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開山到老金溝的故事,其開端是從第2集結尾處,朱開山見到有人來報“賀老四出事兒了”的消息開始,他告訴文他娘要去老金溝。第3集開始,朱開山到元寶鎮找到金把頭用“朱老三”的名字報名到老金溝,然後安排傳武、傳傑到夏元璋商號當學徒。在這個故事單元裏麵,時間是春節過後,地點在老金溝礦區,故事的主角有10個人:朱開山、金大拿、金把頭、大金粒兒、小金粒兒、大黑丫頭、老果子、牛得金、老崔、老煙。在第3集結束前,這些人物都出場了,而且人物之間的關係也交代清楚了。這個故事單元的開場戲是從金大拿和金把頭要朱開山下到廢棄的礦井裏去挖土,他們明明知道這個廢棄的礦井險情重重,稍有不測必死無疑,還要叫朱開山下去,一是想試試他是淘金的行家呢,還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如果是行家就有可能是賀老四的搭檔。二是認為金礦工人的生命賤得很,死個把人對他們來說是無所謂的。因此要朱開山下去,這就具有強烈的戲劇衝突。朱開山下去後果真遇到了塌方,正當工人們認為“朱老三完了”之時,他卻從土堆裏麵鑽了出來,出來後他對金大拿說了句:“都不容易啊”,然後暈倒了。這些情節蘊意很深,具有強烈的戲劇性效果,屬於精彩的開場戲。朱開山為賀老四報仇的故事有了開場戲之後,接下來的故事情節是朱開山見到賀老四的墳堆確認他已死,然後決心為他報仇。他一邊淘金一邊暗訪誰是凶手,知道了凶手是金大拿和金把頭。等到淘到金子後,他又暗查誰是土匪的眼線,高潮部分是朱開山吞金詐死,以運棺材名義闖關,借官兵殺了金把頭,然後又親自殺了金大拿為賀老四報仇雪恨。這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從第3集一直延續到第11集才結束。
傳文和鮮兒從陸路闖關東的故事,從第1集開始一直延伸到第11集結束。由於故事結構比較複雜,兩人從陸路闖關東的大故事結構下麵又有三個小故事:一是,鮮兒見傳文病重,隻好賣自己救治傳文。她被張金貴買走嫁給他的兒子糧當媳婦的故事,從第3集開始到第7集結束。主角是朱傳文、鮮兒、張金貴、糧、糧他娘。在這個故事裏麵,開端是朱傳文病重,躺在大車店裏,店裏的人說他活不成了。原來女扮男裝的鮮兒決定恢複女裝,頭上插根稻草,胸前掛個“賣己救兄”的牌子,跪在大街上引得行人駐足,這是故事的“開場戲”。她嫁給張金貴的兒子後,張金貴要她遵守三從四德服從自己的小丈夫,本身與鮮兒的叛逆性格不符,她打了不肯起床的小丈夫,張金貴打了鮮兒,小丈夫知道後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使張金貴向鮮兒賠禮道歉,這個情節是這個故事的高潮。隨著傳文的病逐漸痊愈,他知道發生的事情後,不甘心這樣的結果,於是幾個人之間的矛盾日趨緊張,張金貴采取欺騙的手段想趕走傳文,結果適得其反,鮮兒也堅決離開了張家。二是,鮮兒參加戲班子的故事,從第6集開始到第7集結束。開場戲是鮮兒在流浪的路上見到王家戲班,她非常執著地要求參加戲班,王班主不同意,但是鮮兒幾次攔截車隊,苦苦哀求才使得王班主收留了她。這個故事的主角是王班主、陳五爺。由於鮮兒唱戲很快走紅,惡霸陳五爺妄圖霸占鮮兒,遭到她的抵抗。陳五爺就將王班主抓起來毆打,鮮兒為救王班主屈從了陳五爺,被他糟蹋了。鮮兒認為自己沒有臉再待在戲班子裏,於是繼續流浪。三是,鮮兒離開戲班子來到了林場,在紅姐的勸說下,老獨臂收留了她,這是故事的開場戲。朱傳武被夏元璋辭退後,想去老金溝找父親,沒想到走到了林場,見到了鮮兒。老獨臂不想留他,以他能否套住一隻狼作為能否收留他的條件。在紅姐的幫助下,傳武在北山打了一隻狼,老獨臂才收留了他。故事的高潮是林場的場主大熊來到林場,見到鮮兒想霸占她,傳武上前阻攔,大熊要與他決鬥。大熊個頭高大,傳武顯得瘦弱,有人勸說傳武趕快離開,傳武擔心自己溜走了大熊會為難老獨臂,於是留了下來。第二天決鬥時,弱小的傳武開頭吃盡苦頭幾乎暈死過去,在大熊自以為得勝之時,躺在地上的傳武突然跳起來從後麵勒住大熊的脖子,幾乎把他勒死,在老獨臂的製止下,傳武才饒了他。這場戲非常精彩,既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故事的結束。
電視連續劇之所以能夠“連續”,就是靠講述一個又一個故事才成為連續劇的。《雍正王朝》的故事也是值得研究的,該電視劇的第二層故事結構裏麵,從第21集開始到第44集結束,也就是四阿哥登基為雍正皇帝之後,共講述了六個故事單元的故事。其中第二個故事單元是講述山西巡撫諾敏弄虛作假被揭穿的故事。這個故事的開端是在第21集結束前,隆科多向雍正推薦諾敏為山西巡撫,說他清正廉潔。第22集,山西巡撫衙門的大小官員在門口迎接諾敏,沒想到巡撫大人諾敏卻乘著普通的馬車穿著百姓的衣服來到了衙門,官員們以為他是普通人不理睬他,他卻站在官員們前麵一聲不吭,也不施禮,官員們才意識到他就是新任巡撫大人,於是向他下跪。接著他召開會議,向山西官員們宣布,山西是全國第一虧空大省,虧空庫銀300萬兩,要官員們兩年之內補齊虧空,官員們議論紛紛。