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是活躍在《萊茵報》編輯部最年輕的一個撰稿員,由於他的筆力和幾篇文章見報後社會反映良好,報社公司股東們委任他擔任編輯,又極力把他推到了主編的位置上。
科倫是萊茵省的經濟中心,工商業發達,又有鐵路。《萊茵報》是1842年1月1日在這裏創刊的。青年黑格爾派的積極分子們注意了這張商人報紙。卡爾極力推舉鮑威爾的姻親魯滕堡出任主編,這之後,青年黑格爾分子就成了《萊茵報》的經常撰稿人,致使報紙的商業性日趨政治性。
10月初,卡爾遷居科倫,10月15日出任主編。
卡爾在任《萊茵報》主編的當天就寫了《共產主義與〈奧格斯堡總彙報〉》一文,尖銳批評了這份報紙對共產主義問題所進行的武斷指責。《奧格斯堡總彙報》認為,用法國貴族的命運來恐嚇剛剛產生出來的德國資產階級,是一種愚蠢的做法。一些有錢的少爺們隻是想玩弄社會主義思想,他們絕不打算把自己的財產拿出來與工人均分。
卡爾認為,共產主義對當前的歐洲問題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中等階級戰勝封建貴族而成為社會的統治階級,它們麵臨著享有特權的貴族在法國革命時的情況,即那時中等階級要求享有貴族的特權。現在,一無所有的階級要求占有中等階級的一部分財產,這是曼徹斯特、巴黎和裏昂大街上引人注目的事實,英國的憲章運動,法國的1831年和1834年工人起義,就是這種要求的反映。
卡爾在《論普魯士的等級會議》這篇文章中指出,真正的國家是人民自己活動的產物,即不是由其他人產生人民的代表,而是人民自身產生出代表權。不應當把代表權看做某種並非人民本身的特殊事物的代表權,而隻應看做人民自身的代表權。
從卡爾·馬克思這一時期發表的文章可以看出,他不僅提出激進的民主要求,而且在為先進的世界觀而鬥爭。
這時馬克思的觀點開始從黑格爾、費爾巴哈觀點中衝出來,形成自己新的世界觀。主編的激進使他的《萊茵報》的政治麵目煥然一新,他尊重客觀、麵對現實的唯物主義傾向在人民心目中產生了共鳴。在馬克思領導下的《萊茵報》異常活躍起來。
馬克思10月15日擔任《萊茵報》主編的那一天,僅有885個訂戶,也就是說,隻有《科倫日報》訂戶的1/10。而且這份報紙在萊茵省也不受歡迎。因為它帶著年輕人所特有的那種傲慢態度,攻擊國家和教會的現存製度,卻提不出可以代替它的任何更好的辦法。然而,11月10日,不到一個月,總督便焦慮不安地向柏林報告說,報紙的傾向變得越來越惡劣,越來越歧視政府。現在的銷售量已達1820份。
過了一段時間,又達到3400份!
《科倫日報》受到了威脅,《萊茵報》的影響擴展到整個普魯士。
這個黑頭發黑胡子的年輕主編被檢查官死死盯住了。他要同檢查官作或明或暗的鬥爭,又要同膽小怕事、怨天尤人的股東們周旋。
給檢查官送去一些次要的材料讓他刪除,出版時,一些必要的文章又巧妙地同廣大讀者見麵了。
馬克思從群眾捧讀《萊茵報》的笑臉上、從日漸增多的銷售數量上看到了自己編輯報紙的成功,他不由會心地微笑著給朋友們講述他怎樣同檢查官演惡作劇的細節。
當時必須連夜把清樣送交檢查官,以便報紙可以在第二天出版。檢查官用紅鉛筆東勾西畫之後,常常給印刷廠帶來十分費時的夜班工作。
一天晚上,檢查官正要帶他的妻子和女兒去參加省督邀請的大舞會。但在赴會之前,他必須首先完成自己的書報檢查工作。可是恰好在這天晚上,清樣沒有在通常的時間內送來。檢查官等了又等,因為他不敢玩忽職守,但又必須在省督麵前露露臉,好讓別人見見自己的這幾個女兒。差不多10點鍾了,檢查官非常煩躁,於是他就打發妻子和女兒先去省督那裏,同時派仆人到印刷廠去取清樣。仆人回來報告說,印刷廠已經關門了。檢查官大感失望之餘,驅車前往距離很遠的馬克思寓所,這時已近1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