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以完善的幫扶體係資助好“三困”學生的經濟困難
深入推進和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係建設,努力構建好“獎、助、貸、勤、減、免、補”的幫困體係,通過鼓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努力學習獲取獎學金、公平公正評定和發放國家助學金及困難補助金、幫助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提供合適的勤工儉學崗位等方式,幫助他們解決經濟困難,從而真正解決“三困”學生的後顧之憂,減輕他們對家庭經濟困難的憂慮感;教師適時引導,啟發他們學會感恩,報答社會,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爭取從生活層麵使其脫離“三困”學生的行列。
3.4 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體係解決好“三困”學生的心理困惑
要不斷加強心理學知識的學習,綜合分析“三困”學生的心理問題,分類引導,幫助他們走出心理的困惑。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去做:
一是要善於發現“三困”學生的優點,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三困”學生自卑感強,內心壓抑,往往容易自暴自棄,甚至放棄了自己原有的興趣和愛好。我們要能夠發現“三困”學生的特長,並因勢利導激發他發揮特長,同時給“三困”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增強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從而樹立他的進取心。
二是要用愛心和耐心溫暖“三困”學生,多寬容他們。“三困”學生內心敏感,性格內向。我們平時教育的時候,要注意保護他們脆弱的心靈,用愛心和耐心,給予他們溫暖。不要急於求成,要把教育分階段分步驟進行,寬容學生的緩慢進步。
三是要善於傾聽,排除誘發心理問題的其它原因。大多數“三困”學生不善言談,有時候很難進行有效的溝通。我們要適當掌握一些心理學方法和技巧,善於傾聽,啟發“三困”學生說出心中的困惑,細心去發現他心中壓力的源泉。[3]
3.5 以精幹的幫扶團隊引領好“三困”學生成長成才
“三困”學生大多自製力不強,缺乏自律意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成立精幹的幫扶團隊。團隊由院係領導、學生輔導員、學生班主任、任課教師、學生黨員、學生幹部、青年誌願者等組成,實施“一對一”或者“一對多”幫扶措施,幫助“三困”學生製定學習計劃、明確學習目標,監督不良行為,有力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好“三困”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而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3.6 以和諧的校園文化陶冶“三困”學生的情操
大學校園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它是知識的象征,更是社會文明的淵源地;它環境優雅,秩序良好;它能淨化人的心靈,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對於自信心不足、不擅長展示自我的“三困”學生,需要高校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他們搭建展示自我和與他人溝通交流的平台。通過定期舉行各種學術講座、學科知識競賽、學習方法交流等活動,使學習困難學生被濃厚的學習氣氛所感染,使他們了解學科的前沿動態,激發學習的興趣。通過舉行文娛活動、社團活動、體育活動等,使心理困難學生能夠明顯地感受到來自友情和團隊給予其的力量,從合作中學會寬容、體諒,逐步成長、成熟起來。在校園文化中,引導他們學會交流,學會生活,學會減壓,學會快樂。
“三困”學生是高校一支特殊的群體,是高校學生隊伍中的主要部分。“三困”學生管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們投入真情和真心,與他們進行心與心的溝通和交流,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用慈母般的心懷去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努力學習,積極進取,體驗成功。
參考文獻
[1]張曉琴,陳鬆.高校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6):150-152.
[2]祝國群,樓建晴.高校“三困”學生檔案建立芻議[J].蘭台世界,2007(7):36-37.
[3]張思佳,堅持以人為本原則關注“三困學生”成長[J].新西部,2009(12):9.
作者簡介:
劉健(1983—),男,湖南衡陽人,碩士,現供職於湖南科技學院經濟與管理係,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創業教育。
黃麗娟(1986—),女,湖南永州人,現供職於湖南省雙牌縣茶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