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神話篇(1)(1 / 3)

朱元璋茶陵傳奇

傳說朱元璋生下來以後,因家裏窮得叮當響,母親便抱著他四處討米。古話說:“討米走大路。”朱元璋母子倆一路乞討來到了湖南境內。有一次,母子倆在醴陵一豪紳家討米,一隻狗竟把朱元璋的腿咬傷了。母親傷心得落淚。朱元璋見媽媽如此傷心,便哭著說:“媽媽,我要是當了皇帝就要把湖南人殺絕。”這本是小孩子的一句氣話,可聽者有心,便將此話傳到了湖南府督耳朵裏了,府督竟報告了皇帝。皇帝聽了很吃驚,下旨湖南府督:“查訪捕殺朱元璋,以除去後患。”消息很快傳到了朱元璋母親的耳裏,她就不聲不響地將他帶到茶陵的一個深山裏,並給一財主家放牛。

一天,朱元璋把牛趕到山上,叫來了幾個年輕漢子將牛殺了,將肉分吃了。為了交差,朱元璋便將牛頭和牛尾巴嵌在一堆石叢中。

傍晚,朱元璋回到財主家裏。財主見他沒有牽牛回來,便問他牛丟在什麼地方去了。朱元璋回答說:“牛鑽到石頭堆裏去了,怎麼趕它也不出來。”財主不相信,便和他一起上山去看。走到山上,財主見牛頭和牛尾巴都露在石頭堆的外頭,牛身不見了,甚是疑惑,便叫朱元璋拚命趕,可牛就是不動。朱元璋用手抓住牛尾巴用力拉,牛竟然“哞哞”地叫著。財主無法將牛趕出來,亦無法整治朱元璋,便將他辭退。朱元璋被財主趕出門,無處安身,便一路乞討來到皇雩庵做和尚。

有一天,庵內的和尚都參加集會去了,留下朱元璋在庵裏掃地。朱元璋拿著掃把一揮,口裏喊道:“大菩薩、細菩薩都到外麵坪裏去,我要掃屋。”這些菩薩果真都到外麵去了。朱元璋便趕緊打掃佛殿。正在這時,方丈返回庵裏拿東西,見大小菩薩都站在外麵坪裏,很是驚奇。心想,朱元璋小小年紀,怎能背得起這些菩薩呢?便走到佛殿問朱元璋:“你是怎樣把菩薩背到外麵的呢?”朱元璋回答說:“等一下你就知道了。”佛殿打掃幹淨後,朱元璋把掃把一揮說:“大菩薩、細菩薩各歸原位。”話音剛落,這些菩薩又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了。方丈看了,驚訝不已,但又心神不安。心想,這個朱元璋不是個凡人,咱這小寺容納不了。於是,便對朱元璋說:“你出手不凡,日後必成大器。我們這裏廟小位卑,你呆在這裏,有礙你前程,還是請你快快離開,另找一所大庵寺去吧。”朱元璋聽罷,悔恨自己不該放肆,想起昔日流離失所、沿路乞討的那番淒苦,也就顧不得什麼前程後程,前途後途,苦求方丈讓其留下。方丈雖心裏不悅,但也不敢強行驅逐,便點頭應允。可是,朱元璋在廟堂喊叫菩薩起身之事,讓寺中眾僧知道了,便紛紛巴結朱元璋,將他捧為至尊。方丈遭受冷落,嫉妒之心頓起,強行將朱元璋趕出皇雩山。

朱元璋在茶鄉轉了幾天,沒有找到事做,也沒有人留他餐宿,他十分惱火,常常恨得咬牙切齒。人說朱元璋當皇帝後下旨血洗湖南,這也許是原因之一。

之後,朱元璋沿茶水河而上,步入江西境內。一天他非常疲勞,便躺在沙灘上睡覺。他頭枕打狗棍,攤開雙手雙腳。恰巧劉伯溫訪主路過沙灘,遠看沙灘上睡覺的人形很像個“天”字,便向他走去。忽然,朱元璋側翻身子,並勾著一隻腿。劉伯溫又一驚,這不正是個“子”字?啊,“天子”!於是,劉伯溫很高興地把朱元璋叫醒,以“吾主”服侍,直到把他捧上皇位。

講述人:尹菊文,裁縫,文盲,時年73歲,現已故。

搜集時間:1976年。

流傳地區:茶陵、江西蓮花等地。

蔡懷庭軼事

蔡懷庭,祖籍茶陵五豐,後移居攸縣淥田,明朝中葉的朝廷命官。因他清正廉潔,辦事果斷,所以,常被皇帝派遣到各地查訪民間冤情,深得百姓擁戴,由此,也留下許多奇聞逸事。

(一)

傳說蔡懷庭和曾文彪是同父同母的一對孿生子。文彪為兄,懷廷為弟。曾文彪亦係朝廷命官,但他是江西蓮花人,為何與蔡懷庭是孿胞兄弟呢?

