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經過共事,大家都知道秀茨的積極進取精神,但這種超出常規的進取可給蔡斯出了難題。銀質證書的認證已經是很高的標準,金質證書認證則意味著大樓對能源有效的利用和更先進的建築設施。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目標,盡管蔡斯暗自叫苦,但在困難和挑戰麵前,蔡斯還是克服重重困難,盡最大努力去履行職責。

當然,秀茨也會以她的方式來靠近這一目標。秀茨會把建築公司的領導叫來,不管是誰走進來,她都會說:“來,我們坐下來談一下。”最終,她會對建築公司的老板說:“我們共同努力,我相信我們有一天會看到我們能行。”結果她想到的,也就真的做到了。

秀茨對蔡斯負責學校基建的能力是沒有懷疑的,但工程是否能夠如期完成,有時未必是蔡斯所能左右的,所以秀茨和董事會非常明智地選出了工程監理公司,給予蔡斯工作上的大力支持。跟工程監理公司簽訂合同,就是為了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監理工程進度,保證工期如期順利完成。

在建築設計的細節方麵,迪拉德大學還需要雇用一批建築師。對迪拉德大學有利的形勢是,卡特裏娜颶風後,整個新奧爾良市麵臨重建,很多世界頂級建築設計師齊聚新奧爾良市。當迪拉德大學發布了有關對建築資質的要求,至少20多個建築設計公司、建築工程公司及20多位世界頂級建築設計師參與競標。至於如何遴選出中意的建築設計師,秀茨給予蔡斯較大的自主權。

蔡斯跟每個參與競標的公司都進行了深入的接觸和細致的溝通,經過審慎的考慮,蔡斯把注意力鎖定馬斯特建築公司。因為無論是設計理念還是建築質量,該公司都顯現出出類拔萃的前瞻性和責任感,尤其是設計師BS,更具有天才般的設計頭腦,蔡斯明顯感受到他不同凡響的領悟力。最終,BS提交的建築設計方案勝出,並被秀茨所青睞。事實證明,在後來的合作中,蔡斯和BS彼此的溝通極其暢快。

同時,還有來自亞曆山大的建築師C和當地的建築師來提供幫助。建築師給蔡斯提供正確的信息、必要的建議,確保計劃按時進行。有一個叫PB的人,他在整個基建工程中負責供熱和空調係統。新大樓設計得很先進,要配備最好的門窗係統,許多設施都要跟新建築配套,所以供熱和製冷設備不得不重新設計方案,所有的這一切,PB不僅做得很到位,而且幹得非常漂亮。當然,建築師們從迪拉德也得到了優厚的待遇。

雖然校園重建的具體事宜由蔡斯負責落實,但關鍵問題的決策還要由秀茨來拍板。如果說在建築設計方案的選擇上,秀茨顯露出高超的藝術審美和不俗的判斷眼光,為人們所折服,蔡斯完全能理解,因為蔡斯知道秀茨女士年輕時有過在紐約藝術圈遊曆熏陶的經曆,其藝術的感受力確實不俗,但對於完全不曾經曆的領域,為何秀茨也會有令人瞠目的判斷呢?

在蔡斯眼裏,地麵上的基建工作進展倒還容易把握,但地下基礎設施的建設似乎就沒有那麼簡單了,因為對校園的地下水位是基建之前不得不率先弄清楚的,也就是說,為了提高校園基礎設施的利用率,在哪裏鋪設管道才更安全合理,相關調查報告和數據提供出來以後,如何判斷,蔡斯覺得需要獲得專業指導,秀茨則指著圖紙的某一個位置對蔡斯說:“要保留這塊地方,這裏有地下水。”

後來證明,秀茨的判斷是正確的,但是,蔡斯一直沒弄明白的是,秀茨並沒有真正看到地下連接著的各種供暖、排水管道,她是如何判斷的呢?

重建的分歧和壓力

隨著重建工作的展開,在跟秀茨的配合中,蔡斯越來越深刻地領略到秀茨非凡的領導力。但在這一過程中,兩人也不是沒有意見分歧,比如關於宿舍樓的建設,蔡斯和秀茨之間不僅有分歧,有時甚至還有爭吵,但即使如此,他們對彼此的欣賞也是顯而易見的。

迪拉德大學校園裏有兩棟宿舍樓,在颶風中也遭受重創。蔡斯準備重修這兩棟宿舍樓,援建的投資公司答應提供重修這兩棟宿舍樓的資金。因為該宿舍樓是雙層建築,水隻淹到一層,10英尺,二層沒有遭到破壞,投資公司僅提供用於受毀壞部分修複的資金。蔡斯覺得,投資公司提供的資金,不能做徹底的重建工作,隻能在資金允許範圍之內,盡最大努力修複到最好。

