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死神今天值班:陸地交通大災難(1 / 3)

國王十字街地鐵火災—霧都倫敦的地下火海

古站烈火

一百多年以來,倫敦地鐵可謂是曆經滄桑。它曾經是英國近現代文明生活的一種象征,也見證了英國從蒸汽時代到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整個曆史進程。而對於普通的倫敦人來說,乘坐地鐵上下班和出行,已經像喝下午茶一樣,成為一種非常悠久而平常的生活方式。倫敦地鐵是世界上第一條地鐵線,使用的還是蒸汽火車。倫敦地鐵最早用的是與陸地一樣的露天火車駕駛室和木軌軌道,每到地鐵開始運行的時候,機車就會鳴響汽笛,一邊發出轟鳴聲一邊前進。到20世紀,倫敦地鐵不但已經擴展得四通八達,基本形成了一個密集的城市地鐵網,而且及時地實現了整個交通係統的電氣化轉型,這正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標誌。它給倫敦人帶來了足夠的回憶,因為在二戰那場可歌可泣的不列顛空戰中,無數倫敦市民便是在作為防空設施的倫敦地鐵通道,躲過了納粹轟炸機滅絕人性的空襲。

在古老的倫敦地鐵線中,國王十字街(King’s Cross)站可謂是整個倫敦地鐵發展的起點和裏程碑。一百多年前,正是在這個站台,皇家十字街火車站開始通往地下鐵,成為當時世界上第一條地鐵線。如果是魔幻文學愛好者,應該都還記得J.K.羅琳風靡全球的名著《哈利·波特》的第一部中,主人公哈利·波特第一次前往魔法學校時,在月台的九又四分之三處穿越到奇幻的魔法世界這一情節吧。而這個小說裏無比神奇的地方,正是在現實中的倫敦地鐵的國王十字街站。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古老而充滿浪漫奇幻元素的地方,卻在20世紀80年代發生過一場對世界地鐵安全造成過深遠影響的可怕災難—火災。

那場火災發生在1986年11月18日的晚上19點30分。這個時候是整個城市交通的高峰期,也正是地鐵最為擁擠的時刻。人們紛紛忙著購票,上車,整個地鐵站一片繁忙景象。突然,有人聞到空氣中有一股異樣的氣味,沒過多久,這股怪味就擴散到了整個站台,隨之而來的是熊熊的烈火灼然升起,燃燒著一切可以燃燒的東西,蔓延到整個國王十字街站。由於是地下鐵,本來就是非常狹窄和擁堵的所在,人群在這樣的環境中驟然遇到大火,自然更加慌亂,特別是大火還造成了可怕的濃煙,讓人們咳嗽和窒息。在售票大廳裏,到處都是慌亂如麻、到處躲避的人群,很多人昏倒在地,有些人被烈火燒死。可想而知,如果再不及時采取措施,這場可怕的災難就要吞噬更多的生命了。

值得稱道的是,在地鐵火災發生以後,當時的英國政府立刻做出了反應,從時任英國首相的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到相關的大臣和官員,都親臨現場指揮救災工作,一百多名消防人員更是義不容辭地投向了火災現場。這一切,都和當時已經比較完善的應急和信息係統有關。當時,消防人員和維持秩序的警察冒著生命危險,對人們進行了疏導和搶救,對傷員和被火海困住的民眾,專門調集交通工具進行運輸,大大地減少了災難造成的傷亡。無疑,在災難之中,那些奮力拯救生命的人是真正讓人感動的英雄。為了撲滅火災,消防隊員全力搶救了四個多小時,其中有一位消防隊員在烈火中以身殉職,還有兩人被嚴重燒傷。終於,這場全世界地鐵的第一場大火災被撲滅了。整場火災造成三十多人遇難,一百多人受傷,不但造成了嚴重的生命和經濟財產損失,而且也讓整個英國社會都陷入了一場討論和反思之中。而其中最為激烈的爭論,就是這場火災的起因了。

