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內窺鏡下電凝治療老年頑固性鼻出血療效觀察
臨床探討
作者:王永生
[摘要] 目的探討鼻竇內窺鏡下電凝治療老年頑固性鼻出血的應用價值。方法回顧分析72例老年頑固性鼻出血治療的臨床資料,其中經鼻竇內窺鏡下電凝治療42例。結果經鼻竇內窺鏡下電凝治療的42例患者一次性治愈40例,一次性治愈率95.2%;傳統填塞方法治療30例,一次性治愈22例,一次性治愈率73.3%,餘8例均經鼻竇內窺鏡下電凝治療治愈。經χ2檢驗,兩種方案治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5.31,P = 0.02)。結論經鼻竇內窺鏡下電凝治療老年頑固性鼻出血具有視野清楚、止血準確的優點,對正常組織損傷小、操作方便、術後不需填塞鼻腔、患者痛苦小、可重複治療,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老年;鼻出血;鼻竇內窺鏡;電凝
[中圖分類號] R765.2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24-0136-02
老年人鼻出血常因伴有動脈硬化、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及其他髒器疾患,出血凶猛,止血困難,是耳鼻咽喉科的急重症之一[1]。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前鼻孔填塞,對於頑固性鼻出血往往采取後鼻孔栓塞,但由於在前鼻鏡下往往找不到出血部位,盲目給予前後鼻孔填塞壓迫止血,不僅患者痛苦,同時鼻腔深部的出血往往因填塞不到位而導致止血困難。隨著鼻內鏡技術在臨床的應用,為鼻出血的檢查治療提供了先進和準確的技術手段。我科於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鼻內窺鏡下電凝治療老年頑固性鼻出血72例,止血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治2010年1月~2013年1月來我院就診的頑固性鼻出血患者72例,其中男53例,女19例,年齡50~76歲,平均58.5歲。72例患者中49例合並高血壓,嗜煙酒35例,合並冠心病22例,合並糖尿病11例,合並鼻中隔彎曲8例,合並幹燥性鼻炎5例,合並肺結核3例。其中有幾例患者合並上述2~3種疾病。入院時患者已行前鼻孔填塞51例,後鼻孔栓塞21例。患者人院後血常規、凝血功能、心髒、肝腎檢查均無異常,均排除顱腦外傷、鼻腔鼻竇腫瘤及其他出血性疾病。
1.2治療方法
72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42例,均行經鼻竇內窺鏡下電凝治療;對照組30例,均行鼻腔填塞。
1.2.1觀察組術前半小時均肌注安定10 mg,術中均行心電監護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術中患者取半臥位常規消毒鋪巾,先緩慢輕柔取出鼻腔填塞物,用頭端帶單級電凝的吸引器吸淨鼻腔血性分泌物後隨即填入1%丁卡因腎上腺素棉片(1%丁卡因10 mL加0.1%腎上腺素1 mL,高血壓患者慎用腎上腺素)表麵麻醉鼻腔黏膜2~3次。然後調整好電凝頻率(一般用40 W),在鼻內鏡指引下仔細尋找出血部位。從前向後,自下而上,先內側壁後外側壁,先檢查鼻中隔,再檢查各鼻甲、鼻道、鼻腔頂、後鼻孔、鼻咽部[2],在確定出血點後行電凝止血。止血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鏡下要仔細辨別真假出血點,注意鑒別反複填塞造成的黏膜損傷,此部位有明顯的淤血痕跡;對高血壓患者應在血壓得到控製後再行治療;電凝創麵用紅黴素軟膏塗擦;全身使用抗生素。
1.2.2對照組患者均按照田勇泉[3]方法行前鼻孔填塞或後鼻孔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