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具有藥理保健作用的花卉(2 / 3)

(七)金銀花

金銀花,又名金銀藤。是美化庭院的理想花卉,為忍冬科植物。忍冬藤的花蕾,花形小巧、別致,細長的花蕾向前伸出。它的顏色除白色外,還有黃色、紅色、粉紅色或紫紅色。一般從農曆三月開始開花,直到深秋陸續不斷。

我國使用金銀花治療疾病,已有1000多年曆史,曆代醫家都把金銀花作為重要的清熱解毒藥物使用,是治療濕病發熱,熱毒血痢以及外科腫毒的常用藥。中國醫學認為:金銀花性味甘、平、寒。具有清熱解毒,通筋活絡的功效。主治外感發熱、咳嗽、腸炎、痢疾、敗血症、闌尾炎、外傷感染等疾病。如用金銀花9克,野菊花9克,麥冬9克,木蝴蝶3克,水煎500毫升,當茶飲用,每日一劑,可治咽喉炎。用鮮金銀花數朵,江米粉500克,橘子200克,炒熟的豆沙餡100克,白糖適量,可製成軟糯香甜的“金銀橘酷湯圓”。

(八)菊花

菊花,又名“節華”、“金蕊”,為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它的品種繁多,估計目前我國菊花品種多達3000多種。依其花期不同,可分為夏菊、秋菊和寒菊三種。花的顏色也極豐富,除了藍色的外幾乎各色俱全。通常多見的有黃、白、棕、粉、紅、紫、綠及複色的八種。與竹、梅、蘭合稱“四君子”,被人們視為花中隱士。

菊花適應性強,愛涼爽,能耐寒、抗旱,對酸堿度要求不高,所以菊花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栽培,也是曆來備受人們稱讚的花卉之一。菊花的益壽延年作用,在許多古籍中都有記載。在我國素有“延壽客”之稱。

菊花可以入藥。它的葉、莖含有揮發油、菊甙、膽堿、水蘇堿、氨基酸、黃酮類、維生素B1、刺槐素等成分。據現代藥理研究分析,菊花中的成分對中樞神經有鎮靜作用,菊花的水煎液對正常或試驗冠狀動脈硬化家兔的離體心髒均有增加脈流量、提高心縮力和心肌耗氧量等作用。

中國醫學認為:菊花性味甘、苦、涼。有疏風散熱,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用菊花6克,薄荷9克,金銀花9克,沸水浸泡代茶飲,可治頭痛、目赤。用白菊花15克,紅棗3粒,水煎服,可治高血壓。菊花還可食用。用白菊花瓣100克,鮮魚肉250克,火腿、鮮蘑、豌豆苗各50克、雞蛋2個,加佐料,可製成鮮香滑嫩的“菊花魚丸”。

(九)荷花

荷花,又名“芙蓉”、“水芝”,是我國傳統的著名花卉,栽培曆史長達3000年。其花期一般在7—8月,果期一般在9—10月。荷花,為睡蓮科多年水生花卉,原產印度和我國,主要分布在我國、印度及日本。荷花單生,花冠碩大而豔美。白天開放,夜間閉合,次日重新開放。夏季,淡紅色或白色的荷花盛開。夏秋之交,是荷花生長末期,根莖入土膨大成為可以食用的藕,潔白似玉,嫩美可口,素有“靈根”之譽。花謝後結出蓮蓬,內有蓮子。秋季成熟,嫩蓮子可鮮食;老熟後,加糖煮食,具有滋補功效。

荷花不僅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渾身是寶,全株均能入藥。中醫認為荷花味苦、甘、溫,有清暑祛火、活血、清風、清熱、解毒等功效。如用荷花葉適量,搗爛用冷開水衝後取汁服,可治中暑吐瀉。用蓮子肉100克,粳米100克,茯苓50克,共研為細末,用砂糖調每周30克,可治脾胃虛弱。

荷蓮的花、葉、莖、種子均可食用,可與肉、雞、鴨、蝦、魚一起配菜,能烹出許多佳肴。如用鮮嫩花一朵,鮮荷葉一張,蓮蓬一個,母雞一隻,加上佐料,可製成酥爛醇香形色俱備的“蓮蓬荷花雞”。

(十)蘭花

蘭花,原產於我國,自古就深為人們所喜愛,有2000多年的栽培曆史。蘭花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為蘭科屬。其品種有蕙蘭、建蘭、寒蘭、春蘭等,其中以春蘭最為常見。按生態特點,可分為地生蘭和氣生蘭兩大類,我國的蘭花多為地生蘭。從花期上分,有春蘭、夏蘭、秋蘭、寒蘭等幾大類。一般花期為春蘭2—3月,夏蘭4—5月,秋蘭7—10月,寒蘭1—3月。與菊花,水仙、菖蒲,並稱為“花草四雅”。

蘭花的根、葉、莖都可入藥。中國醫學認為:蘭花性味辛、平,有滋陰清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如用春蘭15—20克,水煎服,或開水衝泡代茶飲,可治神經衰弱、陰虛。用建蘭(秋蘭)花15—20朵,加蜂蜜適量,水燉服,可治久咳。

用蘭花30朵,豌豆苗25克,豬肥、瘦肉300克,水發魷魚、玉片各100克,雞蛋三個,加上佐料,可製成味鮮清香、營養豐富的“蘭花火鍋”。

(十一)米蘭

米蘭,又名魚子蘭、千裏香。為楝科植物。米子蘭屬常綠小喬木,花期一般在7—8月。米蘭原產我國南方和東南亞一帶,現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有栽培,品種有大葉米蘭和小葉米蘭之分。大葉米蘭花較大。小葉米蘭也叫四季米蘭,花期較長,花朵小,開花可達5—6次,花朵呈圓球形,極香,有較高的實用價值,是宅院的理想觀賞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