原來他們的父親是做燈芯生意的人,長年在江西一帶做生意。有一次到江西後,因生意很好,一直三年沒有回家。有一天在路上碰著一個素不相識的相士。這個相士忽然對他說:“老板,你命該有一對貴子,請趕快回家去。”老蔡一聽,半信半疑,但他也確實想家了,於是便收拾行當往家裏趕。

在家三年,老蔡見妻子並沒懷孕,心想坐在家裏苦守是不能發家致富的,就又販燈芯前往江西出賣。說來也巧,剛到蓮花境內,又遇到這個相士。

相士見到老蔡,就打著拱手:“恭喜老板,一對貴子養得很好吧!”

老蔡很不高興地說:“先生,你真會騙人。我聽你說後,在家三年,莫說兒子沒生一個,連女兒也沒有生一個,虧你還能對我說大話,真是個騙子。”

“我為什麼要騙你?我為你看麵相,又沒有要你的錢。”相士不服氣地說。

“你說我有一對貴子,還向我恭喜,可我妻子連孕都沒懷上。若你不是騙我,就是故意戲弄我。”老蔡有點火氣了。

相士無奈,便看著老蔡的臉,突然說:“不對呀!三年前我與您相遇時,你眼眉間已掛牌,現在牌已取消。這說明一對兒子已生了,可你說妻子根本不曾懷孕,這就怪了。”

於是相土產生疑問,說:“你妻子沒生兒子,就說明你三年前回家時在路上嫖了婆娘,不然貴子到哪裏去了?”

“不,我聽你說後,便趕急回家,在路上從沒有嫖過呀,是真的,我不會對你說假話。”老蔡趕忙解釋。

“您再回憶一下,仔細地想一想,究竟在什麼地方走過‘穴’?嫖過娼或偷過婆娘,不然這一對貴子,絕不會變鳥飛走的。”

老蔡認真回憶三年前的一幕幕。突然“啊”了一聲,不好意思地說:“是有這樣一回事。有一天,我住在蓮花的一家客棧裏,我與這家客棧的老板、老板娘都很熟。更深人靜時,老板娘喊開我的房門說:‘今天晚上多住了幾位客人,連我自己睡的房也占住了。我們是老熟人,我想今晚就與你同睡一間房裏,想你不會生氣的吧!”’

“就是呀!”相士接著說,“這位老板娘也深知相術,見你一對貴子已掛牌便倒嫖於您,肯定是她無疑,今天我同您一路去,一定要將兒子要回來。”

天黑時兩人進店投宿。老板娘一見老蔡便心明眼亮地說:“怎麼三年沒有見麵,在哪裏發財?”隨即帶著兩個男孩給老蔡看。當相士問及這對孩子是什麼時候生的時,她絲毫不隱瞞,將實情相告。老蔡提出要將孩子帶回淥田撫養,老板娘一千個不答應。於是,老蔡便上告蓮花縣讓知縣判決。

知縣將事情原委問明白後,便將曾文彪判給客棧老板娘,蔡懷庭判給老蔡。這一對生龍活虎般的孩子分別時哭哭啼啼,難舍難分,老蔡見狀,長歎了一聲。當蔡懷庭走近身邊時,他發現這孩子的右腿有點跛,這是為何?突然,他眼前浮現安葬父親時的一幕。老蔡的父親死後,他要地仙找到一塊風水寶地以安葬其父。地仙告訴他穴坑挖到有石板為止,千萬不能將石板挖出,他見石板後極為驚奇,為了窮究其底,便將石板起開,剛起石板,一對鳳凰齊飛,在場人趕快捕捉,竟將一隻打斷了腳,便捉住仍放回坑裏用石板蓋住。另一隻沒有捉住,飛走了。難道這是個應驗?老蔡頓然醒悟,高高興興地把孩子領回了家。

(二)