在工程啟動不久,秀茨就建議暫停,她對蔡斯說:“你沒明白我的意思,我想建更好的宿舍樓。”也就是說,她不想按照宿舍樓過去的樣子重修。在秀茨眼裏,投資公司提供的資金,不會讓迪拉德變得更好。秀茨說:“如果你有一架鋼琴,投資公司隻會支付修複這一架鋼琴的錢,所以,要向投資公司遞交申請,要它相信,讓它同意,你想換一架能更長久地矗立在那兒的鋼琴。”

是的,秀茨想要“換一架鋼琴”,而且想要個更好的,但蔡斯知道這需要更多的錢。蔡斯原則性地讓秀茨麵對這個現實,由於資金限製,無法達到預期的高水準。

另一個比較大的分歧在於校外宿舍的建設問題。蔡斯個人認為,學生宿舍要盡可能建在學校裏,但是董事會的成員們卻不想在本部建這些設施,結果,迪拉德大學在離學校比較遠的地方建了幾棟宿舍樓。校外宿舍建成之後,蔡斯建議把它們賣掉,因為當時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勢頭非常強勁,可以賣更多的錢,有了資金,就能更快地建學校的樓房。但董事會以為不適合出售。最終,秀茨采納了董事會的建議,這或許是蔡斯和秀茨之間在工作上的又一分歧。但關於一些決定,蔡斯也承認,秀茨是大膽的,自己是保守的。

其實,蔡斯工作中還有更棘手的事情讓他備感壓力。蔡斯的任務是讓工人們順利工作,高質量地完成並按時交工。但問題是,由於資金緊張,迪拉德不能按時發工資。看到工人們沒日沒夜地工作,卻不能及時拿到工資,自己很難讓人家繼續幹下去,很難督促他們在合同規定的期限交工。如此,工程就麵臨著拖延的巨大壓力。如果一旦工程擱置,可能就不是幾天的問題。對此,工人們往往不會找秀茨,而是找蔡斯討工資,這讓蔡斯感到壓力很大。

如果說,蔡斯能感受到可見的壓力,那麼秀茨所麵臨的壓力更是巨大的和無形的。但是秀茨的卓越領導力總能讓看似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成為現實。

2005年4月,秀茨被“黑人之聲”(Black Voices)評為美國高等教育十大傑出黑人女性之一。新奧爾良市的《城市商業》(New Orleans City Business)授予她“年度女性”的稱號。

秀茨信守承諾,2006年7月1日,卡特裏娜颶風之後,迪拉德大學第一次開啟了校門,迪拉德大學的師生重返校園,參加如期舉行的畢業典禮。

畢業生們“列隊穿過橡樹林”,他們每個人手中都舉著各自院係的旗幟,上麵標有“謝謝您!”麵對此情此景,無論是遊行隊伍中的師生,還是觀眾席中的家屬,許多人都忍不住熱淚盈眶。秀茨則感慨萬千,因為迪拉德大學終於回到新奧爾良的家了!

提升迪拉德大學

卡特裏娜颶風給迪拉德大學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同時也使迪拉德大學經曆了一次曆史性的蛻變。在秀茨的領導下,迪拉德大學迎來了一個新的曆史紀元。

秀茨具有非凡的洞察力。為適應全球化和新技術的迅猛發展,秀茨對迪拉德大學的培養目標做了相應的調整,即培養能成為未來世界領導者的優秀畢業生,他們應當視野廣闊,具有文化意識和人文關懷。有了明確的目標和使命,首要任務就擺在了秀茨麵前,那就是,如何帶領迪拉德大學順利通過美國高等教育認證。

美國高等教育由政府部門負責學校“注冊”事務,由民間行業協會負責“認證”事務。

根據美國憲法,高等教育由各州負責管理,美國聯邦政府對高等教育沒有直接管轄權(軍事院校除外)。美國設有聯邦教育部,但其所承擔的責任和職能完全不同於中國教育部。它既不製定高等學校設定的標準,也無批準成立高等學校的權力。由於全美沒有統一的、政府主導的高等教育質量評估標準和監控體係,學分的認可、計算和轉換成為各高校的內部事務,由學校自主決定。美國絕大部分州都設有高等教育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研究製定州政府教育撥款分配方案、州內高校發展方向、處理政府與高校關係,不涉及學校具體辦學事宜。

