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七——一八年他就開始寫文章,登載在外省的以及中央的報章雜誌上。一九二一年國內戰爭結束之後,他到了墨斯科,就開始寫小說。出版了《赤色陸戰隊》,《查葩耶夫》,《一九一八年》。一九二五年,他著的《叛亂》出版(中文譯本改做《克服》),這是講一九二〇年夏天謝米列赤伊地方的國內戰爭的。謝米列赤伊地方在伊犁以西三四百裏光景,中國舊書裏,有譯做《七河地》的,這是七條河的流域的總名稱。

從一九二一年之後,孚爾瑪諾夫才完全做文學的工作。不幸,他在一九二六年的三月十五日就病死了。他墓碑上刻著一把劍和一本書;銘很簡單,是:特密忒黎,孚爾瑪諾夫,共產主義者,戰士,文人。

孚爾瑪諾夫的著作,有:

《查葩耶夫》——一九二三年。

《叛亂》——一九二五年。

《一九一八年》——一九二三年。

《史德拉克》——短篇小說,一九二五年。

《七天》(《查葩耶夫》的縮本)——一九二六年。

《鬥爭的道路》——小說集。

《海岸》(關於高加索的“報告”),一九二六年。

《最後幾天》——一九二六年。

《忘不了的幾天》——“報告”和小說集,一九二六年。

《盲詩人》——小說集,一九二七年。

孚爾瑪諾夫文集四卷。

《市儈雜記》——一九二七年。

《飛行家薩諾夫》——小說集,一九二七年。

這裏的一篇《英雄們》,是從斐檀斯的譯本(D.Fourmanow:Die roten Helden,deutsch von A.Videns Verlag der Jugend internationale,Berlin 1928)重譯的,也許就是《赤色陸戰隊》。所記的是用一支奇兵,將白軍的大隊打退,其中似乎還有些傳奇色彩,但很多的是身曆和心得之談,即如由出發以至登陸這一段,就是給高談專門家和嘮叨主義者的一個大教訓。

將“Helden”譯作“英雄們”,是有點流弊的,因為容易和中國舊來的所謂“顯英雄”的“英雄”相混,這裏其實不過是“男子漢,大丈夫”的意思。譯作“別動隊”的,原文是“Dessant”,源出法文,意雲“追加”,也可以引伸為飯後的點心,書籍的附錄,本不是軍用語。這裏稱郭甫久鶴的一隊為“rote Dessant”,恐怕是一個諢號,應該譯作“紅點心”的,是並非正式軍隊,它的前去攻打敵人,不過給吃一點點心,不算正餐的意思。但因為單是猜想,不能確定,所以這裏就姑且譯作中國人所較為聽慣的,也非正裝軍隊的“別動隊”了。

唆羅訶夫(Michail Sholochov)以一九〇五年生於頓州。父親是雜貨,家畜和木材商人,後來還做了機器磨坊的經理。母親是一個土耳其女子的曾孫女,那時她帶了她的六歲的小兒子——就是唆羅訶夫的祖父——作為俘虜,從哥薩克移到頓來的。唆羅訶夫在墨斯科時,進了小學,在伏羅內希時,進了中學,但沒有畢業,因為他們為了侵進來的德國軍隊,避到頓方麵去了。在這地方,這孩子就目睹了市民戰,一九二二年,他曾參加了對於那時還使頓州不安的馬賊的戰鬥。到十六歲,他便做了統計家,後來是扶養委員。他的作品於一九二三年這才付印,使他有名的是那大部的以市民戰為材料的小說《靜靜的頓河》,到現在一共出了四卷,第一卷在中國有賀非譯本。

《父親》從《新俄新作家三十人集》中翻來,原譯者是斯忒拉綏爾(Nadja Strasser);所描寫的也是內戰時代,一個哥薩克老人的處境非常之難,為了小兒女而殺較長的兩男,但又為小兒女所憎恨的悲劇。和果戈理,托爾斯泰所描寫的哥薩克,已經很不同,倒令人仿佛看見了在戈理基初期作品中有時出現的人物。契訶夫寫到農民的短篇,也有近於這一類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