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會計信息化發展方向
學術交流
作者:田青 張玉紅
【摘要】信息技術的發展給社會和經濟帶來了一係列深刻的影響,會計作為一項經濟管理活動必然也會受到一定影響。本文從多個角度分析了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趨勢,並對促進企業會計信息化提出了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財務軟件;信息技術
一、會計信息化發展的趨勢分析
(一)從單一報表體係向多元報表體係轉變
傳統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手工會計係統,具有隻讀寄存的技術特性,從而決定其生成信息屬性的單一性。盡管計算機已普遍應用於會計係統,但會計軟件的發展思路並未從根本上改變手工會計係統屬性的單一性。因此,財務報表體係雖幾經變革,但仍然是在原基礎上的完善和改進。如果根據計算機具有隨機寄存的特性來重新設計和構造一個新的會計係統,那麼這個係統將能夠完成多重信息處理的功能,從而使會計報表體係及其所提供的信息屬性具有多元化的特性。如果能夠允許用戶任意地選擇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種類、數量和質量,那麼未來的會計係統就是一個富有生命力的係統,用戶可以直接從係統中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而不是由會計師來決定,會計的生存空間將自然得到拓寬。
(二)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與相關性並重
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與相關性是由會計信息不同用途所決定的。用於傳統財富分配的會計信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而用於投資決策的會計信息,則要求具有很強的相關性。隨著資本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會計信息的決策用途已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同時提供可靠與相關的信息,以滿足分配和決策兩種不同用途的信息需要,構成了會計賴以存在的重要因素。由於傳統 會計係統是圍繞會計信息的財富分配用途而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從根本上講,隻強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這樣一來,試圖用單一屬性的會計信息來實現可靠性與相關性並重的要求,無疑是不可行的。所以,我們利用上麵提到的多元報表體萬方數據來揭示和解決可靠性與相關性的矛盾,從重視可靠性轉向可靠性與相關性並重。
(三)主體與關聯方信息並重
傳統會計係統是基於會計信息、財富分配用途,會計主體的確立是係統建立的前提。與此同時,企業組織所具有的垂直控製也為這一前提提供了所必須的外部環境。 而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組織的垂直機構正在發生網絡化的改變,這使會計主體假設開始失去其合理性。因此,在信息時代如何恰當地提供主體及關聯方信息,從重視主體信息到主體與關聯方信息並重,代表著未來會計的一個發展方向。
(四)有形資源與技術資源並重
對有形資源的占有及使用是企業得以持續經營的重要條件,這在客觀上決定了傳統會計係統也必須圍繞企業有形資源的確認、記錄、計量和報告來展開。但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企業得以持續經營的條件開始轉向技術的開發、利用和爭奪,有形資源在企業持續經營的地位日趨下降。在這種趨勢下,促使新的會計係統的建立必須從重視有形資源,轉向有形資源與技術資源並重。
(五)貨幣與非貨幣計量並重
表格式信息揭示的框架,要求所有的會計信息都能夠數字化,且具有能夠彙總的經濟意義,即會計信息貨幣化的要求。但實際上,會計信息的計量並非隻能具有單一屬性,其信息揭示也並非隻局限於報表的方式。這種變化,將導致會計計量向非貨幣延伸,從貨幣計量轉向貨幣與非貨幣計量並重。
(六)從事後信息揭示到事後與事前信息揭示並重
傳統會計所提供的信息絕大部分具有事後信息的特征,但是所有的投資決策都應麵向未來而不是過去;這在客觀上便要求會計必須突破傳統的約束,提供更多具有決策性的信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現金流量表雖然反映的是過去現金流量的信息,但卻是為了會計信息的決策用途而設定的。 因此,未來的財務報告必將實現從事後信息揭示到事後與事前信息揭示並重的轉變。
(七)從年度信息揭示到年度與日常信息揭示並重
隨著會計信息決策用途的不斷增強,年度信息揭示必然與投資決策對信息的及時性要求發生矛盾,而解決這一矛盾就要增加信息更新的頻率。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信息生產成本大幅度下降,而且在隨機寄存功能的支持下,每次會計信息揭示也不再需要所謂的會計循環,進而使會計信息的日常揭示成為可能。所以,年度信息揭示必將被年度與日常信息揭示並重的格局所取代。
二、會計信息化發展的建議
(一)進一步規範會計信息化管理製度
為搞好會計信息化管理製度的建設,應不斷完善會計信息化管理製度,運用新的管理手段,進一步組織實施已有的管理辦法。目前財政部已製定頒發了會計信息化的管理規章,隨著這些規章的貫徹實施,會計信息化的工作更加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