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時間的敲門之後,才見馬克思在三層樓上的一個窗戶裏探出頭來。
“清樣?”檢查官向上大聲吼叫說。
“沒有!”馬克思朝下呼喊。
“啊!!”
“我們明天不出報了!”
馬克思砰然把窗戶關上。
《關於摩塞爾河地區農民狀況》發表出來了。
《摩塞爾記者的辯護——馬克思》發表了。
……
然而,《摩塞爾河沿岸地區的毒瘡》、《摩塞爾河沿岸地區的吸血鬼》、《有關改善這種狀況的辦法和建議》等文章最終還是被禁止發表。
《萊茵報》與政府的對立已進入公開化、尖銳化。
1843年1月19日,普魯士內閣會議指責《萊茵報》是一家傾向極壞的報紙。
馬克思在1月25日給盧格寫信:“我對這一切都不感到驚奇。你知道,我從一開始對書報檢查就會抱怎樣的看法。這件事在我看來隻不過是一個必然的結果,我從《萊茵報》被查封一事看到了政治覺悟的某些進步。因此我決定不幹了,而且,在這種氣氛下我也感到窒息。即使是為了自由,這種桎梏下的生活也是令人厭惡的,我討厭這種小手小腳而不是大刀闊斧的做法。偽善、愚昧、赤裸裸的專橫以及我們的曲意奉承、委曲求全、忍氣吞聲、謹小慎微使我感到厭倦。總而言之,政府把自由還給我了。”
查封《萊茵報》的法令通過後的第十天,即在1月30日,科倫舉行了集會。會上通過了致國王的請願書,要求取消這一法令。請願書是秘密印刷的,且相互傳閱,在請願書上簽名的約千餘人,並於2月18日寄往柏林。請願書不僅來自反映激進知識分子情緒的城市,而且也來自農業地區、來自鄉村貧民。別恩堡——特拉爾巴赫和郊區的52名貧苦的葡萄酒釀造者,在請願書中寫道:“《萊茵報》是否散布了謊言,是否誹謗了管理當局,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懂得,關於我們地區和我們的貧困狀況,講的都是真話,而這些真話再也不能不講了。”
3月10日,《萊茵報》上發表了馬克思的如下一個聲明:本人因現行書報檢查製度的關係,自今日起,退出《萊茵報》編輯部。
特此聲明
馬克思博士
1843年3月17日
於科倫
這一天,《萊茵報》用紅色油墨印刷出版了它的最後一期。
在最後一期裏,它宣告了為之而鬥爭的自由的信仰:我們高舉自由的旗幟出海航行,把禍患連同鎖鏈和皮鞭統統埋葬;水手們不需要監視,他們都忠於職守。
讓人們去說我們把命運作兒戲,讓他們去潮笑和談論各種災難吧!
哥倫布當初雖遭嗤笑,但他毫不畏懼鋪向新世界的路。
新的戰鬥在彼岸等待著我們,在戰鬥中我們會遇到戰友,如果征途上注定要遇險——在艱難中我們將忠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