元凶在何方

雖然說,這是地鐵係統有史以來發生的第一次大火災,但是其實在這次火災的三年前,在日本名古屋的一個地鐵路線的機車變電站就發生過嚴重的火災,隻是當時沒有像倫敦這樣,發生在地鐵係統最直接的站台而已。地鐵發生災害有其很大的特殊性。因為地鐵是修在地下的,常具有戰略性質,往往是達到了幾十米的深度。這樣一來,一旦發生火災或者其他重大事故,電梯等設施自然是最不安全的地方,逃生的難度就大大地增加了。正常來說,城市地鐵的客流量都非常大,麵積覆蓋和線路長度都很大,對意外的監控和確定,相對比一般範圍的、人員比較固定的場所,困難要大得多。由於人口流動和難以監管,諸如火災等災禍,在發生的初期很難被發覺和監管,這也是該次國王十字街站台火災突發的一個內在的因素。還有一點,就是地鐵的逃生渠道非常單一,地下工程的結構往往非常複雜,在倫敦地鐵發生火災後,消防人員雖然及時到達現場,卻因為沒有地鐵的構造圖紙而在救災時不得要領,不得不在各處用原始的辦法,動用大量人力對起火點進行堵截疏導,這自然加大了救災的難度,也導致了傷亡率較高。

除了以上這些客觀因素,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自然就是這次大火災的具體源頭。火災之後,英國政府相關方麵展開了詳盡的調查。但是當時現場的疑點非常多,一時間無法得出一個大家都信服的結論。開始,有人認為是老化的木質扶梯受到火焰或者摩擦導致的燃燒事故。消防局對此進行了實地調查和研究,雖然這些扶梯確實發生了燃燒,但是根據現場的報告,扶梯的火焰並不是造成整個國王十字街站台突發性爆燃的直接因素。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元凶呢?

調查

每一次這樣的災難後的調查,都是很有意義的。如果是一次意外事故,那麼就一定要查出真相,並且吸取教訓,所謂“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如果是一次人為的疏忽,甚至是有人蓄意所為,那也必須追究責任,讓責任者受到懲罰,這是對死難者和受害人的一個交代。在國王十字街站台火災中,雖然火勢的蔓延與當時地鐵站裏的很多木質結構的老建築和設施有關,但是,對於真正造成火勢突然迅速爆燃,進而造成嚴重傷亡的源頭卻是眾說紛紜。在經過仔細地排查以後,警方做了一個模擬當時消防現場的實驗,結果排除了關於扶梯的懷疑。不久以後,也排除了有恐怖活動的嫌疑。但是如果這樣的話,原因又在哪兒呢?

倫敦消防部門決定努力找出真相。在曆經九個多月的調查,進行了充分的實地檢測,並進行了複原實驗和電腦數字模擬實驗以後,他們終於在一個懷疑點上找到了答案。原來,在當時,雖然扶梯本身並不足以讓火焰突然爆燃,但是,在扶梯和電梯等相關設備的下方,垃圾已經泛濫。這些隱蔽卻數量龐大的垃圾,以前並沒有得到相關方麵應有的注意,因而長久堆積沒有被清理。垃圾裏本來就有很多易燃物,再加上長期積累和發酵,很容易產生可燃氣體。最要命的是,扶梯和電梯在長久的運行中,經年未被清洗,特別是自動扶梯,甚至一次都沒有被拆開清洗過,隻不過是有人定期給它們上潤滑油。因而,在扶梯和電梯下麵堆積的垃圾中,很可能摻雜了相關設備滲漏的潤滑油。當時,可能有人點燃香煙後,將劃過的火柴扔在那些垃圾上;也有可能是電機的摩擦和靜電等因素引起了火花。無論如何,當一個火花碰上了它們,火災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而造成火焰迅速閃燃的,正是一個後來在消防和爆破領域經常能聽到的物理現象—溝槽效應。

溝槽效應是什麼呢,從此次火災的角度簡而言之,也就是在溝槽式的狹窄起火渠道中產生的空間和氣流的特殊火焰燃燒現象。當時,被油汙和垃圾灌滿的、自動扶梯和護欄下的溝槽起火之後,火焰如同流動的火龍隨著膨脹的氣流快速地從溝槽衝出,而扶梯本身是有落差和坡度的,這樣便導致火焰發生在電梯部位。大部分人都往空間相對比較大的售票中心避難。可是由於溝槽效應,火焰在密閉的地鐵站裏急劇擴大,因為無法突破天花板,溫度極高的熱氣流沿著頂棚進入了售票大廳。這個時候,大廳裏的易燃物也非常多,包括廣告牌、木質建築、油漆等。高溫不但造成熊熊烈火,而且造成了大量的濃煙和有毒氣體。更重要的是,地鐵站和售票大廳雖然是密閉的環境,卻也是一個相對的空氣對流的環境,也就是所謂的活塞式通風。在溝槽效應形成以後,火焰漸漸地不再局限、受控於最初的那些可燃物,而這種相對的通風又給火焰的擴散提供了氧氣,這樣一來,可怕的轟燃和在售票大廳裏大量的傷亡也就不可避免了。

