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會計信息化發展方向(2 / 2)

(二)在軟件設計上注重功能上的綜合化和技術上的集成化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一個相互聯係、相互製約的有機整體,會計不僅要綜合反映和監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而且要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企業的供、產、銷各個環節經營的好壞,人、財、物各項消耗的節約與浪費,都直接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因此,要開展預測、決策、控製和分析等工作,不僅需要財會數據,而且還必須有供、產、銷等方麵的經濟信息,這就要求會計信息化係統應首先具備綜合組織管理這些數據的能力,並在對這些數據綜合處理上的基礎上,進一步利用係統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及預測等處理,使原來單一的會計核算發展為核算、監督、管理、控製、分析、預測和決策支持為一體的綜合係統。

(三)與管理會計係統相結合,促進企業管理信息係統的建立和完善

長期以來,國內企業財務部門的主要職能是會計核算,沒有發揮財務管理的職能,重算賬,輕分析,重事後結果,輕事前預測規劃、事中控製調整。所以早期的財務軟件主要是為適應會計核算需求而設計的,因此利用財務軟件進行會計核算叫做會計電算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產權結構的變化,企業財務管理開始成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開始了“企業管理以經營管理為中心,經營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管理理念。如果會計信息化一直停留在財務會計係統,而不涉及管理會計係統的預測、決策、規劃和分析,企業經濟活動與效益的評估,內部責任會計和業績評價等,那麼也就限製和失去了發展電算化的意義。會計信息處理的代碼化、數據共享和自動化,為兩個係統的結合提供了條件和可能。因此,從發展的眼光看,企業應同時建立兩個係統並予以有機結合,以便運用財務會計資料,建立適應管理需要的會計模型,使會計信息化從核算型向管理型發展,從而推動整個企業管理信息係統的開發、建立和完善。

(四)實現財務與企業資源一體化

企業在生產、銷售、控製和預測的經濟活動中,主要表現為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統一。而要有效地控製“三流”,單靠財務部門使用軟件是不夠的,企業各個部門尤其是業務部門必須將其業務信息納入軟件管理的範疇,軟件功能將延伸到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各個方麵。因此,財務軟件必須從部門級應用向企業級應用擴展,再到集團級的三個層次的應用,建立財務信息和其他業務信息的接口,信息高度共享,做到“信息集成、過程集成、功能集成”,實現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一體化,才能真正從全方位、多層次體現可信的決策信息。

(五)由共性化向個性化發展

會計核算型的財務軟件為滿足企業會計核算的需求而設計,企業的會計核算是嚴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行業會計製度進行的。因此,核算型的財務軟件在功能上具有很強的共性,不同的軟件開發商的核算型財務軟件可以提供普遍通用的功能。財務管理型的財務軟件應為滿足企業管理的需求而設計,不同企業財務管理的運作模式因企業的行業、規模、產權結構、企業文化的不同而千差萬別,使用標準的管理軟件產品企業總感覺如隔靴搔癢,效果大打折扣。

(六)充分利用Internet技術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的大量先進的高新技術,為開發與應用網絡財務軟件奠定了技術基礎,其中基於Internet的WEB 技術、網絡數據庫技術和三層結構組件技術的成功應用,為開發網絡財務軟件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這就說明,會計信息化向具有Internet技術特征的網絡環境下的係統發展具備良好的基礎條件。反過來會計信息化隻有充分利用網絡平台的技術優勢,實行動態管理,集中決策,以減少風險,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基於國際互聯網這個技術平台,電子商務迅速發展,並日益成為企業之間溝通的手段和協調的機製,可見,會計信息化是無法回避電子商務這種企業經營技術平台的。相反,隻有建立在這一技術平台上的會計信息化,才能將物資采購、產品銷售、貨款結算等各項業務處理與電子商務密切結合,以滿足企業管理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劉玉廷.論我國會計信息化發展戰略[J].會計研究, 2009,06.

[2]王鑫.從信息化視角透視會計電算化的發展[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03.

[3]蔡紅.會計信息化發展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