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樂於接受別人的反對意見(1 / 1)

環顧我們生活的周圍世界,我們會十分明顯地感到一點,要想使每個人都對自己滿意,這是十分困難而且不大可能的。實際上,如果有50%的人對你感到滿意,就算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了。要知道,在你周圍,至少有一半人會對你說的一半以上的話提出不同意見。我們隻要看看西方的政治競選就夠了:即使獲勝者的選票占多數,但也還有40%之多的人投了反對票。因此,對一般的常人來講,不管你什麼時候提出什麼意見,都有50%的人可能提出反對意見,這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當你認識到這一點之後,你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他人的反對意見了。當別人對你的話提出異議時,你也不會再因此而感到情緒消沉,或者為了贏得他人的讚許而即刻改變自己的觀點。相反,你會意識到自己剛巧碰到了屬於與你意見不一致的50%中的一個人。隻要認識到你的每一種情感、每一個觀點、每一句話或每一件事都總會遇到反對意見,你就可以擺脫情緒低落的困擾。當我們做事之前已經預想到某種後果,而一旦出現這種後果時,你就不會出現很大的情緒波動,或者措手不及。因此,如果你知道會有人反對你的意見,你就不會自尋煩惱,同時也就不會再將別人對你的某種觀點或某種情感的否定視為對你整個人的否定。

無論你的主觀意願如何,反對意見總是在所難免的。你的每一個觀點,別人都會有與之不同甚至完全對立的意見。關於這一問題,美國總統林肯在白宮的一次談話中曾說過:

“……如果要我讀一遍針對我的各種指責,……更不用說逐一作出相應的辯解,那我還不如辭職算了。我在憑借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而盡力工作,而且將始終不渝。如果事實證明我是正確的,那些反對意見就會不攻自破;如果事實最後證明我是錯的,那麼即使有10個天使起誓說我是正確的,也將無濟於事。”

當你遇到反對意見時,你可以發展新的思想,提高自我價值(這是你可以采用的最為有效的辦法)。除此之外,為了衝破尋求讚許心理的束縛,你可以試做以下幾件具體的事情。

(1)在答複反對意見時,以“你”字開頭。例如,你注意到對方不同意你的觀點,並且開始生氣了。不要立即改變自己的觀點,也不要為自己辯解,僅僅回答說:“你以為我的觀點不對,所以你有些惱火。”這樣將有助於你認識到,表示不讚同的是他,而不是你。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用“你”字的辦法,隻要運用得法,便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講話時,你一定要克製以“我”字開頭的習慣做法,因為那樣會將自己置於被動辯解的地位,或者會修正自己剛剛說過的話,以求為他人所接受。

(2)如果你認為某個人企圖通過不給以讚許來支配你的思想,請不要為了求得他的讚許便含糊其辭,言不由衷,應該直截了當地向他大聲說:“通常我會改變觀點,你要是不同意,那隻有隨你的便了。”或者可以說:“我猜你是想讓我改變我剛才所說的話”。提出自己的看法這一行動本身,有助於你控製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3)別人如果提出有利於你發表的意見,盡管你可能不大欣賞,但也還是應該表示感謝。表示感謝便消除了任何尋求讚許的因素。例如,你的朋友說你太害羞,他不喜歡你這樣。不要因此就努力通過行動而使他滿意,隻要謝謝他給你指出這一問題便足夠了。這樣一來,就不存在尋求讚許的問題了。

(4)你可以主動尋求反對意見,同時努力使自己不因此而煩惱。選擇一個肯定會提出不同意見的人,正視他的反對意見,沉著而冷靜地堅持自己的觀點。你將逐漸學會不因反對意見而感到煩惱,並且不輕易改變自己的觀點。你可以對自己說,你早已預料到了這種“對立”,他完全可以有他自己的看法,這與你實在沒有任何關係。通過尋求,而不是回避反對意見,你將逐步掌握有效對付反對意見的各種方法。

(5)你可以逐步學會不理睬反對意見,根本不要理會那些企圖通過指責來支配你的人。

人生感悟:我們經常會遭遇別人的反對意見,但樂於接受反對意見的人並不多,這需要我們擺正心態。其實,別人的反對意見或多或少都有些道理,對於正確的反對意見,我們要欣然接受,對於錯誤的反對意見,我們也沒有必要激烈地反駁。學會接受反對意見,才能使我們變得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