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事件推進情節,構建戲劇衝突和動作,展示人物性格和形象,其基礎就是電視劇的敘事,敘事的過程也就是按照戲劇故事發展的內在邏輯,運用影視藝術規律將這種邏輯表現和再現出來的。就這一點來說,《天嘯》劇中對第四次導彈發射的表現過程就比較完美。第四次發射導彈是圍繞著我軍將舉辦代號為“神州霹靂”的大規模多兵種的聯合軍事演習展開敘事的。對於這麼大的一場軍事演習,如何選擇有意義的場麵加以表現,是電視劇主創人員藝術創造能力的體現,該劇在表現這場戲時刪繁就簡,重點設計了兩個場景:軍委總部的指揮部和長城基地的指揮部,集中表現了這場規模巨大的演習。演習開始時,常天佑已經成為基地參謀長,負責指揮基地的演習,常天佐被調到北京指揮部擔任演習指導。在演習之前,常天佑已經做了充分準備,尤其是他提出機關司政後的幹部都要學會掌握導彈發射技術,經過嚴格的訓練,機關幹部已經掌握了發射技術。因此長城基地就多出了兩個發射單元。演習一開始,總部的指揮部就規定了情況,長城基地的五個發射單元已經有三個喪失了戰鬥力退出了演習。不久參謀又報告黃河基地和長城基地各有一個發射單元遭到空襲,退出了演習,海軍的409艦隊也遭到襲擊退出了演習。長城基地隻剩一個戰鬥單元,演習指揮部要求這個發射單元趕到200公裏以外的發射陣地。常天佑根據情況,立即命令這個發射單元停止前進,就地待命。而命令第一後備單元火速趕往1028陣地。當常天佑向總部報告按時完成任務,五個小時的山路,他們一個小時就趕到了,他的這些部署使總部也感到意外,最終長城基地圓滿地完成了演習中發射導彈的任務。這場戲雖然場景不多,但戲劇衝突激烈而扣人心弦。同時通過這場戲觀眾可以清楚了解如下的潛台詞:二炮部隊具有為實戰而練兵的傳統,二炮部隊具有創造性練兵的傳統,二炮是一支人才輩出年輕幹部迅速成長的部隊,等等。

關於電視劇形象的塑造方麵,《天嘯》劇也有值得稱道之處。電視劇形象既包括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包括時代形象的塑造。當這些形象呈現在熒屏上時,既包括造型的形象,諸如構圖、角度、布景、服裝、道具,又包括表現的形象諸如表演、對白、音樂、音響等等。所以當我們說到電視劇形象的塑造時,是指電視劇的係統工程,是電視劇整個創作團隊集體創作的結果。

《天嘯》劇的場景設計數量不多,除了開頭表現東方大學的校園等場景外,主要選擇在戈壁灘、飲馬河基地訓練場、會議室、衛生所、施工坑道、小學校,後來又加上草原和蒙古包。在這些場景中展開情節,顯得集中凝練、自然簡樸,也符合劇情的時代背景的要求。作為電視劇來說,與電影相比較,在場景的運用方麵與話劇相接近,場景少而運用頻率高。該劇運用這些場景,通過演員的表演而塑造的人物形象是成功的,這是群體人物形象的塑造。

電視劇中音樂也是塑造形象、推進情節的重要構成部分。該劇的主題歌不僅旋律優美,而且歌詞也寫得很有氣勢:“都說你有英雄的膽,腳踏險關不膽寒,都說你有英雄的魂,叱吒風雲留美名,都說你是鋼鐵漢,你是血肉凝成的人, 麵對苦難你咬牙關,你有一個英雄的魂……”這首歌曲對於烘托氣氛、表現人物、抒發感情具有特殊的效果,既唱出了當時的時代強音,也唱出了今天的時代精神。

前麵我說到了幾個重要角色的表演是到位的,這裏,我著重談談關於電視劇的主要角色常天佐和常天佑的形象塑造。常天佐是戰鬥英雄,是基地的司令,他的性格和氣質,符合老軍人的性格,不畏艱險,勇往直前。他說話直率脾氣火暴,對基地的幹部戰士平易近人,甚至有些靦腆,如對醫生曲宏潔,但是對他的弟弟常天佑卻是嚴格要求不留情麵,恨鐵不成鋼,采取嚴厲的措施,從內心裏他希望弟弟盡快成才,從這個角度上看他是性格比較豐滿的人物。他雖然是老戰士,但是他卻很有情誼,不論是對在戰場上犧牲的妻子,還是後來準備結婚卻犧牲了的未婚妻曲宏潔,通過“補喝喜酒”和烈士陵園的獨白這些戲充分說明了他的內心世界溫馨體貼的一麵,這些戲也為基地南遷,他退休後要求留在飲馬河陪伴烈士的場麵做了重要鋪墊,使這些情節符合藝術邏輯,具有藝術真實性。

常天佑卻是典型的知識分子,具有濃厚的“小資”情調,表現他從青年學生成長為基地的重要領導的過程,尤其要通過戲劇衝突來表現這個過程是不容易的。他桀驁不馴、講義氣重交情、有知識有抱負,加之他又是烈士子女,具有比較優越的條件,這些因素決定了他在電視劇裏是性格鮮明的戲劇人物。觀眾自然想了解他入伍之後是如何在部隊裏成長的,在理想與現實、理智與感情、個人與國家、自由與紀律等諸多對立的思想範疇中是如何處理的。他有幾次提出離開部隊,但是在戰友們的幫助下,尤其在常天佐嚴格管理、苦口婆心的教育下終於克服了弱點,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人。常天佑的形象實際上是當代年輕人的縮影,他的成長之路具有啟示意義。

在結束本文之前,我想就《天嘯》存在的不足方麵說幾點。首先一點是將文學著作改為電視劇時,要注意區別這兩種藝術門類的質的區別,文學是通過文字的描寫在讀者的大腦中形成的形象,因此,文學描寫可以非常廣泛。電視劇卻是通過熒屏畫麵,使觀眾觀看而產生的視覺形象,因此有些在文學著作符合情理的情節,在電視劇中就容易失真。比如,馬琳失蹤的情節處理,主要是電視劇對飲馬河基地周邊設計的場景不多,也沒有複雜的地形,馬琳被老牧民救出,又送到醫院截肢,生小孩,而部隊和當地政府多少年都不知情,顯得不合情理。此外,對於安寧後來得肝癌等情節也讓人感到意外,使人不知這些情節的用意。電視劇是“是遺憾的藝術”,有不足之處也是正常的。這並不影響《天嘯》電視劇所取得的藝術成就:一部“兵戲”能寫得如此多情多義,扣人心弦確實難得。鑄就了真情,就創造了藝術的輝煌——這是我的觀後感。

2008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