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 篇內分泌病及代謝病(二)(1 / 3)

第七章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

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由腎上腺皮質在合成皮質激素過程中,因缺乏某些酶致使正常的皮質激素合成不足。同時,多數病例腎上腺分泌的雄激素明顯增多,臨床上有不同程度的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的表現。

一、病因

通過常染色體的隱性基因傳遞,兩個攜帶致病的基因同;時存在發病,僅有一個致病的基因存在不發病。本病患兒酶1:的缺陷有六種,其中主要是21-羥化酶缺陷,約占全部病例的90%以上。

二、臨床表現

1.單純型表現:是21-羥化酶缺陷的一個亞型,不影響醛固酮的分泌,故無明顯失鹽症狀。主要表現為性器官發育異常:男嬰早期出現外生殖器過早發育,陰莖大,似成人一樣大小,但睾丸小,陰毛、腋毛、麵須均出現早。女嬰男性化,兩性畸形,陰蒂肥大,大陰唇似陰囊。

2.失鹽型表現:是21-羥化酶缺陷的另一個亞型,同時有醛固酮合成不足。因排鈉多、排鉀少,出現低鈉血症和高鉀血症的表現。一般在生後不久即發病,臨床表現有厭食、嘔吐、脫水、腹瀉及循環衰竭。

3.其他表現:因皮質醇不足致低血糖。因雄激素代謝異常,血中有致熱作用的膽烷醇酮增加,出現周期性發熱。此外,尚見皮膚色素加深。

三、實驗室檢查

1.血納低、血鉀高。

2.尿17-酮類固醇定量,患兒排出明顯增加。24小時正常值為:~2歲為2~4毫克,2~6歲為3~6毫克,6~10歲為6~8毫5,10~14歲為8~10毫克。

3.骨骼X線攝片:骨齡提早,骨骺愈合也提前。

第八章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缺乏或相對不足引起的慢性全身性-內分泌一代謝病。首先是影響糖代謝,同時影響脂肪和蛋白嚴重時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也受到影響。

根據胰島素缺乏的程度,糖尿病的臨床表現輕重不等,早期病例可無:三多多飲、多食、多尿)症狀,甚至一般實驗室檢查也不明顯。因此要掌握輕症或早期病例的診斷。

一、糖尿病的分期

1.糖尿病前期:無糖尿病症狀,但有家族史,和遺傳上鄉易感性。據有關資料介紹,糖尿病患兒40%中有家族史,可能為隱性遺傳病。因此,家族中有糖尿病者,小兒應檢查有無糖尿病。有時小兒尿糖陰性,葡萄糖耐量試驗也正常,:但經葡萄糖釋放試驗確診為糖尿病。把這類糖尿病稱為潛在姓糖尿病。

2.化學性糖尿病:臨床無明顯糖尿病症狀,尿糖也呈陰姓,但葡萄糖耐量試驗不正常。也可用皮質素葡萄糖耐量試驗確診。這類兒童在生長迅速或應激狀態時可發展為臨床糖寐病,出現糖尿病症狀。

3.顯性糖尿病:可見典型的糖尿病症狀,如“三多”,善饑、消瘦,要特別注意遺尿。當發生糖尿病昏迷時見惡心、嘔吐、腹痛、周身痛、嗜睡、昏迷,同時有嚴重的代謝世酸中毒和脫水症狀。久病患兒生長發育受影響而身材矮脂肪沉積而增大,性成熟延遲。

二、試驗室檢查

1.尿檢查:尿量多、比重高、尿糖陽性。應注意服用水楊酸、水合氯醛等藥物,尿糖可見假陽性,脫水酸中毒時酮體呈陽性。酮中毒時尿中可見到蛋白,可能為酮體刺激腎髒鄉結果。

2.空腹血糖測定:正常小兒空腹血糖為60~100毫克高於110毫克應認為空腹血糖增高。根據尿糖呈陽性,空腹血糖增高,結合病史,應考慮糖尿病。

3.葡萄糖耐量試驗:如尿糖陰性,空腹血糖正常,而臨床仍疑為糖尿病,則應進一步作葡萄糖耐量試驗。一般用口服法,用量按每公斤體重服葡萄糖,3歲以下1.75克,3歲以上1.25克,最大量100克。口服葡萄糖前取血測血糖,口服後30分鍾、60分鍾、2小時、3小時分別取血測血糖。正常者口服葡萄糖後30~60分鍾血糖達最高峰,2小時降至空腹血糖水平,3小時降至正常以下,且尿中無糖。

4.激素糖耐量試驗:此法比較簡單,較葡萄糖耐量試驗敏感。用於葡萄糖耐量試驗正常者,可發現潛在性糖尿病。其方法為在口服葡萄糖前小時及2小時各地醋酸考地鬆30~60克,或在口服葡萄糖前2小時服去氫化考地鬆5~10毫克。其餘做法和判定辦法同上。

