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長效的全員培訓
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專業圖書館員一般具有大學以上學曆,但新加坡本地大學並不設立圖書館學專業,大學生入館工作多由館方送到國外大學進修圖書館學的課程。而國內大學圖書館多由一些博士家屬等擔任圖書館的一些事務性工作,這些人員大多數學曆低,職稱低。
2.3 自動化辦公的實現
近年來,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已全麵實現了辦公自動化,極大的提高了辦公效率,節省人力資源,最大效率的發揮了自動化辦公設備網絡功能,他們開發的Elibrary Hub係統,集目錄檢索、電子圖書借閱、參考谘詢等功能與一身的數字化圖書館,通過這套係統館員可以實現無紙辦公,各部門不必前往總部就能完成所有事務性工作。
3.機構設置方麵的比較
中新兩國高校圖書館在部門設置上有明顯的差異,中國高校圖書館部門設置數量一般多餘新加坡,例如:武漢工業學院圖書館下設有:辦公室、采訪部、編目部、典藏部、技術服務部、外借部、閱覽部、參考谘詢部、視聽資料部。而與國內大學規模相當的新加坡國立大學下設部門隻有辦公室、技術服務部、流通部、參考谘詢部和信息服務部。中國很多高校圖書館的外借閱覽參考部門是分開設立的,閱覽室的書一般隻借閱,不外借,閱覽部按照讀者類型劃分成閱覽室,全館有10個以上的閱覽室,這樣層層劃分的結果是:①讀者深感不便,一種資料要放幾處收藏;②人財物浪費,本來隻買一本書現在要買幾本,因為要使所有讀者看到,必須買3本以上,學生閱覽室一本,教師閱覽室一本,外借部一本,本來隻要一個人管理的閱覽室,現在要幾個人管理。所以借閱參考分離是不可取的。相比之下,新加坡高校多采用統一管理。
4.流通服務體係比較
4.1 圖書館的開放時間
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的開放時間總體上超過武漢工業學院圖書館,開放時間不僅是按照學校的教學安排來製定,還符合各類讀者的生活習慣,而武漢工業學院圖書館(以下簡稱本館)以金銀湖館為例,每天晚上10點閉館時學生還在學習的高峰期,尤其是準備考研的學生,引發讀者的不滿,是否可以考慮延長公共學習區域的開放時間。
4.2 文獻流通服務
國內圖書館為了保證讀者借閱圖書的公正,對讀者的借閱冊數和借閱時間都有一定的規定和限製,而新加坡打破了這一常規,對讀者的借閱冊數不限定,或者避免限定。國內還書一定要在指定的服務窗口歸還,而在新加坡24小時自助歸還。
4.3 閱覽服務及架位管理
本館沒有書庫和閱覽室之分,是典藏閱合一的布局,實行的都是開架借閱的格局,由此帶來的弊端就是圖書資料的亂架現象比較嚴重,要求讀者使用代書板,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亂架,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反而使一些圖書造成“暫時性”的丟失。而新加坡大學不設代書板,為了保證架位排架的正確率,圖書館規定讀者看完書刊後,不用放回書架,而將文獻放在閱覽桌上或投入專用的書車內,圖書館有專門的人員定時來整理這些書刊並完成上架工作。
其一,讀者使用文獻方便,讀者可以像在家裏或在書店裏一樣隨意取書閱讀,不用去記憶所取書的位置,更不用惦記著將文獻正確歸還到原來的架位上,看完書後,可將文獻隨意地放在閱覽桌上或書車內,解除了讀者的負擔,管理人性化;
其二,看過的書刊有圖書館的專人完成上架工作,不容易造成書刊亂架的現象;
其三,圖書館的人員將讀者所閱讀過的文獻進行整理和掃描並存入數據庫中,經過長期資料積累和數據分析,可以以精確地統計出有多少本文獻或有哪類文獻被讀者所閱覽,從而為了解和分析讀者閱覽傾向提供了詳實的調查數據。
4.4 違章處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