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讓艱難地說出了事情原委:“陛下剛才突然醒過來,吩咐我找各位大人前來,?說自己快不行了,就又叫我找來皇後、太後和皇長子,隻是太後和眾位大人還未到,?陛下卻已……”說到此,張讓一臉悲愴,聲音哽咽了。
五位大臣聞言伏地痛哭,一時屋裏嚎啕聲四起。半晌,何進抹了抹假淚,問道?:“皇上可留下什麼遺言?”
“小的不知,皇上剛才要和娘娘說話,所以下官一直在門外等候。興許娘娘知道!”張讓悲容慘慘,看向何後。何後此時緩緩抬起頭,看了眼已經遠去的皇上,?稍微冷靜的她又悲苦地哭開了。
“陛下,你為何要拋下臣妾一人上路啊?留下臣妾孤兒寡母的,如何是好呀?
不如臣妾現在就去陪你!”何後猛然起身要撲向房柱,何進眼疾手快阻止了。
“娘娘,你也別太傷心!國事要緊,皇上走前留下什麼話沒?”袁隗急切地問?道,其實看見此時昏睡在皇上邊上的劉辨,他已有幾分知曉。
“陛下隻是說要托孤給眾位大人,卻並未說將皇位傳於誰。沒想到各位大人沒來得及見上陛下一麵,就……”何後掩麵而泣。
何進偷偷靠近張讓、趙忠低聲道:“皇上的遺詔肯定在你們手上,可是別忘了我們已經宣布蹇碩的聖旨是偽造的。如果想安全出宮門就乖乖地擁立皇長子,否則?能否有命當托孤大臣就難說了。”
張讓、趙忠臉色刹紅刹白,何進得逞,暗示性地瞥了眼何後。何後繼續說道:?“哀家隻是一婦道人家,國家大事也不了解。還是依各位大人的意思吧!”
袁隗、盧植滿意地暗自許可,後宮參與政事這是儒臣們最反感的事,幸好皇後娘娘明白事理。可是董太後為何還不來呢?其實這是張讓有意遲通知董太後來的,?好讓他們把戲演完。
“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最緊要的事是扶立新帝。娘娘,陛下臨終前難道就沒有談及要立哪位皇子嗎?”盧植疑惑地問道。
“陛下說等各位大人來了,再聽聽你們的意見。現在我們不如等太後來了,聽聽她的意見吧!”
“娘娘說的有理!”聽聞何後與董太後不和,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嘛!袁隗、?盧植心裏想到。
在眾人的等待中,董太後總算來了,一樣是痛哭半晌,不過很明顯董太後也隻是假哭,畢竟不是親生兒子。相比之下,扶著董太後的何後倒是演技十足,看上去?悲傷得十分真切。
“太後請節哀!”除何進外各人都勸慰道。
皇帝寢宮裏,大漢帝國位高權重之人齊聚,正商議冊立新君的事。商議的重點落在了董太後支持的皇子協與大將軍何進力挺的皇長子辨身上,董太後咄咄逼人,何進也寸步不讓,其餘人倒是尚未表態。
董太後冷靜了下,重新審度冊立皇子協成功的機會有多大,“托孤大臣”裏,張讓、趙忠是必定會支持自己的,袁隗、盧植是迂腐之臣,向來不摻和自己與何後的爭鬥,所以隻要自己堅持就一定能把劉辨拉下馬。
“各位大人都是陛下的股肱之臣,想必都了解皇上生前的喜好,皇上最疼愛哪個皇子大人們不會不知道。皇上想要讓誰繼位,自然也是再明白不過的事。”董太後語氣甚為堅定,拿個死人生前的喜好說事,而且還有著幾分你們自己瞧著辦的威脅口氣,令人不知如何回答。
何進朝何後使了個眼色,何後立即意會抽泣道:“朝廷之事,請太後多費心思吧!”說完起身往外走。裝得可憐柔弱的何後令董太後一陣反胃,這唱的是哪出?走了更好,免得到時礙事!
何進忙上前關切地問道:“娘娘,您這是要幹嘛去啊?”
何後神色悲切地說:“哀家一介女流,國家大事,不便參與,哀家隻想好好安排下皇上的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