舉辦公立學校,需經州和地方政府立法批準,對其質量要求,各州均有具體的標準和政策。州教育主管部門對私立高校的設立和學位授予權均采取許可證管理製度,而管理的尺度各州寬嚴不一。但在公私立教育質量方麵,州政府主要依靠民間認證機構的認證(accreditation)以確保教育質量和學生利益。美國沒有官方的專門評估機構,聯邦政府不參與、不幹涉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活動,而是將市場競爭機製引入高等教育領域,讓高等院校麵向社會自主辦學。目前,美國高等教育認證主要有兩類:一是院校認證(institutional accreditation),二是專業認證(specialized or programmatic accreditation)。

迪拉德大學獲得了南部院校協會(Souther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Schools,SACS)、國家護理聯盟(the National League of Nursing,NLN)以及路易斯安那州護理教育董事會(the Louisiana State Board of Nursing Education)、國家教師資格委員會(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的認證。

南部院校協會是美國六大地區性認證機構之一,於1895年成立於佐治亞州的亞特蘭大,是一個私立的、非盈利性的民間組織。南部大學認證協會每十年對迪拉德大學評估一次,在秀茨到任之前,評估結果並不樂觀,大約有70多個需要改進的地方。秀茨接任迪拉德大學之後,經過5年的領導,在2010年4月30日的評估中一次通過,需要改進的地方僅剩3條。對於這樣令人滿意的結果,秀茨坦言:“雖然整個認證工作是大量而艱巨的,但對迪拉德大學而言的確又是積極的,因為有助於幫助整個大學把握戰略方向。

但凡秀茨所追求的目標,一定是這個領域的頂級目標。在幫助迪拉德大學尋找更前瞻、更長遠的發展道路時,秀茨首先鎖定了商學院。

迪拉德大學的商學院規模很小,但比較專業,教師們的整體水平很高。即便如此,當秀茨提議商學院爭取加入AACSB(AACSB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商學院和會計項目非政府認證機構)時,還是讓商學院的人們有些瞠目。事實上,隻有世界上擁有最好的商學院的學校才可以加入AACSB。秀茨的目標就是想讓迪拉德大學成為最好的大學之一。於是,秀茨請來一些谘詢師,為學校建立一個新的戰略規劃。在商學院申請AACSB認證過程中,由於認證所涉及的費用超出了學校的預算,秀茨在經濟上給予了很大的支持,秀茨也提供了很多社會資源,使認證通過成為可能。

秀茨帶領迪拉德大學加入AACSB,這對於迪拉德大學來說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收益巨大。到目前為止,從商學院畢業的學生都很優秀,畢業生水平的提升也帶來較好的示範效應和社會聲譽。隨後,秀茨對迪拉德大學各院係的資源進行了整合,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大學部製,學校的學科布局更趨合理,由此,迪拉德大學的學術資源和學術水準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可以說,秀茨的非凡洞察力就在於,她能發現某些潛在的可能性,並試著讓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為令人驚歎的現實!

優雅而強勢的領導力

在同事眼裏,秀茨是一位高水平的專家,她不僅在學術界廣受讚譽,還幫助周圍的人在教育領域得到更好的發展。在迪拉德大學,秀茨總是盡可能為大家創造更多的機會,提供更多的支持,包括對教職工和某些專業裏名列前茅的學生的助學支持。秀茨不僅展現出特有的堅強的領導能力,還渾身洋溢著親善和活力,並深深地影響著周圍的人。

費裏斯·道金斯(Phyllis W.Dawkins,迪拉德大學現任常務副校長)2009年來到迪拉德大學,很快就發現秀茨有許多創意和想法,她感覺秀茨的角色就是帶領迪拉德前進。秀茨推動迪拉德大學加入美國教育委員會(ACE),道金斯就參與了ACE在迪拉德大學的這一項目,有機會跟秀茨近距離地工作。期間,秀茨幾乎每天都給道金斯打電話,有時候一天兩三次。每天早上,秀茨一遇見道金斯,就會給道金斯一個令人驚喜的問候。見到道金斯下樓,她就笑吟吟地迎上去說:“怎麼樣?充滿夢想的小女孩兒?”寥寥數語,表明她知道道金斯在項目進程中麵臨著巨大的挑戰。這種問候其實是一種溫馨的鼓勵,正是這些小小的鼓勵,為道金斯和同事們注入了溫暖的動力。

加入ACE會給學校和師生們帶來更多的機會,秀茨希望一係列的計劃可以落到實處,涉及每一個計劃,秀茨都會召集有關會議,聽取大家的想法。比如,秀茨曾多次召開會議,所有的教職工和學生都參加,討論學校應該向哪個方向發展。在道金斯眼裏,秀茨的獨特天賦在於非凡的調動資源的能力。盡管有時不具備某些特定的資源,但在秀茨的推動下,大家能創造性地做些事情,找到實現夢想的方法。

