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立皇子辨(2 / 2)

何後的話,令董太後怒火直往上衝,這不擺明了諷刺自己瞎摻和嗎?而且還一副情深款款的樣子,收買人心呢?

看著何後,盧植心裏仔細思量了一番。不論皇子辨和協誰登基,由於年紀的原因,後宮都不可避免地將權重一時。這是必須謹慎的問題,如果董太後扶持皇子協登位,那形勢可能會很糟。何後就可另當別論,她對皇上感情至深,有情有義,還識大體,無心幹預朝政。雖然皇上生前更喜歡皇子協,但既然臨終前將皇長子喚到身旁,說明要托付給眾大臣的隻能是劉辨。

理清楚了思路,盧植出言挽留何後,並對董太後直言道:“太後,恕臣鬥膽直言,臣不讚成您擁立皇子協。廢長立幼,與禮法不合。況且皇子協過於年幼,為社稷著想,不宜冊立。故臣建議擁立皇長子,請太後、皇後娘娘思量!”

耿直的盧植坦言不諱,令不知如何辯駁董太後的袁槐驚喜異常,急忙聲援:“臣讚同盧尚書的想法。”

基於盧植之前相同的想法,袁隗也希望皇子辨登基即位,雖然何進可能會因此更加勢大,但畢竟還有他的死敵張讓、趙忠牽製著。就是心裏有點不平,皇上竟然也托孤於張、趙二人,但既已是事實,隻好認同。隻要假以時日好生教導新帝,何愁何進、張讓這等宵小之輩。

何進看事情發展的不錯,也發言道:“臣也認為立皇長子更適宜!”

現在托孤五大臣裏已有三個表態支持劉辨,董太後心裏著實焦躁不安。可又礙於何後剛才的話,不便再直言幹預,便示意張、趙二人趕緊反對,以求回旋的餘地。

張讓審度了下形勢,如今不論是朝廷上的勢力還是京城、宮裏的兵權,都已是何後一黨獨大。與其以卵擊石,不如借此機會投靠何後,還可保住性命,說不定還不失榮華富貴。張讓懂得見風使舵,趙忠又何嚐差了,二人眼神一交流,齊刷刷地宣誓支持皇子辨,投入了何後“溫暖的懷抱”,把董太後驚愕地直接呆愣當場。既然五位大臣決議擁立皇長子,那董太後也無力回天了。

中平六年七月(公元189年),劉辨登基成為東漢王朝第十二個皇帝,改元光熹,史稱漢少帝。先帝劉宏諡號孝靈帝,尊何後為皇太後,臨朝稱製。董太後為太皇太後,封劉協為渤海王,後改為陳留王。

自此何進作威作福,更加肆無忌憚,朝野內外無不心懷恐懼、忿恨。

大將軍何進意圖誅殺十常侍,袁紹獻策招招董卓進京,不想何進被得知消息的十常侍,先下手為強將何進誅殺於宮廷內。

而接到消息的典軍校尉曹操,立即帶數千衛士將十常侍誅殺於宮廷。而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被僥幸逃出來的段圭挾持到北芒山,被進京而來的董卓碰見帶兵迎接。董卓的西涼軍以清君側為由占了洛陽,劫持百官,自命為太師。

那董卓屯兵於洛陽城外,每日裏帶鐵甲馬軍,橫行街市,洛陽的百姓全都是惶恐不可終日。而那西涼刺史董卓又依李儒之計,誘招原先大將軍何進手下的將領,統治了全司隸的三十萬之眾。如此一來,再加上董卓本身的二十萬之眾,現在那董卓可就有了五十多萬的人馬了。可即使是如此,那董卓還是懼怕那遠在幽州的楚王。當初董卓敗給張角,卻被楚王輕易破了。那董卓可對楚雄的天狼騎,印象深刻,刻骨銘心。甚至於董卓因此才不惜重金,也組建了鐵甲重騎__三千飛熊軍。

洛陽城內,董卓府中。

\"不知董大人召集我們前來所為何事?\"一個官員諂媚的問道。

\"老夫是想召集各位大人共同商量一件事情,老夫意圖廢除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帝!\"董卓肥胖的身軀端坐於椅子上把玩著手中的酒盞說道。雖然口中說的是商量,但是每一個大臣都聽出他內藏威脅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