教訓和未來

曾經發生過的著名的分離主義恐怖組織愛爾蘭共和軍的成員在國王十字街站的售票大廳製造了一場駭人聽聞的爆炸。所幸的是,並未直接造成人員死亡;而這場因為安全疏漏造成的大火,卻慘烈地奪取了幾十條鮮活的生命。這一事故給倫敦、英國,乃至其他國家的地鐵消防安全係統的教訓無疑是十分深刻的。無論如何,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龐大的地鐵站,它的扶梯設施的維護和安保工作居然存在如此疏漏,相關部門可謂是難辭其咎。經過調查和翻閱地鐵站以前的事故記錄,人們發現,該次事故以前,該地鐵站的木質扶梯就發生過很多次陰燃的事故,然而在此前卻一直未得到有效的重視。而導致這場火災的直接起火點—4號自動扶梯下被明火引燃的垃圾和汙穢物,甚至一次都沒被徹底清洗過。再者,按照車站的安全規定,在扶梯上是應該嚴令禁煙及明火的,然而該項規定卻沒有得到有效遵守,最終釀成了慘劇。

除此之外,地鐵內部的消防設施和安全製度也是很有問題的。當火災發生之後,人們才發現,地鐵裏很多本來是用來臨時救急的消防栓,居然因為長期沒有得到保養和更換而無法使用。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很多地鐵站的工作人員居然沒有消防方麵的知識和經驗,甚至連滅火器都不會使用。但是,他們卻受地鐵站規定的束縛,在火災發生的當時,並未及時報火警,而是自己去撲救。在沒有專業消防工具和缺乏相關知識的情況下,這無疑浪費了大量寶貴的求生時間和滅火的機會。在火災剛起的時候,整個調度和通信係統也十分混亂。當消防隊趕到的時候,消防車因為場地狹小而不得不擁擠在一起,難以發揮全部作用,而燃燒造成的濃煙,則給救援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2013年,正是古老的倫敦地鐵150歲生日,也是災難過去的27個年頭。圍繞著古老、滄桑的倫敦地鐵,英國舉行了很多紀念活動,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皇室成員一起蒞臨現場,為倫敦地鐵的生日祝福。無疑,倫敦地鐵承載了英國幾代人的夢想和光榮,其日益現代化的進程,也是一個不斷在磨難中成長的過程。經過那次大火的教訓,無論是政府還是公眾,都強烈地意識到了建設地鐵安全製度的重要性,並強化和采取了一係列的安全措施。比如,在地鐵全麵禁煙,加強設備的定期維護和更新換代。在新世紀以來,一係列新的技術和建設取代了舊式地鐵的運營方式,比如,逐步取消了舊倫敦地鐵傳統的人工售票方式,實現了全麵的自助化,並裁減乃至取消售票窗口。安全、綠色和舒適成為地鐵未來建設的核心和方向。對於當年那場不幸的災難,我們應該充分吸取它的教訓和經驗,從而更好地為人類交通的安全服務;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作為英國和世界地鐵文明的見證者,倫敦地鐵在災難之後的鳳凰涅槃,無疑也是令人欣慰的。

奧姆真理教沙林毒氣事件—邪教“信仰”的悲歌(上)

毒霧

1995年的東京,正是亞洲最大的繁華都市。無疑,東京地鐵擁擠忙碌的上班族,已經成為日本這個重視事業和工作的國家的一道風景線。他們每天早上按時起床,認真地穿好正裝,打好領帶,在地鐵站吃一碗熱騰騰的骨湯速成拉麵,然後乘坐犬牙交錯於這個大都會的地鐵線前往各自的公司,開始一天的工作。到了下班之時,他們又會乘著地鐵和新幹線,回到各自家裏,吃著妻子準備好的飯菜,洗個熱水澡,讓白天的勞碌隨著熱騰騰的水霧和家庭的溫情消散。可是,就在這一年的3月20日,一場震驚世界的毒氣事件,讓很多人永遠失去了生命和健康。而這背後,卻是比毒氣更惡毒的人心。

