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腫瘤所致腦出血7例分析(1 / 3)

腫瘤所致腦出血7例分析

醫學影像

作者:董立平

[摘要] 目的探討腫瘤所致腦出血的發病率、病因和診斷方麵的特點。方法收集自2010年5月~2012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7例腦出血患者,最終都被確診為腫瘤所致腦出血。結果 7例患者均以腦出血為首發表現收入院,出血部位位於腦葉,腦磁共振掃描可見血腫周圍明顯水腫,增強可見異常環形強化;其中6例經相應治療後出血吸收好轉,1例出現全身多發轉移,最終死於多髒器功能衰竭。結論腫瘤所致腦出血可見多種病因,臨床表現各異,但出血症狀常會掩蓋原發病症狀,導致誤診,影響治療和預後。因此,應重視病史采集和係統性檢查,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以達到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的目的。

[關鍵詞] 腦腫瘤;腦卒中;腦出血;診斷

[中圖分類號] R739.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24-0077-02

腦腫瘤卒中是指腦腫瘤在生長過程中,因各種原因發生出血,並侵犯周圍組織形成顱內血腫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嚴重時表現為急性顱高壓。但在腫瘤早期,其出血症狀常會掩蓋原發病症狀,導致診斷錯誤,從而影響到治療和預後。然而,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其誤診率很高,因此本文就近1年內收住院的7例瘤卒中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其臨床特點、病因、診斷,以便能夠早期發現,早期采取措施進行幹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神經內科2010~2012年收入的確診為腦腫瘤卒中的患者資料進行收集和回顧性分析。本組共收集7例患者,其中女4例,男3例,年齡23~67歲不等。

1.2 納入標準

①患者有頭痛、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肢體癱瘓、感覺異常等全腦症狀或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症狀;②入院後頭CT檢查診斷為“腦出血”,最終均證實為腦腫瘤所致腦出血;③住院患者,病例資料齊全。

1.3 研究方法

對患者的病例特點進行回顧,對患者如下信息進行采集:患者一般情況;症狀、體征、既往史、發病特點;相關影像學、病理學檢查結果及檢查時間;治療經過、治療期間患者實驗室檢查結果;轉歸等。

2 結果

2.1 病例特點

2.1.1 病因分析本文介紹7例患者中最終確診為膠質瘤2例,肺癌腦轉移1例,腎癌腦轉移1例,絨癌腦轉移1例,惡性黑色素細胞瘤腦轉移1例,間變性室管膜瘤1例。

2.1.2 症狀及體征所有入組患者臨床症狀不一,其中多數以顱內壓升高(頭痛、惡心、嘔吐)為主要表現(5例),有以肢體無力起病(3例),有的伴有不同程度意識障礙(3例)。住院期間1例出現腦出血複發,1例因為全身多發轉移,最終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惡液質而死亡,其餘5例經治療後好轉,後轉入腫瘤科繼續治療原發疾病。

2.2 影像學特點

所有患者入院前均在急診完成頭CT掃描。CT常見表現為相應腦葉高密度灶,周邊明顯水腫,而非典型高血壓性腦出血表現(基底節區血腫形態規則,周邊水腫不明顯等)。且基本都能發現原發病灶的證據(病理學檢查、腫瘤相關指標、影像學相關檢查等)。

2.3 病理學診斷

本文中入選的患者均行相關病理學檢查。最終病理證實分別為膠質瘤、肺癌腦轉移、腎癌腦轉移、絨癌腦轉移、惡性黑色素細胞瘤、間變性室管膜瘤。

2.4 治療及轉歸

所有患者入院後均給予脫水降顱壓治療,並多次複查頭CT明確出血吸收情況,積極完善肺部CT、泌尿係超聲、腹部電腦超聲、甲狀腺電腦超聲等,並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對患者進行腦活檢(3例),腫瘤切除(3例)等,最終其中6例患者治療後神經係統症狀及體征好轉,後到腫瘤專科治療原發疾病,其中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