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不僅供人觀賞,還可以入藥,它的花、枝、葉皆是良好的中藥。米蘭味辛甘,有解鬱寬胸、醒酒清肺的作用,可用於胸悶、噎膈初起、頭昏腦脹、咳嗽等症。用米蘭花3—9克,開水衝泡代茶,可解醉酒。用米蘭花6—12克,水煎服或開水衝泡代茶飲,可治胸膈脹滿、咳嗽頭昏、感冒胸悶。
米蘭香鬱濃厚,還可製成風味佳肴。如用米蘭花朵數朵,冰糖適量,與數瓣玉蘭花一起加清水,用文火煮成花香適口、營養豐富的“米蘭花湯”。
(十二)百合花
百合花,又叫中逢花、重邁花。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自成一科,即百合科。它品種繁多,全世界約有100多個品種,我國占60多種。百合花花色豔麗,有紅色、白色、橘紅、黃色等。在國外人們把百合花視為聖潔、獨立、自由的象征。
我國栽培百合曆史悠久,目前我國主要的觀賞、食用、藥用百合有麝香百合、蘭州百合、黃百合、細幹百合等。百合以潤肺止咳、養心安神而著稱,有止血、止流淚和止痛等作用。中國醫學認為:百合性味甘、平、微苦,有潤肺止咳、定膽、補中益氣、清心安神的功效。如用百合120克,蜂蜜30克,拌和均勻,蒸軟嚼食,可治燥熱咳嗽。用百合15克,酸棗仁15克,遠誌9克,水煎服,可治神經衰弱。
百合花除了可供人觀賞外,還可入藥或製作點心。百合用於食療,方法簡單,可羹、可炒食。如用百合150克,銀耳20克,冰糖300克,紅櫻桃脯300克,可製成營養豐富的“百合銀耳湯”。
(十三)文竹
文竹,為百合科,天門科屬,多年生攀援植物。其特征為根長,莖攀援狀,枝多纖細。莖纖細剛勁,木質,枝條中下部有三角形刺。它葉小,形似鱗片,碧綠欲滴,四季常青。它的花小,兩性,呈白色,秀麗可觀。花期一般在9—10月,主要欣賞枝葉。
文竹細小玲瓏,體態輕盈,文雅嫻靜,秀麗可觀,是家庭觀賞最好的盆景花卉。
文竹雖然細小纖弱,但它還有特殊的藥用功效。中國醫學認為:文竹性味苦、寒,有涼血解毒、利尿通淋、止咳潤肺的功效。如用文竹15克,雞冠花10克,白糖適量,水煎服,可治吐血。用文竹根10克,杜鵑花12克,梨2個(切成小塊),一起煎服,可治咳嗽。用文竹根12克,蘇鐵葉9克,千日紅9克,橘梗花10克,水煎服,可治急性氣管炎。
(十四)金橘
金橘,也叫金柑。夏天開白色小花,秋末冬初果實成熟,金黃色,小巧玲瓏,幾案上放一盆金橘,會給生活增添無窮的情趣。
金橘是我國特有的觀賞兼美食用的花木,主要品種有“金棗”,長圓形,色澤金黃,果肉嫩美,味酸。“圓金橘”肉果多汁,呈鮮黃色。“金彈”歸皮薄味甜。以上三種除供食用外,也是極好的觀賞品種。
金橘性甘,溫。含有金柑甙和維生素C。有理氣、化痰、解鬱醒酒等功效。如用金橘葉3—9克,煎服,可舒肝、開胃、散結,治噎嗝等。
金橘酸甜爽口,芳香宜人,尤受老人喜愛。如用金橘3個,綠茶5克,用熱水泡開飲用,清香、提神。
在討論花的藥理作用的最後,我們不能不講一講曼陀羅花。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或許都記得這樣一個情節,一次蜀國大將關羽被毒箭射中胳膊,情況十分危險。當名醫華佗為關羽治傷時,先讓關羽服下“麻沸散”,然後才開始做刮骨手術。刀子在關羽的骨頭上刮著箭毒,關羽卻鎮靜地與別人下棋。在場的人無不為關羽的舉止驚歎,隻有華佗在慶幸自己發明的“麻沸散”有如此神奇的麻醉止痛功效。但遺憾的是,由於華佗被曹操殺害,他的“麻沸散”也隨之失傳。
華佗的“麻沸散”到底是用什麼原料製成的?這成了醫學界的一個難解之謎。直到明代,謎底才終於被名醫李時珍揭開。
原來,李時珍的家鄉蘄州到處長著曼陀羅花,但以往的《本草》中卻沒有記載這種植物。李時珍聽當地老鄉講,曼陀羅花用酒吞服,會使人神誌恍惚,狂笑不止。後來在《本草綱目》中寫道:八月間采曼陀羅花,陰幹碾成粉末,用熱酒給病人調服三錢,一會兒便會昏昏如醉,然後施行艾灸或外科手術,就不會感到痛苦了。曼陀羅藥又名“洋金花”或“風茄花”。現代醫學研究已證明,曼陀羅花含有莨菪堿,對人的中樞神經末梢神經均有麻醉作用。李時珍這一發現,不僅提示了失傳千年的“麻沸散”的秘密,而且還發展了曼陀羅花在針灸方麵的運用。
§§第十四章 中華文化與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