蔡懷庭、曾文彪長大成人後,同為朝廷命官,都得皇上喜愛。嘉靖二年(公元年),曾文彪被皇上派去江西查案,一去不複返,杳無音信。過了一年,皇帝又派蔡懷庭去江西查訪。

蔡懷庭剛邁進蓮花城門,見過往的人絡繹不絕,並紛紛談論蓮花寺的菩薩很顯靈,中座菩薩的眼睛能自動旋轉,炯炯放光有神。他的手也能運動自如與常人無二,隻是不會說話,不會走路。由此該寺遠近聞名,朝拜的人特別多。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蔡懷庭落下客棧後,就叫老板代備香燭酒醴紙錢,跟隨進香眾人去朝拜活佛,剛進殿,中座的菩薩眼淚滾滾地流下來。蔡懷庭見後覺得奇怪,“活佛”其中必有緣故。當人們紛紛禮拜時,便走近菩薩身旁,而“菩薩”對他索取紙和筆。蔡懷庭趁忙亂中將紙和筆送在“菩薩”手上,隻見寫著“您是蔡懷庭,我是曾文彪”。蔡懷庭接紙看後,也不言語,趁機溜出柵門,速速來到蓮花縣衙門,將情況告與知縣,並籌劃救人和逮住和尚的事宜。知縣速派兵勇圍剿庵寺人。隻因兵勇匆忙進寺,又無漏絲毫風聲,所以全部僧人被捕,曾文彪也被救了出來。

原來曾文彪來江西後,聽說蓮花寺和尚強搶並奸淫民女之事而來寺廟。因性情急躁又缺乏查訪經驗,被寺內僧眾發覺後,欺他一人上寺,既無兵勇,也無跟班,便將他抓住,用生漆將他的全身鑿緊,胸穿單衣鑿上生漆,鍍上銀金,因而曾文彪兩手和兩隻眼睛自如轉動,胸脯、頸項因鑿漆無法說話。所以人們見其狀都稱為活佛。蔡懷庭一進殿門,曾文彪就認出是蔡懷庭,但有口不能言。

曾文彪在做“活佛”時,對僧人的一舉一動,全都看得一清二楚。所以他被救出後,即與蔡懷庭領兵勇來到殿前拉起活動板深入地下室,將三百餘名婦女全部救出來,並出告示要求因拜菩薩而失去親人的前來領人。告示一貼出,前來領人的人絡繹不絕。

曾文彪、蔡懷庭將寺內僧人奸汙的良家女子全部發放回家後,再將僧眾予以處分:首惡和尚殺頭示眾,協從的僧眾一律充軍。對此,人們無不拍手稱快。

(三)

有一年,蔡懷庭回家祭祖,不久,皇帝下旨叫他祭祖後去江西查案。於是他從命前往江西。一天,日近傍晚,他進入湖南與江西交界的地段——竹根岑。這裏重巒疊嶂,山石嶙立。忽然聽到一個女人的哭聲,並邊哭邊大喊“女兒”。蔡懷庭便尋聲跟去,問這個女人為何哭喊。女人說:“我家就住在這山附近,隻因我家在這山上種了一塊棉花,天天要女兒來撿棉花。幾日前有隻蜜蜂老是在她耳旁說:‘你許不許我。’前天晚上女兒告訴我其事,我便說:‘明日你去,若再來問你,你就說我許你。’昨天女兒來撿棉花,天黑也沒回家,我便來找女兒,不見其人。便高聲喊著,隻聽見女兒的答應聲,不見女兒其人。今天我喊一天仍然隻聞其聲,不見其人。”蔡懷庭問:“你女兒在什麼地方答應呢?”女人指著旁邊的大石頭說:“就在石內。”蔡懷庭在石頭上寫著“此石雷打”,寫後便請女人走開,兩人走得不遠,就電閃雷鳴,狂風大作,猛聽“轟”的一聲,石頭打開兩邊,女孩也從石縫中出來了,但滿身已長了毛。至今竹根岑的一塊巨石上仍存有“此石雷打”四個字。

講述人:董基生,文盲,農民,時年37歲,現已故。

搜集時間:1974年12月。

流傳地區:虎踞、平水等地。

彭大人童年傳奇

彭大人出生於康熙末葉,官拜大學士,祖居茶陵州茶鄉石壟。因家道極端窮苦,他依靠姑父母長大成人,5歲啟蒙讀書,26歲高中進士。

彭大人的父親自小就失去父母,亦無伯叔戚友,孤苦伶仃,無依無靠,帶著妹妹彭鈿鈿相依為命,苦度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