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德育課教學過程中與專業課結合探析
學術交流
作者:閆青平
【摘要】德育教育是高職院校教育的核心,它不僅影響著高技能人應用人才的培養質量,而且直接決定人才最終的效用。然而,由於當前職校學生對德育課的學習缺乏積極性、課程普遍出現學問化傾向、內容安排上不盡合理、與學生現實生活和所學專業關係不密切等原因,導致高職院校的德育課程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學質量令人堪憂。本文針對此問題從整合教學內容、挖掘專業課資源和鼓勵德育教師專業實踐三方麵進行探討,以其將專業課內容巧妙的融入德育教學,為德育教學服務。
【關鍵詞】德育教學;專業課
近年來,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國家加大對職業教育的重視促使高職院校增設各類專業和擴大招生規模。德育教育是高職院校教育的核心,它不僅影響著高技能人應用人才的培養質量,而且直接決定人才最終的效用。美國社會學家杜波依斯曾說過:“所有真正的教育的目的不是使人成為木匠,而是使木匠成為人”,這句話應用到高職院校的德育教育尤為合適。
當今社會是個經濟、科技高速發展的社會,我們需要的是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技能的高新技術人才,而不是單純的加工型人才。然而,由於當前職校學生對德育課的學習缺乏積極性、課程普遍出現學問化傾向、內容安排上不盡合理、與學生現實生活和所學專業關係不密切等原因,導致高職院校的德育課程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學質量令人堪憂。
一、根據本校開設的專業靈活處理教材,重新整合德育教學內容
眾所周知,高職院校的德育課程設置是以我國高等學校德育教育的普遍性和共性為前提,各所高職院校使用統一教材。但由於各所院校開設的專業不同,如果教師僅僅依靠教材內容授課,德育教育與專業教育相分離,那麼職業學校的專業特色無法直接體現,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也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根據本校開設的專業靈活處理教材,重新整合德育教學內容成為高職德育教育的當務之急。
(一)靈活處理教材內容
職業技術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從事某種職業所必備的知識、技能的訓練,意在強調其授人以謀生技能的特色。因此,德育教學不僅僅是授業解惑,更需要指導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就需要德育教學過程中靈活處理教材內容,為學生將來工作奠定好的基礎。
職業院校主要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職業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社會》、《哲學與人生》、等德育課程,目的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法製教育、職業道德和職業指導教育、創業教育等。這些課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結合不同的專業特色,靈活的處理教材內容。例如,本人所教授的對象是護理專業的學生,那麼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根據護理專業的特色進行教學,如在教學過程中《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要著重講護理人員職業生涯規劃的擬定,《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中要著重講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應遵守的職業道德與法律等。隻有這樣,才能使德育課更好的為專業課服務。
(二)適當調整教材中的教學案例
高職院校德育課程設置的普遍性與共性導致教材中的案例素材不具備針對性。如我所教授對象的是護理專業學生,縱觀《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這本教材,幾乎沒有一個是針對護理行業的相關案例素材。我們知道,教材中的案例素材是為理論知識服務的,假如不針對專業特點對案例進行適當調整的話,一方麵不能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另一方麵由於案例離生活、專業較遠,學生不感興趣,也不能取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