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新兩國高校圖書館服務管理之比較(1 / 3)

中新兩國高校圖書館服務管理之比較

學術交流

作者:王玉萍 郭峰林

【摘要】大學圖書館有服務學校教學、科研的責任,同樣也肩負著社會的職責。本文比較了中新兩國高校圖書館在讀者服務、現代化管理係統、機構設置、流通服務體係等四個方麵的異同,探討了這些異同點產生的原因,提出了改進的辦法。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現代化管理;機構設置;流通服務

圖書館有著悠久的發展曆史,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圖書館。筆者在中國大學圖書館工作,同時也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習過一段時間,所以對兩國高校圖書館服務管理和方法上的差異有著較深刻的認識和體會。在本文中我們詳細列舉了中新兩國高校圖書館在讀者服務、現代化的管理係統、機構的設置、流通服務體係等方麵的異同點,探討了這些異同點產生的原因,提出了不足及改進方法,其目的就是為了學習和借鑒國外圖書館的發展經驗,從而推動中新兩國高校圖書館的共同發展。

1.圖書館服務比較

1.1 “讀者第一”的服務理念

服務意識不強是中國許多高校圖書館存在的普遍問題,在新加坡大學圖書館裏麵一般是不能用“沒有”兩個字把讀者打發走的,參考谘詢人員對於前來提問的讀者必須是想方設法的滿足他的要求,至少要告訴他們是怎樣能找到所需要的資料,而在中國的圖書館裏經常聽到“沒有”兩個字來打發讀者的。

1.2 全心全意服務於教學、科研

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針對本校的教學科研特性,製定了專門的圖書館規章製度,所有的規章製度都致力服務教學與科研,使圖書館資源能被師生平等高效地使用,並且教研人員不必花費多餘的精力處理費用問題,因為幾乎所有的文獻傳遞服務都是免費的。

1.3 人性化的服務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內和館外設立了兩個還書箱以及RFID係統,可以24小時為讀者提供借還書服務,超期罰款也可以自助服務實現,甚至可以通過銀行卡實現本項功能。

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的製度也體現出人性化的特點,當所借閱的圖書在限定的還書日期未歸還,圖書館將給教職員工14日的寬限時間,罰款將從還書日期的第15日開始計算,學生則隻有三天的寬限時間。與國內圖書館的莊重嚴肅的學習環境不同,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內許多人性化的設置讓人感到家庭般得溫馨。如在館內為廣大讀者開辟獨立空間並配備休閑桌椅和投幣飲料機,讀者能夠在館裏麵喝飲料,吃食物,緩解疲勞,放鬆心情,在閱覽區域開辟了手機接聽小間,與國內的絕對安靜不同,新加坡大學甚至還提供了朗讀區和討論室等場所。為了給不方便出門的讀者服務,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還提供了校外圖書傳遞服務,讀者隻需支付郵費,工作人員就會為讀者提供上門的借還書服務,目前這項服務在我館也有借鑒。

2.現代化的管理係統比較

新加坡大學圖書館憑借自主開發的計算機網絡管理係統,實現了全國圖書館的聯網,通借通還,資源共享,大量使用計算機和自動化設施,為師生提供網絡和多媒體服務,全國公共圖書館實現聯網,新加坡在地鐵站、大型商場和銀行人流量大的非圖書館地點開設了自動還書窗口,讀者可利用上下車,購物、存取款的時間把書還掉,通借通還,完全自動化。

2.1 細致的科層劃分和合理的人力資源配備

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業務部門的員工一般分為專業館員、圖書館職員和一般工人。專業館員一般是具有大學本科學曆,多負責館的管理谘詢等核心工作,圖書館員則承擔日常的事務工作,工人則負責排架整架搬運等簡單勞動,各層人員都有專門的崗位,學曆高的職員一般不能從事簡單勞動,低學曆的職員也不能從事複雜的勞動,這樣人力資源管理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就我目前所在的高校,我館90%都是在編在崗正式職工,大量的事務性工作都是由高職稱高學曆的人來完成,給學校造成了一定的經濟負擔,隨著退休人員的增加,圖書館從事簡單的勞動工作逐漸通過招進的社會工來做,這樣大大降低了學校的工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