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報,即感恩圖報。人是脆弱的,要想較好地生活下去,必須互相幫助,這就是既被幫助也要感謝別人的幫助,幫助別人。黨員幹部,成長為黨員幹部,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離不開黨和人民的培育教育。黨員幹部理應感謝黨和人民。這種感恩圖報,集中表現為精忠報國。
精忠報國是熱愛祖國、奉獻國家的高尚品德,是中華民族巨大的凝聚力,也是推動民族發展的巨大精神力量。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存和發展中,逐步凝結成對祖國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形成精忠報國的浩然正氣和民族氣節。特別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急存亡之際,各族人民都起來反對外來的侵略和壓迫,“保家衛國”,不屈不撓,不惜以身殉國,都是精忠報國的生動體現。我國曆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陸遊,不辱使節的蘇武,前赴後繼禦外族入侵的楊家將,精忠報國的嶽飛、文天祥,還有鴉片戰爭時期的林則徐、關天培,中日甲午戰爭中的鄧世昌等,無不是熱愛祖國、精忠報國的傑出代表。新時期的黨員幹部,更應該繼承中華民族精忠報國的傳統美德,牢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無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獻給黨、獻給人民、獻給社會主義祖國。
第三,克己奉公、修己慎獨。這是中華民族倡導的美德和修身養性的方法。黨員幹部是人民的公仆,克己奉公、修己慎獨是黨員幹部應有的品德和修養。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家天下”文化,家族是這種文化的基本元素,而家族利益又是和整個“天下”緊緊聯係在一起的,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沒有家哪有我”,可以說從精英文化到大眾文化在這一點上都達成了共識。這種文化必然要求克己奉公,把天下利益、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集體利益。韓非說:“古者蒼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之謂公,公私相背也,乃蒼頡固以知之矣”。毛澤東號召“大公無私”,鄧小平認為不能作為普遍性號召,但是應該也可以做到大公小私、先公後私。現在我們生活在和平歲月,但因為特殊情況需要克己奉公的事情仍然很多:在自然災害來臨的時候,在搶救別人生命的時刻,在製止歹徒作惡的搏鬥中,在完成一些急難險任務的過程中,都需要有克己奉公的精神。即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這種精神也是十分必要的,它主要體現在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在平時的工作中克己奉公,在平凡的歲月裏持之以恒、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之中。弘揚克己奉公精神,特別要求黨員領導幹部在改革、發展和穩定中起榜樣和表率作用。當前正處社會轉型時期,大眾的物質和精神追求存在差異性。這就要求黨員加強個人修養,使黨員群體成為公眾認知的道德標準模範,通過黨員的個體行為,把正確、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滲透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影響人們的精神和靈魂;通過黨員的個體行為,體現黨的宗旨,實踐群眾的願望,使黨組織成為向社會負責、向人民群眾負責的核心。
修己慎獨是我國古代儒家創造出來的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是一種趨近完美的道德修養境界。幾千年來,這種修身的方法,對我國人民修身養性、人格鑄造、提高道德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明代曹鼎在山東任泰和典吏時,曾押解一名絕色女賊,因來不及趕回縣衙,共宿荒山野廟。入夜後,那女賊頻頻色誘曹鼎。曹情急之下,用紙寫下“曹鼎不可”四字貼在牆上,不為所動。在我們黨曆史上,湧現出了許多能夠修己慎獨自律的好幹部,像畢生嚴於律己、始終克己奉公的周恩來;於艱難竭蹶之中,經手巨量公款,個人分毫不沾的方誌敏;厚德待人,把寬敞房子和高級轎車讓給其他領導的項南;不拿公家一草一木,堅持不給女兒轉正的穀文昌。還有黨的好幹部牛玉儒,曾向機關各部門宣布:有事找他,不論公事私事一律辦公室談,家門免進。在他的追悼會上,很多幹部和企業家才第一次見到他的妻子。這樣的領導幹部之所以能夠做到一塵不染、兩袖清風,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都能夠始終堅守修己慎獨的道德準則。29當前,麵對各種誘惑,黨員幹部應該把修己慎獨作為一種美德、一種方法,加強道德修養,自覺保持清正廉潔的高尚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