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篇 腫瘤(一)(2 / 3)

小兒急性白血病主要表現為發熱、貧血、出血三大症狀。有些病人早期隻表現為不明原因的發熱,如能在鑒別診-斷時想到白血病,即可通過仔細檢查末梢血像或骨髓檢查而獲得早期診斷。神經母細胞瘤多數情況下找不到原發瘤,其中有一種不明部位類型,患兒無任何局部腫物表現,隻表現為體重下降、生長發育停滯、眶周淤斑、骨關節疼痛、貧血、發熱、跛行。內髒型何傑金氏病,特別是腹型,除非開腹探查往往找不到原發瘤,患兒隻表現為長期不規則發熱。腫瘤的發熱應與感染引起的發熱進行鑒別,因為治療截然不同,按診斷程序應首先考慮排除感染,必要時甚至給以抗生素試驗性治療,不可先考慮惡性腫瘤,以免貽誤必要的治療。

2.疼痛:惡性腫瘤發生疼痛有兩種情況,一種所謂骨疼,見於白血病早期,這是由於白血病幼稚細胞浸潤骨髓造成的。神經母細胞瘤,患兒也常訴骨疼。在詢問病史時,應注意主訴,骨疼情況有時常常被忽略,遇有骨疼病兒應結合其它臨床資料想到惡性腫瘤之可能性,以啟示進一步的檢查。

另一種情況見於局部器官的病變,腫瘤早期往往無疼痛,但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壓迫或侵蝕髒器包膜及骨膜,壓迫局部神經引起劇烈疼痛,這種情況一般見於惡性腫瘤的中晚期,腹腔髒器腫瘤一旦發生扭轉亦可引致急性腹疼,臨床上以急腹症出現,應注意鑒別。

3.貧血及出血傾向:急性白血病是腫瘤直接對血液係統的侵犯。惡性淋巴瘤及神經母細胞瘤均可有不同程度的貧血,由於這兩種惡性腫瘤都有高發生率的骨髓轉移,惡性淋巴瘤可同時合並急性白血病。腫瘤在急劇生長過程中侵蝕血管,發生出血及貧血也不少見,在腫瘤的晚期與消瘦等共同構成惡液質綜合征。

4.神經係統症狀:原發性中樞神經係統腫瘤,脊髓腫瘤及轉移性腦瘤,臨床上多以神經係統症狀為主要表現。腦腫瘤也是兒童時期常見的腫瘤之一,約占全部腦腫瘤發病率的15~20%,小兒腦腫瘤的好發部位不同於成人,約40~70%在後顱窩,即小腦幕下。而成人正好相反,約70%在小腦幕上。

由於後顱窩腫瘤極易阻塞腦脊液通路而發生顱內壓增高及腦積水,因此小兒腫瘤的早期症狀主要是顱壓增高的表現,頭疼是由於腫瘤對較敏感組織,腦膜及血管的牽扯作:用;嘔吐為噴射狀,多為早餐後。值得注意的是,有時症狀,極不典型,頭疼及嘔吐是間歇性,有時間歇期達數周、數月,造成臨床上類似好轉的假象,由於症狀不典型而造成的誤診是屢見不鮮的。

複視與斜視亦為常見症狀,斜視是由於顱壓高引起的外展經麻痹。視力障礙和視神經乳頭水腫出現較晚,視力障礙也是由於乳頭水腫造成的。兒童對於主觀感覺的描述較差,因此臨床上的表現往往被忽略,致使失去了早期診斷的時機。此外諸如情緒及精神方麵的改變更容易被忽略,應注意煩躁、易激惹、目眩及耳鳴、反應遲鈍及嗜睡等症狀。

急性白血病及惡性淋巴瘤均可侵犯腦膜,引起顱壓高症狀,也可進一步直接浸潤腦實質或顱神經,引起限局性定位症狀。惡性淋巴瘤、神經母細胞瘤可通過椎間孔向脊髓腔內伸展,因而形成脊髓腔內外均發生壓迫的亞鈴型腫瘤,神經根受壓後可引起劇烈疼痛及癱瘓症狀。頸部及上縱膈的神經母細胞瘤可壓迫神經出現隻綜合征及虹膜色素異常。

5.消化係統症狀:縱膈部的腫瘤,特別是後縱膈腫瘤,無論原發或轉移瘤,當增大到蟲迫食道時,都可引起吞嘯困:難。小兒一般無食道癌,遇有吞噬困難的症狀應想到這種可能。

小兒的腹膜後腫瘤發生率較高,這主要包括腎胚瘤及抻)經母細胞瘤(原發於腎上腺者),當腹膜後腫物生長到一定程度可能浸潤腹腔髒器,引起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狀,如腹疼、腹瀉、嘔吐等。

消化道本身的腫瘤或轉移瘤均可引起消化道不同程度的阻塞,出現腸梗阻症狀,如嘔吐、腹脹、腹疼等。

6.呼吸係統症狀:縱膈腫物特別是前中縱膈腫物,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可壓迫氣管,表現為痙攣性咳嗽,這種咳嗽有時呈金屬音調,嚴重者發生呼吸困難。

惡性腫瘤浸潤胸膜可引起胸腔積液,多數為血性胸水,腔積液也是造成呼吸困難的主要原因。

四、局部腫物

局部具體的腫物是腫瘤的最常見症狀,也是診斷最有力的證據。小兒不像成人,局部腫物不能自己發現,全由家長觀察所得,因此與家長對孩子的關心程度有關。身體表麵的腫物最易被發現,而深層內髒腫物較難被發現,其中腹腔腫物易引起注意,許多腫瘤病人是以腹部腫物為主訴的,縱膈腫物最不易被發現,有時偶可於常規胸透時發現,一旦壓迫症狀出現,腫瘤已相當大,處於晚期。現分別敘述如下。

1.皮膚軀體軟組織腫物:以血管瘤及淋巴管瘤最多見,這一部位的原發瘤良性較惡性多。但應注意與惡性腫瘤的皮下軟組織轉移相鑒別,應盡量追尋惡性腫瘤的原發部位。其它良性腫瘤還有脂肪瘤、纖維瘤、惡性瘤有橫紋肌肉瘤及纖維肉瘤。

2.頭部腫物:48%的淋巴管瘤發生於頭部,頭部腫物應注意與組織細胞病X(主要是韓雪科綜合征)鑒別。不少惡性腫瘤如神經母細胞瘤可有頭部轉移瘤。

眼眶往往成為一些惡性腫瘤好發的轉移部位,如白血病之綠色瘤,神經母細胞瘤易轉移至眶後使眼球突出。

何傑金氏病及非何傑金氏淋巴瘤往往以頸淋巴結腫大為突出表現,神經母細胞瘤也可轉移至頸部淋巴結及鎖骨上淋巴結。

3.腹部腫物:小兒以腹部腫物為主訴就診者甚多。腹部腫物包括兩種類型,一種為腹腔髒器的腫物,另一種為腹;膜後腫物,應注意鑒別。腹腔腫瘤多見大網膜囊腫,腸係膜及小腸腫瘤多為惡性淋巴瘤。腹膜後腫物常為神經母細胞-瘤、腎胚胎瘤及畸胎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