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剖析假修行的真麵目(1 / 1)

“反於魯,以告孔子。孔子曰:“彼假脩渾沌氏之術者也;識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內,而不治其外。夫明白入素,無為複樸,體性抱神,以遊世俗之間者,汝將固驚邪?且渾沌氏之術,予與汝何足以識之哉!”

子貢回到魯國,見到孔夫子,告訴了事情原委。孔夫子當然更高明,識破了種菜老漢的麵目,說,他是“假脩渾沌氏之術”,不是真修的。也就是說老漢還在修的過程中,沒有真正徹底得到渾沌術這一套東西,他是在因位過程中,不是在果位之上。

那老漢是“識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內,而不治其外。”現在學佛的人,很多就是“隻識其一,不知其二;隻治其內,不治其外”,覺得自己每天在蒲團上打坐、誦經、念佛、念咒,好像很有一套;但是,一到社會上去就一塌糊塗,一敗塗地,寸步難行。麵對著社會上的是是非非,頭完全就暈了,這怎麼行呢?所以這種人隻能治其內,不能治其外。反過來說,不能治其外,這個治其內也是迷糊的。為什麼呢?因為不能打成一片,真正高明的人是“內外不二”“內外無別”,這樣才能真正把事料理好。

“夫明白入素,無為複樸,體性抱神”,什麼是“素”?素者“太素”,也可稱為太極,也可稱為太初。我們心裏邊的“太素”,佛教稱為“真如。”“無為複樸”是無所為,是原始渾沌的“道初”狀態。做到了這些,才可以“體性抱神。”什麼叫“體性抱神”?就是以性抱神,凝固我們的這個精神。我們的精神經常被自己的喜怒哀樂所耗散,而不能把它緊緊抱住不失。我們的喜怒哀樂就是我們的“性”,“天命之謂性”嘛!老天賦予的,父母給予的,當然社會的習染也可以給我們一些熏染。“體性”是很廣泛的,也可以說“性體。”從根本上說,我們應該“體性抱神”,把它作為一種功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凝固起來。

如果一個人能夠“明白入素,無為複樸,體性抱神”,那就是“以遊世俗之間者”,這個就不得了,你看到會嚇一跳啊!但如果他真正修到這個本事了,走在你麵前你識不到的。以前賈老也說過,趙升橋老神仙在俗人眼中就是一個篾匠。以前在新津,後來到了成都,編些簸箕、撮箕、竹簍過日子。這個趙神仙把川西農民的布條在頭上一圍,穿個短布衫、草鞋,每天早上四五點鍾就起來做事,可以一個月不吃飯,也可以一頓吃一鬥米、一隻羊;熱天是一件衣服,冷天還是一件衣服。熱天蚊子不咬他,為什麼不咬他?他的“衛氣”非常強,蚊子飛不下來,咬不到他。他那種元氣、陽氣之盛,偶爾眼光一露,精光嚇死人。就像希臘神話裏說,凡人不能見宙斯一樣,一見宙斯,就被他的火光給離子化了。真正的道人純陽之氣太重了,你不可能接近。當然,他也不可能拿真麵目示人。以真麵目示人,把眾生燒死了怎麼辦?他都是化了裝,用一些塵垢和汙垢把自己塗抹一番,就像濟公和尚一樣,一身汙垢,免得把世人驚駭了,必須和光同塵才能遊於世間。

所以真修“渾沌術”的,我們是認識不到的,他不以真麵目示人。他隨波逐浪,和光同塵,你有多糟糕他就有多糟糕,你有多牛他就有多牛,你又如何能認識到他呢?

前麵那個老漢發表的那通言論,隻能說明他是假修“渾沌術。”很多人在看這則故事的時候,認為莊子是反對社會進步、反對科學進步,把他當作了沒落貴族的代言人。但是說老實話,莊子未必如此。莊子是借這麼一位人,來說這麼一些話,實際上也借子貢、孔子的話說了其他的話。在《莊子》裏邊,我們看他的思想很豐富,他把各種修為層次都請出來表演過。我們不能因為有抱壇子灌水的老頭子,而把整個道家學說看作反對技術革命、反對科學進步、保守落後,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這麼一種頑民、愚民的思想。實際上,莊子的思想裏有很多是非常高明的,這些高明表現在什麼地方?表現在“內修”上。如果我們不明白這個“內修”,不能“神全”,不能“德全”,不能“形全”,那麼我們就是一個廢人。現在的權力、科學技術如果掌握在那些“神不全”“德不全”的人手裏邊,那是很糟糕的。

中醫的最高經典《黃帝內經》裏邊,實際上也是講“形全”“神全”“德全。”如果能夠使一個人形全、神全、德全,就是中醫的最高境界。但一般的中醫都是在病上用功,沒有在人的形全、神全、德全上用功。如果要想真正成為一個國手,還是要真正在這三個方麵用功。所以說上醫治未病,下醫治已病。治未病是在別人還沒有得病的時候,就把別人料理得形全、神全、德全,他哪有機會得病呢?這是最高明的醫生。反過來說,一個有修為的人,也要使自己站在這樣的地段上。如果自己不站在這樣的地段上,破綻百出,八方受敵,那麼就會使自己弱不禁風,不堪一擊。這個故事很容易和我們的生活聯係起來。我們現在很多人學佛學道,學成了故事中菜園子老漢那個樣了。“識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內,而不治其外”,這樣不行。一定要使自己全能全德,既能料理內,又能料理外,這樣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