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篇 透過言談看內心7(3 / 3)

紐約秘密犯罪組織的首領卡米尼·卡蘭提,每當進入老主顧的飯店時,必定坐在最靠內角的座位,背向牆壁,以便監視入口處,如此一來,一旦有殺手衝入,即可立即應付,而且由於後麵是牆壁,沒有從背後被殺之危險,實為最安全的位置。

人的眼睛隻能正視前方,因此,經常對背後感到不安,所以選擇背後完全安全而有利的位置坐下來,一旦到了危急之際,可立即跳出來采取行動。在西方社會裏現代以高樓大廈作為辦公室的大企業、大公司裏的董事長辦公室,也大都位於最上層的一個角落,而且可以目視入口,背向大窗戶,這種狀況同樣是為了解除背後的不安全感而設立的。

有一種接見的方法,稱為“緊張麵試”。主試者坐在房間內角的桌子後麵,應試者則背向門口而坐,雙方采取對坐方式,應試者由於背向門口,因此,心中容易忐忑不安。此種方法即是試圖從應試者在不安定的心理狀態中,來了解內心深處的反應。

由這一例子我們可以獲得一個結論:在聚會場裏,盡量想往裏麵坐的人,其權力欲必定較強,同時,這種人對於可能加諸本身的威脅,也很敏感,因而會變得較為神經質,凡事小心謹慎。

6.彼此以心相許的男女不會分開來坐

從一般意義上,人們正麵對坐的時候,除了擁抱或握手之外,與對方保持相當的距離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通常保持能看見對方上半身或全身的距離。相反的,坐在對方側麵的時候,便沒有這一限製,甚至可以並肩而坐。此種距離感的不同,尤以正在對坐時,兩者之間通常有一張桌子相隔。

此外,正麵對坐的時候,由於相互把對方置於觀察地位,因此,容易產生所謂衝突的一種“對峙關係”。至於一般的情侶們,除了希望彼此“鑒賞”一番外,不會采取對坐的方式。一般情況下,相互並肩而坐,可使前麵所述的“對峙關係”隨即會消失。而且,由於麵對同一方向,往往能夠產生所謂的連帶感。

比如說,我們來到巴黎的平頂咖啡館,不論彼此是熟悉的朋友,還是素不相識的來客,相互之間自然產生一種和睦的氣氛,彼此親切地攀談。這是由於所有的顧客都並列坐在人行道旁的椅子上,麵對馬路的緣故。每個人坐上椅子之後,心情便穩定下來,談話的興趣也就相對地提高了。同時,由於彼此的視線不會始終相對,偶而受外界景物吸引或引起共鳴時,也隻是接觸一下而已,因此,彼此均不會產生一種負擔的感覺,感情的交流頗為自然,此外,視線不受幹擾,所以話題也會愈來愈多。

咖啡廳位置的安排以麵對麵者為多,如此一來,視線動輒相交,雖然有的人能較清晰端詳對方,但也有些人反而感到不自然,因此,為使顧客心情放鬆起見,咖啡廳的椅子排列方式宜稍做改良,不妨將長沙發椅沿著牆壁位置靠放。

由以上的例子,我們不難發現,並列而坐的人要比正麵對坐的人對對方持有更強的好感,無論是試圖了解對方,還是試圖讓對方了解自己,已不把對方看成是外人,也可以說是想肯定彼此的一體感。

因此,一對隔著桌子談心的男女,雖然也算是相當的親密,但未必達到水乳相融、心心相印的地步。其彼此間的感情可能仍然處於試圖相互了解、相互肯定的狀態中。相反,並肩而坐的男女,大都不像正麵對坐的兩個人那般滔滔不絕,因為他們已經心心相印。有時候,我們也可以推測兩個並肩而坐的人,可能早已相知相許了,目前正在體會其兩位一體的樂趣。

當然,上述情況並不限於情侶之間,假使一向正麵對坐的對象,忽然改變位置坐在斜麵,或者在自己身旁時,很可能就是希望增加親密感,或者是欲增加親密感的無言表示。不過,前麵也曾提過,本人如果覺察到身體空間受到了必要以外的侵犯時,也許就是對方試圖施加威脅的訊號。

相反的,假使原為並肩而坐,卻又忽然轉身坐在對麵時,就表示對方存有懷疑,或者產生新的動機,希望了解真相的一種表示。

7.個人身體空間受侵,往往是威脅與引誘的陷阱

從“坐的距離”可以觀察雙方的心理狀態。假使自己與對方並無特別親密的感情,可是對方卻侵入了自己的身體空間之際,就當警覺到對方可能有意對自己施予威脅或引誘,或試圖破壞傳統的人際關係的圍牆,而登堂入室。例如,被流氓纏上時,對方必定以死皮賴臉的姿態,步步逼近。

美國警察也經常運用這種咄咄逼人的方式審訊嫌疑犯。也就是在審訊的過程中,不露聲色地接近嫌疑犯,以侵犯對方身體空間的方式帶給對方一種不安感,逼使其招供。

為了討好對方而侵犯對方身體空間的例子很多,如有的推銷員不正當的訪問態度而對某種女子的媚態等。每個人身體空間受侵的方式,究竟屬於哪一種,得視當時的不愉快的感覺程度而定。如果對方試圖威脅的話,即使表麵上裝出笑臉,我們也會在潛意識中顯現試圖恢複原有身體空間的舉動。當對方企圖巴結、討好自己的時候,我們除了會產生不愉快的感覺之外,也會體察到一股莫名其妙的難為情。

巧妙的威脅與引誘手段,經常會刻意運用此種侵犯身體空間的方法。假使我們能夠體會這些心理上的失調狀況,就可輕易了解對方的真意;不過,也難免產生錯覺的時候,因此,最好還是在事先了解對方侵犯身體空間方式所表示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