當天早上,正是上班的高峰期,整個地鐵線的各個站台一如往日的忙碌,好幾千人在站台和列車之間來回上下。突然,很多人感覺呼吸出現困難,眼睛也開始腫了起來,開始,有人還認為自己突然發了什麼急性病,但是,直到更多人都開始有這樣症狀的時候,人們開始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這種現象越來越擴大的時候,大家開始意識到是有毒氣泄漏。在一片混亂中,有些中毒深的人全身開始痙攣,並昏倒在地上。雖然人們猜測到這可能是一場恐怖襲擊,然而此時救助他人顯然更加重要。此時,在好幾個站台和列車的車廂裏都出現了相同的事件,特別是從禦茶之水站,因為列車已經行進無法停止,而車廂裏卻充斥著大量的毒氣,導致經過14個站台以後,才在中野阪上站停止並將傷者轉移到車廂外。很多已經中毒的乘客蜂擁而出,嘔吐咳嗽,而其中一人已經不幸罹難了。

整個上午,地鐵站都是一片混亂,附近的醫院也是擠滿了中毒的人群。在得到報警後,東京警方迅速派出警力前往調查,一開始,媒體和政府還以為是爆炸事件,不久明白發生了毒氣襲擊。事件發生的半個小時後,大量的消防隊和防化人員趕到現場,疏散剩下的群眾,並封鎖了車站,對現場進行消毒處理。當時,整個東京地鐵線的兩條線路,26個地鐵站都被迫關閉,整個城市交通都因此受到嚴重影響。前來現場勘查的專家不敢怠慢,在不到幾個小時的時間裏,經過嚴格的采樣和比對後,他們迅速分析出毒氣的性質—沙林(Sarin(CH3)2CHOOPF(CH3))。

這種毒氣本來是20世紀30年代末,德國人發明的一種殺蟲劑。“沙林”這個名稱是根據幾位發明者的姓氏字母拚寫而成。當時正是納粹德國積極備戰擴軍的時候,由於這種毒氣威力巨大,而且無色無味,納粹德國便將它製作成一種軍用的毒氣彈。但是在二戰中,出於實際的考慮,沙林毒氣並沒被投入實戰。而到了戰後,一些大國競相投入經費研究生化武器,生產了很多沙林毒氣彈,並作為常用的軍用毒氣。此外,一些軍備比較落後的國家或者一些恐怖組織因為看到這種毒氣生產的廉價和簡單,也紛紛開始自製。特別是80年代的兩伊戰爭,伊拉克軍隊在戰場上使用了大量的芥子氣和沙林毒氣,造成伊朗軍隊大量的人員傷亡。毫無疑問,在地鐵站這樣的地方大量出現這種毒氣,必然是人為襲擊所致了。

根據事後統計,這場驚人的毒氣事件共造成超過五千多人中毒,其中有13人不幸死亡。那麼,是什麼樣的人,本著什麼樣的目的,利用這種可怕的生化武器對無辜的市民進行了如此恐怖的襲擊呢?

“先知”

這樣的驚天大案自然讓全世界為之震驚。日本警方發誓要查出幕後真凶,在經過周密的調查後,他們將目標鎖定為一個今天我們都耳熟能詳的團體—奧姆真理教。這個奧姆真理教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和這駭人聽聞的毒氣事件又有著怎樣的聯係呢?說到這裏,就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奧姆真理教的來龍去脈吧。

20世紀80年代,正是世界急劇變化的時期,正值冷戰尾聲,全世界的人們從生活到思想都經曆著巨大的革新和改變,其中也伴隨著迷茫和對一些新生事物的渴求。特別是很多年輕人,對神秘力量和特異功能非常感興趣。在1985年的時候,一張盲人打坐懸浮在空中的廣告圖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這是一個名叫“奧姆神仙會”、號稱是瑜伽道場的團體的老板打出來的。圖片裏那個在空中飄浮的盲人,正是老板本人。他聲稱自己有特異功能,天賦異稟而能懸浮在空中。到了第二年,這位老板又出版了一本叫作《超人能力秘密開發法》的書,更是讓趨者如雲,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都認為他是一個活神仙,而紛紛加入了他所謂的“神仙會”。

這個人叫麻原彰晃,本來叫做鬆本智津夫,乃是日本熊本縣的一位貧家子弟。說起來非常不幸的是:從小,他的雙目就局部失去了光明,基本上,他整個童年都是在盲人學校裏生活。這樣的人生經曆可謂非常慘痛,同時也造成了他心理的扭曲和對神秘事物的向往。1980年,也就是鬆本智津夫25歲的時候,他加入了一個叫作阿含宗的新宗教。阿含是佛教經典,這個宗教的崇拜對象和教法基本也是從佛教中的密宗而來,可以算作是佛教的支派。加入阿含宗後這段經曆對鬆本的影響很大,特別是當時正在印度流亡、對我國西藏進行分裂活動的十四世達賴應該宗教的邀請對日本的竄訪和演說,引起了他對密宗和藏傳佛教的興趣。在《超人能力秘密開發法》一炮走紅以後,他更是自覺使命非凡,於是決定親自去一趟喜馬拉雅山,去尋求所謂真諦。

