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討論
從這7份病例,我們進一步學習腦腫瘤卒中的特點。
腦腫瘤卒中是指腦腫瘤在生長過程中,因各種原因發生出血,並侵犯周圍組織形成顱內血腫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嚴重時表現為急性顱高壓,故得名。但在腫瘤早期,其出血症狀常會掩蓋原發病症狀,導致診斷錯誤,從而影響到治療和預後。腦腫瘤發生卒中者,因其臨床表現難以與腦卒中進行鑒別,常在初診時發生誤診,進而影響到進一步的治療[1]。
腦腫瘤卒中與腦出血的區別在於:腫瘤出血多位於腦葉,而高血壓出血多在基底節區;腫瘤出血邊緣多有明顯水腫且占位效應較明顯[2],血腫周圍為混雜密度,伴有明顯片狀指壓狀水腫帶,而高血壓出血早期多較輕或沒有水腫;腫瘤出血的形態不規則或密度不均,有時瘤內可見液平樣高密度影;腦腫瘤卒中增強掃描常有強化,周圍有增強結節影,而腦出血常無強化;腦腫瘤卒中治療後因腦水腫減輕,症狀一過性好轉,後又加重,而高血壓腦出血症狀穩定後病況逐漸好轉。
臨床上腦腫瘤卒中並不少見,研究表明,腦腫瘤卒中占所有顱內出血的1%~10%[3-5],嚴重的顱內出血來源於腦腫瘤的至少占10%[6]。其中易出血的顱內腫瘤有轉移瘤、惡性膠質瘤、腦膜瘤、黑色素瘤、垂體腺瘤、少突膠質細胞瘤、神經鞘瘤及脈絡叢乳頭狀瘤[7]。本文中4例患者分別為膠質瘤、肺癌腦轉移、絨癌腦轉移及黑色素瘤,均為常見的易致腦出血的顱內腫瘤,但由於各方麵原因,導致其誤診率較高[8,9]。有報道[10],以卒中起病的腦腫瘤占同期腦卒中住院病例的7.74%。有研究表明[11],以下情況易被誤診:高齡、有高血壓病、心腦血管病史且臨床症狀不典型的患者;腫瘤小,周圍水腫帶輕,占位效應、顱內高壓不明顯;患者有不同程度腦萎縮,早期顱高壓被緩衝。另外,由於老年人腦瘤卒中病情進展快,故應提高對少見、單發、不典型病變影像的認識,如本文兩例即為不典型的出血部位或多發出血病灶。對常合並出血的原發腦瘤,還須注意其各自的影像學特點。對於腦轉移瘤,應常規檢查排除肺癌[12]。
對於腫瘤所致腦出血的病因,自然是多方麵的[13]:①腫瘤內新生血管結構和形態異常;②腫瘤浸潤、快速生長壓迫鄰近組織造成變性、壞死使血管失去支撐被拉伸或壓迫臨近血管致局部回流阻滯、壓力升高而破裂出血;③腫瘤對血管壁的直接侵襲破壞,造成壓力改變致血管破裂出血等。另外,有作者[14]發現膠質瘤出血與腫瘤內毛細血管及血管鈣化密切相關,這些毛細血管行程卷曲且缺乏外在支撐物容易誘發出血。對於瘤卒中的常見原發腫瘤和轉移瘤的研究中,Wakai等[15]報道垂體瘤卒中的發病率為1.5%~27.7%,垂體腺瘤生長快,瘤體容易退行性變,瘤內血管增多,管壁脆弱,瘤囊內壓力增高而造成出血。有研究表明,轉移癌與原發性顱內腫瘤的出血機率幾乎相等,轉移癌出血以轉移性肺癌最常見[16-18]。
因此,對於腦卒中患者,為避免腦腫瘤卒中的誤診,我們應該做到:①重視病史采集,如關注呼吸係統疾病症狀和體征,就會考慮到腦轉移瘤可能,且轉移瘤多位於大腦皮髓質交界區[19];②對於出血和腫瘤形態不易鑒別者,應在24 h後複查CT。有手術指征者及早手術,對於已經確診的病例,及時給予手術治療是治療腦腫瘤卒中的關鍵[20](如本文肺癌並發腦卒中出血)。
[參考文獻]
[1] 蘇凡凡,王利萍,劉輝. 腦腫瘤卒中誤診為腦出血15例臨床分析[J].臨床軍醫雜誌,2012,40(5):1266-1267.
[2] 陳星榮,沈天真,段承祥.全身CT和MRI[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3:199-200.
[3] Barkovich AJ,Atlas SW. Magnetic reasonance imaging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J]. Radiol Clin North Am,1998,26(6):8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