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不息是一個民族所具有的獨立自主、奮發向上、不斷進取的精神。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說,它體現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堅貞剛毅精神,體現為“誇父逐日”、“精衛填海”的不屈不撓的精神,體現為“隨時世製”、“與時偕行”的開拓進取精神。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精神的優秀繼承者、發揚者。黨自誕生之日起,每遇艱難都表現出自強不息的拚搏精神和愈戰愈強的生命力。兩萬五千裏長征是“地球上的紅飄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創造的英雄壯舉,成為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象征。從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裏長征到氣勢磅礴的解放戰爭,從日新月異的新中國建設到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中國共產黨人用鋼鐵般的意誌不斷書寫著中國近現代史的輝煌篇章。
弘揚民族精神有利於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毛澤東說,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一個民族更是如此。民族的團結和凝聚,離不開民族的精神支柱,民族要前進發展,離不開民族的精神支撐。在民族遭遇災難,處於生死存亡的重要關頭,民族精神所起的關鍵作用就更是明顯。譬如每當中華民族國難當頭之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等等充滿愛國情感高風亮節的民族精神,就會點燃中華兒女心中的精神之火,激勵他們為民族的奮起而積極抗爭。中國前進的路上困難還很多。這就要求黨員幹部繼承和發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煥發進取精神和創新精神,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以百倍的勇氣和膽略迎接挑戰,加快文化建設和文化創新的速度,抓住發展機遇,增強綜合國力,做出無愧於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
弘揚民族精神有利於增強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中華民族凝聚力之所以特別強大,是與中國的56個民族從組成民族大家庭那時候起,就有了統一的民族精神分不開的。這是中華民族的一大優點。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的文明古國,從秦朝統一中國開始各民族就逐步走向統一,到西漢,中華民族已形成了統一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正因為這樣,中華民族才能夠在各種艱難險阻麵前,堅強屹立,不僅沒有被曆史所淹沒;相反,越來越團結,越是困難越堅強。30
弘揚民族精神有利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精神是一種強大的內生力量,這種力量潛移默化而無處不在。作為文化根基,它是一個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紐帶;作為一種目標導向,它能夠指引民族前行;作為一種動力激勵,它能夠激發人民團結奮鬥,投身發展大業,創造人間奇跡。中國夢是中國人民的夢,實現中國夢的根本條件在於中國人民的努力和奮鬥,而自強不息、愛國統一的中華民族精神正是推動中國人民奮發有為的精神源泉。從曆史經驗來看,中國夢的實現不是一個短時間的過程。我們黨有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到本世紀中葉達到中等國家發展水平之後,還隻是基本實現現代化,還沒有完全實現現代化;還隻是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還沒有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因此,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實現完全的現代化,還需要我們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更需要秉承和發揚中華民族薪火相傳、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