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曆史最悠久的粽子——西安的蜂蜜涼粽子
上榜理由
蜂蜜涼粽子始於唐代,是由唐韋巨源宴請中宗皇帝的“燒尾宴”上的“賜緋含香粽”演化而來的,注釋是“蜜淋”,意思是給粽子淋上蜂蜜。在涼粽子上淋上蜂蜜,是一種理想的夏令食品。具有涼甜芳香、沁人肺腑的特點。主要原料是糯米、蜂蜜。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述當時唐長安城裏“庾家粽子,白瑩如玉”。唐元稹詩雲:“彩縷碧筠糭,香粳白玉團。”這些都充分說明,遠在一千多年前的古長安,上自宮廷,下至市肆民間,以糯米加蜂蜜製成的粽子,已成為膾炙人口的風味佳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它逐漸演變為今天的蜂蜜涼粽子。所以西安的蜂蜜涼粽子,曆史最悠久當之無愧。
陝西人過端午
在陝西,興安州的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麵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5、輩份最大,資格最老的粽子——山東黃米粽子
上榜理由
在諸多品種的粽子裏,當首推山東黃米粽子。選用上等的黃黏米包裹的粽子黏糯,夾以小紅棗,特點是製品風味獨特,食用時,可根據食客習慣,佐以白糖,增加甜味,非常的清新美味哦!
山東人過端午
多種方式就辟邪
山東過端午,最有特色的是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
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裏。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鏈),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麵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借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可是非常的講究哦!
6、最辣的粽子——四川辣粽
上榜理由
說到最辣的粽子,哪個地方的人最愛吃辣,就自然而然想到四川的粽子了。四川人喜歡吃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製作講究、工藝複雜,口味獨特,是四川千古流傳的名點小吃之一。四川的椒鹽豆粽別具特色,先將糯米、紅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麵、川鹽及少許臘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再以大火煮三個小時,煮熟後再放在鐵絲網上用木炭烤黃。四川的辣椒熏魚粽,因為當地多山高林密空氣濕度大,人們愛用紅椒加上煙熏魚包粽子,吃完一個粽子會辣出一身汗。四川的辣棕一般用竹葉包,如沒有竹葉,葦葉也行。每邊三片葦葉,折成鬥形。包好了,和拳頭差不多大。接下來煮粽子,加冷水,大火燒滾,再用小火燜,讓粽子留在裏麵自然冷卻就做好了。吃起來外焦裏嫩,頗具風味。美食駐地:如果有機會去四川,是一定要去當地嚐嚐這種特殊口味的辣棕哦!
四川人過端午
四川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