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出色管理的實踐者(一)(3 / 3)

左玉珠苦苦地思索著,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要奮鬥就不能回避事實。她從羅伯特,伯朗寧的一段話中受到啟發:“我們不能改變昨天,這一點是顯而易見,在明天到來之前,也不能將它提前,因此,無論是對我還是對你,隻能使每個今天過得盡可能甜。”承認現實,把握今天,這是我們要做的。隻要從今天開始,將今天過得充實,明天仍充滿希望。為了擴展知識的領域,她如饑似渴地學習,她為自己製定了學習計劃,邊養病,邊學習。她看自然科學的書,也看社會科學的書,還讀古今中外的小說、詩歌、散文。知識開擴了人的視野,知識充實了人的生活,知識使人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知識使人更加憧憬未來。這一段的學習生活,在以後的日子裏使她明白沒有虛度,她所取得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這一階段的學習。

同自己的能力競爭。人人都有創造力,問題在於許多人根本就沒想創造,人人都有很大的潛力,問題在於許多人缺乏挖掘自己潛力的決心。一旦人下定決心,不畏艱苦付出努力,就一定會在自己從事的事業上放出異彩。左玉珠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到此為止,她是相信隻要努力就能勝任艱巨的工作。

1971年,左玉珠身體複元之後,被分配到北京繼電器廠工作,成了一名正式工人。這時恰逢廠裏剛剛開始生產繼電器,她被分配到校驗班,當了校驗工。校驗工作技術性很強,要掌握調試技術,首先要看懂產品原理圖,還要了解其它一些技術知識。好學善鑽的左玉珠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工作。但是當時廠裏技術人員很少,沒人能向她傳授技術,她是在幾乎無人指點的情況下,開始邊幹邊學的。當聽說阿城繼電器廠的廠長、總工程師到本廠幫助建廠的消息後,她利用一切機會虛心求教,並把學到的東西記錄下來。後來,廠裏決定派她到阿城繼電器廠學習,她十分珍惜這次機會,很快掌握了校驗的一般技術。不過她並沒有滿足,她想學到更多的東西。上不了人家的校驗台,就在旁邊看人家幹,“偷”學技術,感到知識不夠用,她就找來各種參考書自學。她—遍又一遍地畫圖,還自己設計了各種符號,以便將學到的東西快速記下來。在她的潛心鑽研下,校驗工作由難變易,由生變熟,她很快成為第一批校驗工中的佼佼者,並擔任了校驗班班長。

很難說左玉珠比別人聰明,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比別人肯吃苦。大量事實證明,使人獲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不是天賦,而是意誌品質。左玉珠喜歡動腦,喜歡工作,不願呆著。她說:“人不能閑著,要幹點事,呆著就是空白,不幹事就等於死了廣這是她發自肺腑的自白,是她對自己人生價值的寫照。

左玉珠的工作也許並沒有恃別值得人羨慕的地方,但她與別人的經曆不同,因此很珍視她現在擁有的一切,她對生命的意義理解得更深、更透。憑著“幹點事”的想法,別人不幹的活她幹,別人放棄鑽研的問題她要弄個明白,她要試探自己的能力,她要同自己的能力競爭,她要使成績超過自己對自己能力的估計。十幾年來,她幹校驗,鑽校驗,不僅對校驗工作應付自如,而且能夠獨立處理校驗中發生的各種問題,甚至可以對原設計提出改進方案,她所了解的知識和掌握的能力已經大大超過了對一個校驗工的要求。同機會競爭。人認識自己的能力決不比認識別人能力容易,人對自己能力的認識是不能在靜坐中意識到的,而是在實踐中顯示出來的。人的能力也不是先天具備的,而是在工作中鍛煉成長起來的,左玉珠是第一代北京繼電器廠工人,她熟悉電磁型繼電器每一部分結構,了解電磁型繼電器生產每一階段的曆史。當她進廠時的新產品成為了老產品,而她也從一位普通工人成長為精通老產品的專家。

