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矛盾問題麵前,最能考驗領導幹部的擔當精神。敢於擔當,就是遇到矛盾不怕事,碰到問題不回避,敢於直麵矛盾,跳進矛盾漩渦中去解決問題。實踐證明,我們黨的事業就是在攻堅克難過程中不斷向前推進的,我們許多優秀領導幹部也是在解決複雜矛盾中逐漸成長起來的。在推進全麵深化改革新形勢下,需要啃的硬骨頭很多。麵對改革中的深層次難題,就要知難而進,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積極尋找克服困難的具體對策,決不能被困難所嚇倒。麵對工作中的具體矛盾,就要勇於擔責負責,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勁頭,努力找到化解矛盾的具體辦法,決不能在挑戰麵前繳械。要敢於到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決問題,到群眾意見大、怨氣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到工作推不開、情況很複雜的地方去打開局麵。敢於擔當不僅要體現在平時工作中,更要體現在緊急關頭上。這些年經曆了不少大的急事難事,許多領導幹部挺身而出,展示出敢於擔當的堅強意誌和優秀品格。在前進道路上,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大事難事。作為黨員領導幹部,關鍵時刻一定能夠豁得出來、頂得上去,真正成為帶領人民群眾戰風險、渡難關的主心骨。遇到緊急情況,要有膽有識、果斷決策,決不能優柔寡斷、患得患失;遇到大災大難,要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臨危不懼、靠前指揮,決不能玩忽職守、躲閃回避、貽誤時機;遇到突發群體性事件,要及時深入一線了解真實情況,抓緊研究解決辦法,決不能見事遲、行動慢,敷衍塞責、激化矛盾。應當充分相信,不論遇到什麼危急情況,隻要領導幹部敢於擔當,我們的黨旗就能在那裏高高飄揚,就能夠安定民心、凝聚力量。

麵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從古到今,無論中國還是外國,那些取得非凡成就的人,往往是敢於麵對錯誤的人。勇敢地去麵對錯誤,是成就人一生的關鍵,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是使人一生煥發光彩的唯一途徑,隻有敢於麵對錯誤,才能不斷完善自己,不斷進取,抒寫我們輝煌的人生之歌。唐太宗敢於麵對錯誤的勇氣,可謂曆代君王少有。從當時最有名的諫臣魏征可以看出,魏征曾進諫達二百多次,都被唐太宗接納了。魏征當時進諫語言不可謂不尖銳,一般人都難以接受,更何況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可唐太宗還是勇敢地麵對了錯誤,最後才譜寫了一首壯麗的貞觀長歌。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為我們津津樂道,他的可貴之處在於能勇敢地麵對錯誤,承擔責任,也正是這種品質,促成了他日後成為美國總統。領導幹部工作中出現失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思其過、改其行”,不敢正視錯誤、承擔責任。知過能改需要勇氣,麵對失誤敢負責也是擔當。作為領導幹部,攬功諉過是一大忌,決不能有了成績都歸自己、出了問題就推給他人。現在,每個領導幹部肩上都有千斤重擔,人人都有可能出現這樣那樣的失誤。這就要求我們能夠勇敢地麵對工作中的失誤,積極主動地去改正錯誤,把改正錯誤、總結教訓的過程作為成長進步的階梯。一個敢於擔當的領導幹部應當是一個敢於對失誤負責的幹部,是一個善於從失誤中汲取教訓、提升能力和修養的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