掩護一小隊愛知 D3Y99式艦載俯衝轟炸機攻擊一座施工中的美軍機場。在返航途中,零戰機群與一隊美機迎頭遭遇,6架零戰發起攻擊。空戰中,僚機飛行員看到樫村駕駛的零戰32型脫離編隊向美機側後方繞去隨後便失去了蹤跡,在日軍飛行員中留下了“單機挑戰大群格魯曼英勇自爆”、“被敵防空炮火擊落”以及“誤認美軍轟炸機為戰鬥機,被敵自衛火力擊落”等多種說法,真相到底是哪個呢?

按照美軍戰史記載,當日,3架正在進行反潛巡邏的海軍陸戰隊第132俯衝轟炸機中隊的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與大群零戰迎頭遭遇。一架美機的飛行員看到一架零戰32型避開自己的正麵向側後方繞去。美機的後座射手用雙聯裝7.62毫米機槍猛烈射擊,隨即看到這架零戰一頭墜向大海,既沒有起火也沒有冒出煙霧。看來真相隻有一個,那就是樫村寬一飛曹長錯誤地將SBD俯衝轟炸機當成了F4F戰鬥機。他試圖避開F4F凶猛的正麵火力繞到美機後半球攻擊位置,卻在此時被美機的自衛機槍擊穿前部風擋當場陣亡飛機墜海。聽起來最不浪漫最沒有英雄氣質的第三種猜測才是真正的事實。樫村寬一的錯誤與7個月前阪井三郎的錯誤如出一轍,隻是他沒有阪井的好運氣就是了。

在“勝利”的完成號作戰之後,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大將開始打起了新的主意。即便是一名平庸的將帥,起碼也會明白,即便是成功的勝利的轉進那也是轉進,戰爭不可能依靠“轉進”來打贏。今天從瓜達爾卡納爾成功的轉進,那麼明天就會需要從拉包爾轉進,後天就需要從特魯克轉進……很明顯,盟國的空中力量已經是影響戰局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不能在美軍優勢還不太突出的時候多多少少壓製一下美軍的攻勢的話,用不了太長時間就會轉進到東京都了。

按照當時軍令部的構想,日軍今後的戰略方針應該是“不進行積極作戰……進入持久戰態勢。”也就是說,通過收縮防禦縮短戰線以積蓄實力等待反攻的機會。對於這種構想,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可有點不敢苟同。事情很明顯,日本的對手是有人有錢又有鋼的大美利堅帝國,綜合實力冠絕全球。經過17個月的戰爭,美國已經從戰爭初期的慘敗的陣痛中恢複過來,強大的綜合國力正一天天在前線顯示出威力。和如此強有力的的對手玩持久戰消耗戰,尋死不是這種尋法。

在山本看來,要在一定程度上扭轉日益被動的戰局,僅有的機會是在美軍對日本形成壓倒性的優勢之前先盡力清掃掉美軍在南太平洋的海空戰鬥力,為穩定日本在太平洋中部和南部的防禦爭取寶貴的時間。為此,1943年春,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決定集中兵力向所羅門群島、新幾內亞島東部的盟軍海空軍基地發起一次全麵的空中進攻作戰。由於在此前的作戰中,日軍的基地航空兵力損失慘重已經無力再戰,所以這一次山本決定把看家老本艦載航空兵的主力也從航母機動艦隊調出,集中到拉包爾基地,與陸基航空兵聯手發動這次規模空前的空中攻勢。行動的代號為伊號作戰。

伊、呂、波……是將日文的47個平假名按照いろは歌的順序排列表示先後順序,基本上和英美等國的英文字母排序差不多。日本海軍的潛艇中所謂的伊號、呂號、波號也是同樣的情況。

山本五十六一聲令下,包括108架零戰在內的184架艦載機離開了第3艦隊所屬的翔鶴、隼鷹、飛鷹、瑞鳳等4艘航空母艦,進駐拉包爾、布因、巴拉勒等日本海軍航空兵基地。加上原有的第1航空艦隊的的陸基航空兵部隊,日本海軍這一次可以投入的作戰飛機達到380架。純粹從飛機的數量上來說已經全麵超越了此前日本海軍的任何一次進攻作戰。

為了指揮這次作戰,山本五十六司令長官改變了一直以來在後方坐鎮的習慣,親臨拉包爾督戰。在他的刺激下,第3艦隊司令長官小澤治三郎中將、第2航空戰隊司令官角田覺治中將也紛紛趕赴前線指揮作戰。一時間,火山小城拉包爾裏金色的將星雲集,令在前線苦戰的日軍官兵們眼花繚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