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3章 英國扶助下的蹣跚學步(1)(2 / 2)

在航空技術方麵,由於此時的日本還完全不具備獨立開發飛機的可能性,所以這一時期日本完全依靠購買、引進外國技術仿製和幹脆雇傭外國技術人員提供設計,由日本國內廠商生產。

(一)10式艦載戰鬥機

1920年,日本的三菱公司出麵,從英國索普威斯航空公司聘請了以赫伯特·史密斯為首的8名飛機設計師,加入當時的三菱內燃機公司(即後來的三菱重工)名古屋製造廠工作。

赫伯特·史密斯,1890-1978,英國著名飛機設計師。1914年,年輕的赫伯特·史密斯加入了索普威斯飛機公司並成為公司的首席飛機設計師。從他的繪圖板上,先後誕生了幼犬、駱駝、鷸等多種優秀機型,其中又以戰鬥機駱駝的戰場表現最為突出。戰爭結束後的1921年2月,赫伯特·史密斯受日本三菱內燃機公司雇傭,遠渡重洋來到日本。在三菱,他一直工作到1924年才重返英國繼續從事航空製造業。他所留下的眾多設計一直到他早已回國的30年代初期仍然是三菱公司研製新型飛機的的重要參考。

為了裝備建造中的日本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鳳翔,1921年2月,軍方向三菱內燃機公司同時發出開發艦載戰鬥機、艦載偵察機和艦載魚雷攻擊的訂單。新型艦戰在公司方內部稱之為1MF——即海軍戰鬥機1號計劃。1921年10月,由赫伯特·史密斯設計,三菱工人製造的名義上的日本海軍第一架“國產”戰鬥機試製完成。日本海軍隨即將新機正式定型為十年式艦載戰鬥機。1927年5月,日本海軍修訂了命名規範,十年式隨即改稱10式戰鬥機(一〇式艦上戰鬥機)。1923年2月,在剛剛完成的新航母鳳翔號上,由三菱公司方麵雇傭的英國籍試飛員完成了日軍曆史上第一次航空母艦上的起降試驗,為此,這名試飛員獲得了10000日元(一說15000日元。10000日元放在今天折合大約5000萬日元,放在當時也相當於一名日軍少將兩年的薪俸)的高額獎勵。3月5日,吉良俊一大尉駕駛下的10式戰鬥機在航母鳳翔號上起降成功,完成了由日本海軍飛行員在航母上的首次獨立起降。1923年11月,10式艦載戰鬥機正式進入日本海軍服役。

從設計方麵來說,10式艦戰采用了傳統的木質骨架、膠合板加篷布蒙皮的結構,放在20世紀20年代初期就是一架普普通通中規中矩的雙翼戰鬥機,並沒有什麼太新鮮的地方,從整體上來說與赫伯特·史密斯一戰中在索普威斯公司曾經設計過幼犬、駱駝等戰鬥機相類似。

動力方麵,10式采用了三菱內燃機公司引進專利生產的西班牙人·瑞士人公司的HS-8F水冷V型8汽缸300馬力活塞發動機驅動一具木質雙葉螺旋槳。西班牙人·瑞士人公司在日語中首字母是Hi,所以日本國內就以公司的日文名稱字頭稱之為ヒ(Hi)式發動機。在日本海軍戰鬥機曆史上,采用水冷發動機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在實際飛行中,日本海軍飛行員飛行員發現10式戰鬥機設在機頭的冷卻設備在起降時相當妨礙視線,這對於一架艦載戰鬥機來說可實在有點危險,於是三菱公司又將冷卻設備由機頭移到了腹下。改進後的飛機被命名為10式2型,相應的早期的型號也就改稱10號1型。

10式戰鬥機的生產到1928年結束,總產量為128架。1930年以後,10式戰鬥機逐步退出現役。在日本海軍所裝備的各種戰鬥機中,10式是唯一沒有經曆過任何實際作戰的型號。

三菱10式2號艦載戰鬥機主要性能參數

機種:單發單座雙翼戰鬥機

機長:6.90米

翼展:8.50米

機高:3.132米

空重:940公斤

正常起飛重量:1280公斤

動力:Hi式水冷V型八汽缸300馬力活塞發動機

最大平飛速度:215公裏/小時

續航:2.5小時

武器:7.7毫米機槍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