1987年,鬆本智津夫經過長途跋涉,沿著喜馬拉雅山,到處拜訪藏傳佛教的高僧和喇嘛寺。後來,他來到了皚皚雪山下的印度小鎮達蘭薩拉,這也正是達賴和他所謂的“流亡政府”的所在地。在這裏,鬆本智津夫得到達賴的接見和施洗。這次朝聖,可謂是他人生的一個新的“轉折點”。據他說,他曾經嚐試過各種宗教修煉的方法,但是,這次喜馬拉雅山上的“精神大徹大悟”,使得他認識到,他應該遵循佛教神聖的法則。然而,他所理解的“佛教”,卻和正常的佛教大有不同。

在他看來,他本來就是異於常人,經曆過喜馬拉雅山下的所謂“輪回”之後,就更是如同鳳凰涅槃一般,已成為佛祖釋迦牟尼那樣偉大的救世主,是“王中的王”。他堅信,從此以後,他肩負的不僅僅是自己的修行重任,還肩負拯救這個充滿苦難和罪惡的世界,使其進入香巴拉時代(也就是香格裏拉,有極樂世界之意)的偉大使命。於是,鬆本智津夫已經不滿足於隻做一個阿含宗的教徒和瑜伽社的老板,他要創立一個新的宗教,而且他也這麼做了。鬆本智津夫將自己的新教派取名為“奧姆真理教(オウム真理教)”。“奧姆”是梵文的字母,經常被印度教或者佛教徒吟唱。據說在這個三個音節組成的詞裏麵,就包含了印度信奉的三位主要的神靈—它的一個音節產生於肚臍,乃是創世者之神梵天;一個音節從胸口產生,表示保護神毗濕奴;最後一個音節於人的頂輪產生,乃是毀滅和創造的神靈濕婆神的化身。印度教認為,每次吟唱這個單詞都是對三位神靈的呼喚,也能把神靈於冥冥中的能量和人體本身的能量流動聯係起來。因此,很多經文都以這個詞來開頭。鬆本利用這個詞來作為自己的宗教名,正是為了讓自己的教派顯得“神聖”。

而且他覺得,以前的俗名鬆本智津夫也顯得不合時宜,應該給自己取一個神秘化的名稱,於是他決定改名為麻原彰晃。這個名字也是來源於梵文,是“瑪哈拉佳”的日文音譯,意思就是王中的王者、救世主和上師尊者的意思。有了這種包裝,無論他的教義和正常的宗教對比起來有多麼荒謬,都有很多無知的年輕人對其趨之若狂,非常崇拜,認為他確實就是真正的救世主,因而信者如雲。特別是幾年以後的1989年,奧姆真理教在東京地區取得了法人資格,也就是成為被正式承認的宗教團體。一時間,他在全日本“收徒納弟”,可謂是風生水起。由於有了一層神聖的“光輝”來包裝自己,奧姆真理教在日本發展迅速,信徒有萬人之多,遍布全國各地,且涵蓋了很多社會階層。除了一般市民、普通工人,還有警察、自衛隊的軍人,甚至有很多學曆很高的高材生也被吸引加入。然而,對於大多數信徒而言,他們得到的當然不是他們想要的救贖,而是一場人生永遠無法抹去的陰影和悲劇。

奧姆真理教沙林毒氣事件—邪教“信仰”的悲歌(下)

金字塔

和所有邪教組織一樣,這個所謂的“宗教”—奧姆真理教也主張教主崇拜,並對教徒實行嚴密的控製。它的內部組織機構非常嚴密,如同一座金字塔一般。為了神話教主麻原彰晃本人,他模仿日本的宮廷和政府機構設立了一係列的組織架構。其中,麻原彰晃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法皇”,而組織下麵還有很多類似政府機構的法皇官房、內廳、信徒廳等機構,甚至還有諜報省、自治省、防衛廳和科學技術省一類的官衙。每個機構有長官。麻原彰晃視信徒和他本人的關係親疏來決定其官職高低和貴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