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快安澤縣新型煤焦化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的對策探討
地方經濟
作者:李慶
摘要:近幾年來,安澤縣循環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處於起步階段,資源循環利用、科學發展模式有待於進一步推廣、發展,產業鏈條有待於進一步延伸、拓寬、做強。本文通過分析安澤縣新型煤焦化循環經濟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對安澤縣新型煤焦化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的對策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安澤縣;新型煤焦化;產業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2-0-02
豐富的煤炭資源既有力地支撐了安澤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也對可持續發展構成了巨大壓力。近幾年來,安澤縣立足自身優勢,積極探索發展新型煤焦化循環經濟的路子,通過政府推動、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和試點示範,大力推進以新型煤焦化循環經濟為主導的新型經濟。目前,唐城循環經濟園區基本形成了集采煤、洗煤、煉焦、化產回收、甲醇、發電、煤氣深加工為一體的可持續發展循環產業鏈條,一些示範企業的循環發展已初具規模,汙染物排放減少,資源綜合利用率明顯提高,促進了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縣域經濟的發展後勁明顯增強。安澤縣在編製規劃,調整經濟結構,加大節能降耗力度等方麵做了很大努力,循環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全縣循環經濟仍處於起步階段,資源循環利用、科學發展模式有待於進一步推廣、發展,產業鏈條有待於進一步延伸、拓寬、做強。
一、安澤縣新型煤焦化循環經濟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資源綜合利用率低,環境汙染嚴重
焦化產業結構層次低,高附加值焦化副產品沒有或全部利用,焦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餘熱、煤氣、焦油不能有效回收和綜合利用,資源、能源浪費嚴重。現已建成的獨立焦炭生產企業中,隻有少數機焦爐的煤氣得到了全部或部分利用,資源綜合利用,循環發展的空間非常大。同時,偏重的產業結構和長期粗放式生產,導致區域環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壞,對環境空氣質量和水環境質量造成了較大壓力,環境承載力有限,發展與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2.產業鏈條短,技術含量偏低
目前安澤縣的煤焦化工產品依然是粗加工的初級產品,均處於生產鏈條的上遊或中遊偏上位置,就是在發展較好的煤焦化循環型企業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已經發展起來的循環模式,存在著循環鏈條不長、深加工深度低,缺乏下遊深加工和廢物的資源化再利用,鏈條上科技含量不高,企業內部循環多,企業之間循環少,縱向循環多、橫向循環少等問題,產業鏈條的充分延伸和拓展還有待於進一步加強。
3.企業科技開發能力低,競爭實力不強
從總體上來講,安澤縣科技基礎薄弱,創新能力不足。園區企業的技術來源主要是以技術引進為主,沒有技術開發的專門機構,技術裝備相對不足,企業科技投入相對較低,導致科技水平和發展能力偏低,而且提升潛力不足,因此承接高新技術的能力弱,自主研發能力更弱,新技術、新成果缺乏應用基礎,產品科技含量總體上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同時,由於精細化工、焦油深加工等下遊深加工和廢物的資源化再利用產業剛剛起步,支撐產業發展所需的生產、管理、研發、銷售等方麵的專業人才力量不足,需大力引進和定向培養。
4.園區建設資金不足,基礎設施不夠完善
近年來,安澤縣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園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平台作用日趨凸顯,但在循環經濟建設項目用地問題上,目前園區用地布局混雜,土地發展空間有限,一些大型企業想擴大項目規模,在土地上受到局限。另外,園區基礎設施能力不足,公共服務設施能力較差,亟待完善。園區項目融資渠道單一,建設資金瓶頸突出,嚴重影響了園區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發展安澤縣新型煤焦化循環經濟產業的思考和建議
安澤的優勢在煤,潛力和希望也在煤。我們要立足豐富的煤炭資源優勢,以煤為基,以煤興業,多元發展,不斷推進產業延伸、產業升級,實現由傳統產業一枝獨大向多元發展轉變。今後一段時期是安澤煤焦化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最快的時期,也是發展過程中最關鍵的時期。我們要按照“資源整合、關小上大、延伸鏈條、循環利用”的總體要求,堅持走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的新路子,科學認識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聯係,徹底扭轉重開發、輕節約,重速度、輕效益,重外延擴大、輕內涵發展,重眼前局部、輕長遠全局的思想觀念,搶抓國家綜改試驗區政策機遇,以唐城新型煤焦化循環經濟示範區為載體,著力擴大焦化產業規模,進一步延伸鏈條,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資源就地轉化率,推動焦化行業由“以焦為主”向“焦化並舉”轉變,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優勢互補,達到效益最大化、排放最小化,把安澤煤焦化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示範區建設成為全國大型、山西一流的煤焦化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