這場戲就是這個故事單元的開場戲。接下來就是諾敏向朝廷報告已經收齊了虧空的300萬兩銀子,雍正大喜,授予他“天下第一巡撫”,並要全國官員向他學習。田文鏡路過山西時,發現該省各路卡都在收繳過路稅,於是上報朝廷認為山西的政績有假,雍正要他了解山西的實情。諾敏讓他親眼看了藩庫的存銀並核對了銀子數,果真有300萬兩。原來是諾敏私自向山西的商人借來充數的。這個故事的高潮是在第24集,雍正派侍衛圖裏琛來到太原。田文鏡要圖裏琛牽製住諾敏,不讓他和其他官員離開議事廳,自己卻指揮隨從暗自封了藩庫,並貼出告示,要巨商們取回自己的銀子,諾敏幾乎要動用衙門的軍隊對抗田文鏡,達到了這部分戲的高潮。結果,山西的商人們紛紛到藩庫取回銀子,諾敏的造假終於露餡。最後諾敏以欺君之罪被斬首。這個故事的主角是諾敏、田文鏡、鄔思道、圖裏琛等人。第三故事單元是開設恩科考試舞弊案的故事。故事開端是在第21集,八阿哥舉薦張廷璐出任主考官,張廷玉推薦清流李紱為副主考官。諾敏案發之後,十三阿哥勸雍正盡快選拔和培養一批青年才俊。雍正二年增開恩科考試。考題由雍正親自出題,親自保管。李紱在酒樓喝酒發現有人出賣考題,與真正的考題一模一樣,他發現考題已經泄露。回來後他與主考官張廷璐商量此事,沒想到張廷璐要李紱隱瞞此事,繼續考試,李紱要求奏明皇上,最後李紱拔了自己帽子的頂戴,出了考場,這個場景是故事的開場戲。李紱出了考場後,在三阿哥的幫助下找到了江蘇巡撫李衛,李衛派兵封了考場並將考生逐一搜身,發現不少人確實作弊,“夾帶文章”,故事達到了高潮。故事的結尾是張廷璐被問罪斬首。
《雍正王朝》的第二層故事結構從第21集到第44集,講述了六個大故事單元的故事,如果加上小的故事,共有15個故事,分別是:1.雍正舉行殿試的故事;2.劉墨林與蘇舜卿的愛情故事;3.孫嘉誠揭露鑄新錢的弊端,被罰跪求雨的故事;4.李衛實行攤丁入畝的故事;5.田文鏡推行士紳一體當差,河南秀才罷考的故事;6.李衛重審劉王氏的案件,製服反對新政的黃倫等官員的故事;7.年羹堯被撤職並被賜死的故事;8.李紱等人要求罷免田文鏡,被雍正治罪的故事;9.大皇子弘時妄圖謀害二皇子弘曆的故事。加上前麵所說的六個大故事單元,共15個故事。在第二層故事結構裏麵,平均每兩集電視劇就講述完畢一個故事,因此該劇顯得故事非常豐富,情節動人,很有看點。
三、多層故事結構電視劇的敘事特點和開場戲的作用
菲斯克說:“敘事是意義生成機製,主要在兩個維度上起作用。組合是一個維度,根據因果關係法則或聯想法則,把事件理性地連在一起。無論使用哪條原理,它都把事件聯係起來,使它們之間的關係具有意義,便於理解。這種拒絕隨意性的做法,從前後順序中創造出結果,從而提供理解最難捉摸的維度——時間。”(約翰·菲斯克:《電視文化》,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185頁。)多層故事結構電視劇由於講述的故事多,為了使觀眾了解故事情節的來龍去脈和角色之間的相互關係,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敘事方法,這些方法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麵的內容:
首先要把全劇故事的時間清晰地標示出來,把故事時間壓縮成為“層次時間”,然後在每個層次時間裏,依照時序講述各個故事。《闖關東》全劇的故事開始時間有四個:1904年、1912年、1921年、1931年。第一層故事結構裏麵,開始就用字幕標明故事開始的時間:1904年。當文他娘娶兒媳婦不成,闖關東在龍口碼頭等船時,夏元璋與人議論到的日俄戰爭的情節是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的重要標誌,日俄戰爭從1903年開始至1905年結束。第1集裏麵當夏元璋回到旅順口家裏,見到一家人都被殺了的情景,說明日本人已經占領了旅順口,時間是在1904年末到1905年初。朱開山到老金溝的時間卻是在1905年開春以後,等到朱開山和朱傳武分別從老金溝和林場回來時都穿著冬裝,畫麵都是在冰天雪地裏的鏡頭,表明所有的故事結束的時間都是該年的冬季。第二層故事結構用字幕標明了開始時間:1912年。在第11集末尾講述的故事中那文逃難時的穿著是冬裝,元寶鎮老鄉看戲時也穿著冬裝,這表明故事發生的時間是在1912年的初春,這層故事結構結束時又到了冬季,最明顯的是朱開山在林海雪原中製服了土匪老蝙蝠,因此該層故事結構的所有故事發生的時間都在1912年一年之內。《闖關東》在第25集的末尾用字幕的方式標明了第三層故事結構時間發生的時間和地點:1921年,哈爾濱。但是在這層故事結構裏麵提到了三個重要事件:直奉戰爭、郭鬆齡叛變、皇姑屯事件,這三個重要事件卻分別發生在1922年、1925年和1928年,由此判斷第三層故事結構裏麵講述的故事時間是從1921年至1928年。第四層故事時間發生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