三、鑒別診斷

1.“三多”症狀的鑒別:有“三多”症狀的病例考慮有糖尿病可能,但有兩種情況應加以區別:一是僅有多飲多尿的尿崩症,另一是有“三多”症狀的神經官能症。上述兩種情況尿糖陰性,且比重不高。

2.尿糖陽性的鑒別:這裏需與兩種情況相區別:一是食後糖尿,也稱飲食後糖尿,主要是腸道吸收糖類速度增快,作葡萄糖耐量試驗時,其特點是食後半小時或1小時血糖超過正常,且有糖尿,其他時間血糖正常,尿糖陰性。另一種是腎性糖尿,是由於腎降低,每次尿中均含糖,不受飲食及胰島素影響,糖耐量試驗正常,本症多為先天性。食後糖尿有可能為糖尿病早期,為一步鑒別,可作激素糖耐量試駁。

3.其他糖類所致糖尿:乳兒可見乳糖尿,少數小兒見先天性果糖尿或戊糖尿。因此,糖尿不一定是葡萄糖尿。必要時用特殊化學或生物化學的方法來判定屬何種糖尿。非葡萄糖性糖尿小兒,臨床無“三”多症狀,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試驗均正常。

4.糖尿病的病因鑒別:在肯定為糖尿病後,還應進一步判定原發性與繼發性。原發性的真正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多與胰島素有關。繼發性可見於垂體、腎上腺、甲狀腺等內分泌腺機能亢進或肝髒病。鑒別的要點是注意繼發性糖尿病的I原發病的臨床和實賒室所見。

5.糖尿病昏迷與低血糖昏迷的鑒別:這不僅涉及到診斷,而且關係到緊急處理的方法完全不同。對於未確診和已確診的患兒,都要注意這兩種昏迷的鑒別。

第九章身材矮小

身材矮小是指身高與一般同年齡、性別的正常小兒相比:顯得特別矮小,不及正常範圍的最低限度。身材矮小在嬰幼兒期不易判定,到年長兒時才引起家長注意。在難以肯定的情況下,需長定期隨診觀察生長發育情況,當然也應作些必要的實驗室檢查。

一、臨床資料收集

1.多因素的影響:小兒體格生長發育是個複雜的過程,在各個年齡階段,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所以要考慮年齡特點。如嬰兒期多見先天性,遺傳性,營養性;幼兒期多見內分泌,代謝病。

2.要注意家族史,因同是先天性、內分泌病或代謝病,但臨床表現有早有晚,症狀有多有少,因此不能簡單地詢問家族中有無同一種或同一類的病人。總之,身材矮小涉及到遺傳、營養、先天畸形、內分泌、代謝,先天性和後天性因素及疾病。注意特殊麵容和體型:一些先天性遺傳病,內分泌或:代謝病,有特殊麵容及體型,與正常小兒不同:某些器官長.;得不對稱,不協調,甚至有些奇形怪狀。

3.要做些必要的測量:如身高、體重、頭圍、胸圍,上部量和下部量的比例,指距等。特別要注意四肢與軀幹的比例、上下部量的比例更為重要。

4.智力發育情況:一些遺傳、內分泌、代謝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落後,對於智力發育的判定,應全麵分析,不能單憑某一方麵。特別是嬰幼兒的智力判定比較困難,容易忽視或判定過寬,隨年齡增長越來越明顯。有些智力表現受環境因素較明顯,如說話晚,並不能代表智力差。

5.骨骼發育情況:注意嬰兒期萌芽時間及幼兒期前囟閉合時間,X線骨骼檢查成骨中心,了解骨齡及骨骼病變性質。血液檢查鈣、磷代謝,腎功能改變等,應作與骨骼發育有關的一些檢查。內分泌和代謝病方麵的一些檢查項目。

二、造成身材矮小的常見病

1.骨骼係統疾病:如軟骨營養障礙、多發性骨發育障礙,遺傳性骨軟骨營養障礙、先天性成骨發育不全等。

2.營養及代謝異常:如佝僂病、低磷抗佝僂病、腎性佝僂病、範可尼綜合征、腎小管酸中毒伴佝僂病、慢性營養不良。

3.體質性與遺傳性病:如原基性侏儒症,青春期發育延遲,先天性卵巣發育不全症等。

第十章肥胖與消痩

肥胖是指皮下脂肪過多,體重與同年齡、性別、身高人釣平均體重比較,超過20~30%者。消瘦與肥胖一樣,其脂肪減少,甚至消失。單純輕度消瘦及肥胖不一定是病態,需從病史、全身其他係統的表現,配合一些必要的實驗室檢查,才能確定是否屬病態,有時需經隨診觀察,才能作出結論。

一、肥胖的病因及診斷

1.單純食物性肥胖:小兒生長發育迅速,骨齡正常或稍有超過,進食多而活動少,無其他方麵異常表現,此病可有家族性。應除外其他病態原因後才能最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