1984年,新廠長上任之後,不拘一格從工人中選拔技術人員,給有才能的人提供了機會,左玉珠緊緊抓住了這個機會,順利地通過了各種考核,被廠裏聘為技師。她激動萬分,多年付出的心血結出了果實,她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成為一名技術員後,她在筆記中寫到:“這不僅是榮譽,而且是鞭策,鞭策我再一次向知識的海洋揚帆起航。”

機會對人的成長當然是重要的,人需要抓住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機會從來不是飛來的恩賜,而是人奮鬥的酬勞。機會對人來講,最多是實現自己的條件,機會不是等到的,而是爭取到的,等待到的機會並不是機會。當你不能滿足機會對你的期待時,機會就自然消失了。如果說當工程師是左玉珠的夢寐以求,不如說是她的不懈追求。機會使她達到一個目標,不如說把她推到了一個新的起點。

左玉珠要緊緊抓住這個機會,她為獲得機會做出了努力,她還要用機會去爭取新的成績。為此,她為自己規定了新的奮鬥口標:改造老產品,生產好產品。她和大家一起先後對5種電磁型老產品進行了改造,提高了產品的性能,延長了產品使用壽命,並多次根據用戶要求改進某些產品的設計,既為用戶提供了方便,又為企業贏得了信譽。

同未來競爭。今天發生的一切是由昨天決定的,人今天的價值要在明天體現出來,人放棄對未來的追求,今天的價值便開始消失。正是基於這個道理,有誌之士把無論什麼樣的成功都看成是曆史的,把奮鬥的目標放在未來。

左玉珠熱愛工作,她把工作與自己的生命聯係在一起,她從工作中看到自己的價值。每當一段繁忙的勞動之後,看到自己改造、設計的藍圖製成樣機並被用戶滿意接受時,她就會激動、興奮,獲得了一種巨大的精神滿足。多年來,她被工作所吸引,被成功所誘惑,一刻不停地努力著,她總是感到時間太少,總是有做不完的事情。為了多學一點知識,40多歲的人了,她又重新踏進校門,上了紅旗業大,較係統地學了《電工學基礎》等課程。為了改造老產品,她與用戶密切聯係,及時聽取各方麵意見,一遍一遍地改進設計,使產品性能不斷提高。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她深入到操作現場,具體地分析解決問題。是企業給了她實現自己的價值的機會和條件,她也把自己全部的工作熱情獻給了企業。左玉珠認為,她的知識是在企業中積累起來的,她無權私人占有它,因此想到要把自己從事電磁繼電器技術工作中獲得的知識和經驗編輯成書,獻給企業,作為企業共有的財富。這樣的一種欲望,使她不但白天十分忙碌,而且晚上也常常沒有空閑。左玉珠的主觀條件,並不是很好的。年青時的疾病使她身體很弱,家務事也不輕鬆,公公癱瘓在床已經十多年,一直由她護理。她對待生活與對待工作一樣,同樣充滿信心和勇氣,沒有什麼可以難倒她的事情,她把家裏的事也安排得井井有條,一切按計劃進行,為的是她的事業不受幹擾,她的理想得到實現。她的心是善良的,她的意誌是堅強的,她的追求是高尚的,她的事業是成功的。她的經曆告訴人一條真理:人要奮鬥才有價值。

現在,左玉珠又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擔任二車間車間主任:追求總是伴隨著創造,總是規劃有限的條件爭取最佳的效果。她想不丟掉技術工作又要搞好管理,立足於充分發揮大家作用和提高人的素質,創造了一套十分有效的管理方法。她將6位班長組織起來,實行值班車間主任製度,既提高了下級的責任感,又鍛煉了人的工作能力。她搞的學習和技術練兵評比製度,名列前茅者組織到外地企業去參觀,既提高了職工的素質,又學到了外廠的先進經驗,還激發了職工積極進取的動機。在新的領域她又開始了新的追求。

按一般人的見解,強者意味著征服別人,左玉珠不認為自己是個強者。但是,隻要讓我們回到實踐中去,沒有人判斷她是弱者,因為真正的強者首要的是征服自己。左玉珠強於別人的地方,就在於她認識到自己正是自己的對手,她總是要與自己競爭。征服了一次自己,就有了十個百個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