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盤山上棄女屍 公安神速破大案(1 / 3)

2000年7月份以來,曆史上罕見的高溫天氣使本來就幹早少雨的六盤山地區更是酷熱難當。熬到7月底,人們終於盼來了久違的西風,連續的幾個陰天,使天氣終於有了涼意,到8月2日早上,竟然飄起了雨點。

自從1998年西蘭公路六盤山隧道通車以後,原先的六盤山盤山公路雖已棄置不用,但按照規定,固原公路段六盤山道班一直對這段盤山公路進行保養維修。每年的4至7月份,都是公路保養的黃金季節。

8月2日早上,被雇用來的一些民工正在六盤山公路東側,距新開的隧道口約一公裏處整修路基護坡。大約是上午10時許,當他們施工至盤山公路第二個護坡時,一個民工的驚叫聲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許多雙眼睛同時發現:在路基護坡下大約4米的草叢裏,一具穿藍花短裙的女屍赫然在目……

無名女屍驚動了固原縣警方。

案發地的固原縣什字鎮派出所在接到報案後,一方麵派人保護現場,一方麵迅速向固原縣公安局報了案。

人命關天!很快,固原縣公安局局長孫勇、副局長南克軍,會同固原地區公安局副局長王振宏、固原地區公安局刑警支隊隊長樊建華一道,帶領偵技人員趕赴女屍發現地,進行現場勘查和屍檢。

勘查的初步結果是:該女屍身高1.54米,年齡在30歲左右,體態較胖,短發;身穿深藍色小方格上有白花短裙,腳穿粉紅色拖鞋(未穿襪);腳趾甲塗有粉紅色指甲油,兩耳戴有金耳釘;女屍頭部有鈍器傷,係頭顱內損傷出血致死;死者胃裏有未消化完的釀皮,據此推斷,受害人死亡時間應在飯後2小時以內。

細心的偵技人員還發現:屍體四周沒有搏鬥的痕跡,但路基下麵的草坡有明顯的壓痕。據此,他們推斷:這是一起惡性殺人案,而且這裏隻是拋屍現場,不是殺人現場;且抬扔屍體者最少有2人。

女屍姓甚名誰?來自何方?為何被害?

圍繞這一大堆疑點,當天下午4時,固原地縣警方召開專題會議,成立了由局領導王振宏、樊建華、孫勇、南克軍和固原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曹萬海、陳倉,城關中隊隊長毛玉山及偵查員謝新立、李思學、賈國煒、張寶等組成的專案組,商定了以查找屍源為突破口的偵破方案。

一個以六盤山拋屍現場為圓心,輻射到周邊甘肅、寧夏兩省區的隆德、涇源、靜寧、莊浪、平涼等縣市的查找屍源的網悄然張開。

結合女屍戴耳釘、塗腳趾甲油的特征,固原縣還連夜對固原地區的歌舞廳、發廊等公共場所進行排查,以期發現線索。

協查通告發送到固原周邊各縣市,但在隨後的兩天裏,案情卻沒有任何進展。負責案件偵破的南克軍副局長、毛玉山隊長,從以往偵破的幾起拋屍案推測,這次拋屍案的屍源也有可能在平涼。

但平涼方麵卻沒有任何的蛛絲馬跡。

直到8月4日下午,平涼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提供的一條線索引起了南局長等人的注意:這天,平涼市農機公司退休老幹部馬某前來報案,稱其兒媳胡某於7月31日下午2時許從家中出發,步行到平涼市農機監理站上班(胡為該單位出納),至今未歸。馬某手中拿的一份《尋人啟事》中稱:胡某上班走時“身背女式棕色皮包一個,內裝3000元現金及票據,身高1.60米左右,身穿藍色連衣裙,短發,戴太陽鏡,頭戴涼帽,腳穿拖鞋,圓白臉,身材較胖,戴金項鏈1條,耳環1對,金戒指2個。”

《尋人啟事》透露的失蹤者特征與固原警方勘查的女屍體貌、年齡、穿著基本吻合。這無疑是一條重要線索。專案組牢牢抓住它,決定順藤摸瓜。他們先通知“失蹤”者家屬前來辨認屍體。

當天晚上11點30分左右,“失蹤”者娘家、婆家親戚共7人來到固原縣公安局。經辨認屍體,親戚們無一例外地說,死者就胡某。而死者的丈夫馬光憑(係平涼地區農機公司小車司機,現年30歲),卻含糊其辭,當天晚上說不像,第二天早上當刑警拿出血衣等物時,他才認定這具女屍就是他的妻子胡某。

女屍的身份被確定後,她被何人因何事殺害,便成為刑警隊下一步調查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