在這一過程中,員工們得到了秀茨全方位的幫助。事實上,ACE在迪拉德大學的教育計劃不僅推動了迪拉德走向國際化的進程,而且讓教職員工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與ACE的合作也成為道金斯人生中最寶貴的經曆。

史密斯博士(Dr.Kimya Dawson-Smith)是迪拉德大學對外交流辦公室主任,她從秀茨帶領迪拉德大學克服重重困難的過程中,感受到秀茨無與倫比的決心和意誌,而生活中,秀茨對自己家人的關照又讓史密斯格外感動。

三年前,史密斯的媽媽去世了。她是一位長壽的老人,活到了95歲。秀茨打電話來問候,當史密斯接過電話,卻被其他事情打斷了,當她再次回到電話前,不知道秀茨是否還在聽電話。“當然,在聽”,秀茨用柔和的聲音回應道:“我今天早上正想你呢,想給你打個電話,問問你最近的情況,你媽媽的事情處理得怎麼樣了?”後來秀茨又打來一次電話,問史密斯:“親愛的史密斯,你什麼時候回學校來?”史密斯記不清自己說了什麼,但秀茨說:“別忘了,回來的時候,打電話告訴我一聲兒,咱們一起吃個午飯,我想看看你,和你說說話。”學校裏有很多事情需要秀茨處理,盡管如此,她還要留出時間給下屬、教職工們。史密斯和秀茨共事近十年,這是令史密斯最為動容的一次經曆。

秀茨退休以後,仍然關心與她共事過的每一個人。2011年11月底,迪拉德大學一行人來北京參加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之前,秀茨打電話提醒戴宏,他的好朋友福克特博士燒傷了,秀茨甚至知道福克特是怎樣燒傷的,還有他母親的一些情況。雖然自己和福克特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卻不是第一時間知道他燒傷的,也不知道他是怎樣燒傷的。於是,戴宏好奇地問秀茨博士:“您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秀茨說:“不要問我是怎麼知道的,我不僅知道這個消息,還知道你們是好朋友,我已經給福克特博士打過電話了,你為什麼還沒有給他打電話呢?”秀茨對員工的關心總是體現在細微之處。

溫柔細膩是秀茨特有的領導氣質,無論做什麼事情,她都保持著一種和善從容的氣度。她總是笑吟吟的,那明亮的雙眸傳遞著一種歡樂的情緒,任何人與她談話,都會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秀茨流露出的鎮定優雅的領導風範是極其迷人的,但真正了解她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種優雅而強勢的領導力。

秀茨敢於做決定,敢於負責任。如果發現自己的執行助理沒有盡到職責,秀茨絲毫不留情麵,馬上解雇,她先後解雇了4個執行助理;在5年當中,副校長換了5個,管理學校財務的常務副校長也換了4個。事實上,在美國,校長這個位置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光鮮亮麗,在5年內換了這麼多學校高級行政主管,可以想見她所麵臨的矛盾和問題有多麼棘手。

有一次,秀茨準備解雇一位副校長。給這位副校長下最後通牒前,還是需要一番麵談的。秀茨不想單獨在辦公室麵對這位副校長,於是,她讓助手跟隨自己一起麵談。當大家圍坐在桌子旁把這件事談妥之後,準備告別,令人詫異的是,這位副校長居然起身親吻了秀茨。等這位副校長離去,助手對秀茨說:“秀茨博士,我怎麼才能做到您那樣,您是要解雇他,他卻跟您吻別。”秀茨笑著說:“我也真想對他說,我是要解雇你,你這是在做什麼?”但事實上,這種別樣的離別對秀茨來說很正常。

對於正在推進的事情,如果有異議,有阻力,秀茨會提出建議,秀茨不喜歡擱置爭議,她總是設法幫助大家來麵對問題,解決問題。秀茨這種對事不對人的態度,得到了員工們的理解與認可。

迪拉德人感到,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秀茨跟我們在一起,一步一步地為我們指明方向。也正因為秀茨卓有成效的領導,把迪拉德人從自然災害中、從精神創傷中,很快地拯救出來。

2007年秀茨正式卸任,在歡送遊行中,秀茨坐在車中,接受全校師生的祝福,這也是迪拉德大學為有成就的人頒發的最高榮譽!秀茨從車上緩緩走下來,輕輕地揮手致意,她神采依舊,目光中充滿愛意,但更多的是不舍……她的視線從人群中掠過,似乎在竭力跟在場的每個人一一道別,人們的眼睛模糊了。

如果沒有秀茨,或許新奧爾良就不會再有迪拉德。即使秀茨離開了迪拉德大學,但她依然有能力推動下一任校長完成她未竟的工作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