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背起你的金剛劍(2 / 2)

可是,世人卻往往被虛名物欲所累。鄭板橋放下了“名利”的“沙袋”,在詩詞字畫中遨遊終生,在“難得糊塗”中悠然自適。

台灣佛學大德星雲大師有言:“迷惑時,我們失去所有時間;開悟後,我們擁有全部世界。”我們之所以感到重壓之下的生活不快樂,其實正是作繭自縛,自己給自己增加了功名利祿的重負。

揮起金剛劍,斬斷綁縛在我們身上重重疊疊的沙袋並非易事,需要很大的勇氣,更需要很高的智慧。佛經裏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一老一小兩個和尚外出化緣,遇到一個女子,在河邊踟躇不前。

老和尚上前問道:“施主可有難處?”

那女子皺眉道:“這河水深淺不知,奴家欲去對岸而不得,師父可能幫我?”

老和尚背起這女子,涉水而過。

過了半天,小和尚不解地問道:“師傅,我們是出家人,你剛才卻背了那女子,這如何使得?”

老和尚頭也不回地往前走,說:“什麼女子?我早就‘放下’了,為何你還沒有‘放下’呢?”

生活中拿得起容易,放得下難。男女戀人分手後,常常不自覺地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我真的不甘心輸給他,我一定要過得比他好!”發誓要比對方過得好,隻不過是要證明對方當初的選擇是錯誤的。如果放不下這種比較之心,那其實已經輸了,證明你還沒有從對方的影子裏走出來。如果一直生活在別人的陰影裏,哪裏還會有幸福呢?

一個人往往隻有經曆了漫長的人生跋涉後,才最終會明白生命的意義其實並不在於獲得,而在於放下。放下會使你冷靜、主動,放下會讓你變得更智慧、更有力量。人的一生,是放下和獲得的矛盾統一體。你不可能什麼都得到,生活中應該學會放下。放下權力,你可能獲得輕鬆;放下機遇,你可能擺脫牽累;放下已經死掉的愛情,你可能有機會看見更適合你的芳草。所以,佛祖說,要放下機心,“應生無所住心”,就能獲得心靈的快樂。

明人洪應明有一著名的聯語: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菜根譚·概論》)

意思是說,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富貴、生死的來去,如雲卷雲舒般自然,才能無意。一副對聯,寥寥數語,卻深刻道出了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有的態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句“閑看庭前”四字,大有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之意;而“漫隨天外”四字,則又顯示了放大眼光,不與他人一般見識的博大情懷;一句“雲卷雲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與範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實在是異曲同工,更頗有魏晉人物的曠達風流。隻要你心無掛礙,智慧地“放下”,何愁心中沒有泉水淙淙、春鶯啼鳴呢?

生活的目的就是幸福,煩惱、占有、過度的表揚、已逝的愛情,不妨都“放下”。幸福其實很簡單!

佛祖給我們每個人,都準備了一把金剛劍,待你隨時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