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黨的事業發展挺身而出。為黨的事業發展挺身而出要敢於講真話。會不會說真話,能不能說真話,敢不敢說真話,決不是小事情、小問題!它不隻是一個人的性格問題,興趣問題,品德問題,而且是嚴肅政治問題,根本原則問題,甚至是有關黨生死存亡、興旺發達的大問題。翻翻有關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分析文章或專著,看看《居安思危――蘇共亡黨的曆史教訓》等電教專題片,就會對此有深刻的認識。毛澤東同誌曾指出:“老實人,敢講真話的人,歸根到底,於人民事業有利,於自己也不吃虧。愛講假話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總是吃虧。”鄧小平同誌明確提出:“要敢講真話,反對說假話,不務虛名,多做實事。”江澤民同誌反複強調,“共產黨員在政治上要光明磊落,講真話,辦實事,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反對當麵一套、背麵一套。”為黨的事業發展挺身而出要在關鍵時刻敢於亮劍。以革命前輩葉劍英為例。江澤民多次評價葉劍英,他說葉劍英“在重大和緊要的曆史關頭,總是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為黨的事業作出了特殊的貢獻”。孫中山對葉劍英的評價是:“年輕有為”。毛澤東對葉劍英的評價是:長征路上,是葉劍英“救了黨,救了紅軍,救了我們這些人”。葉劍英是“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周恩來評價葉劍英的一生是:“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粉碎“四人幫”後,葉劍英排除巨大阻力,最終推舉鄧小平為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鄧小平總是習慣地稱葉劍英為“老兄”、“老帥”,對葉劍英的評價是“在中國曆史重要轉折關頭為人民建立功勳”。
第二,敢於鬥爭具有特定的內容涵義。要敢於鬥爭必須要出以公心,敢於鬥爭必須不是搞運動,不是打著批判的幌子,高舉批判的大旗,排除異己,而是麵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麵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麵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鬥爭等。
麵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敢於亮劍是一種擔當。對於一個集體來說,團隊成員有擔當,才能充滿活力、不斷進步;對於領導幹部來說,有擔當,才是一個真正的好幹部。在麵對大是大非時要敢於亮劍,領導幹部亮劍亮出來的是原則,亮出來的是立場。領導幹部亮劍就是要在重大原則和重大是非問題上出現思想混亂、黑白顛倒的時刻,敢於站出來,旗幟鮮明地亮出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堅定地捍衛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領導幹部敢於亮劍,必須把講政治放在首位,時刻保持一顆忠誠之心,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忠誠於事業,把握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增強大局意識,摒棄私心、去除私利、堅持黨的原則第一,堅持黨的事業第一、堅持人民利益第一。黨員領導幹部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領導幹部敢於擔當必須講黨性,有正確的是非觀,在根本原則問題上要旗幟鮮明。衡量一個領導幹部有沒有擔當精神,很重要的是看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有沒有正確立場和鮮明態度,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是否堅守,看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是否堅定。在社會思想多樣、多元、多變的新形勢下,意識形態領域的較量是經常的、現實的,製度模式、發展方向等重大原則問題的考驗也是經常的、現實的。麵對否定共產黨領導、攻擊社會主義製度的錯誤觀點,領導幹部應當敢於站出來說話,敢於表明自己的態度,並給予有理有據的正麵回應,絕不能沉默失語,也不能搞“愛惜羽毛”那一套。如果在重大原則問題上無動於衷、避退三舍,那不配做共產黨的領導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