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阿勒泰地區農機購置補貼存在的問題及對策(1 / 2)

阿勒泰地區農機購置補貼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區域經濟

作者:賈鑫

摘要: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是黨中央國務院“兩減免、三補貼” 支農惠農政策之一,充分體現了國家支持農業機械化發展,加快農業機械化進程的發展導向和政策扶持。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不但能夠調動農民發展農機化的積極性,而且加速了農機化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從而改善農機裝備結構,拉動農機工業發展,推進農機服務產業化進程,最終促進農業機械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2-0-01

一、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概況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三農投入,對農機購置補貼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強。2007年國家購置補貼資金20億元,2008年40億元,2009年100億元,2010年155億元,2011年175億元,2012年達到200億元。新疆有耕地麵積402.55萬公頃,農業機械化是實現現代農業的必要措施,目前全疆機械總動力達1400萬千瓦,每年還以10% 的比例不斷增長。2008年新疆落實購置補貼資金2億元,2009年5億元,2010年8億元,2011年9億元,2012年13.2億元。

阿勒泰地區目前總耕地麵積280萬畝,機械總動力60.5萬千瓦,每年還以不低於10%的比例增長。2008年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100萬元,農牧民自籌資金4054萬元,補貼機具1309台,其中動力機械439台;2009年補貼資金3800萬元,農牧民自籌資金9842萬元,補貼機具4848台,其中動力機械1003台;2010年補貼資金4400萬元,農牧民自籌資金11641萬元,補貼機具7186台,其中動力機械1340台;2011年補貼資金4780萬元,農牧民自籌資金11755萬元,補貼機具5701台,其中動力機械1401台;2012年補貼資金5700萬元,農牧民自籌資金13000萬元,補貼機具5605台,其中動力機械1980台。近幾年,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也成為地區產業化發展的助推器。在大力發展打瓜產業的同時,打瓜耕、種、收機械也享受到購置補貼,機械的購買充分滿足了打瓜產業的發展;在提出大力發展馬鈴薯產業時,馬鈴薯耕、種、收機械也已具備。盡管購置補貼資金連年增多,但隨著阿勒泰地區土地麵積不斷開發,特色產業不斷發展,每年對農機產品的購買需求也還在不斷增大,阿勒泰地區每年購置補貼還是存在10%的缺口。

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機補貼資金有限,難以完全滿足購機需求。隨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阿勒泰地區的農機化發展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農牧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長,從2008年的4472元增至2012年的6849元,農牧民的購機需求也隨收入增長越發旺盛。農業發展較快,經濟較好的縣市對大型機具的需求較多,農業發展稍落後的縣市對小型農機具的需求也不斷增多。目前,本地區的購置補貼還是以動力機械為主,因為補貼額度高,所以深受購機戶的親睞。因此,購置補貼的缺口基本在動力機械。

(二)金融貸款支持有限,難以滿足購機需求。阿勒泰地區農機貸款多為農村信用社發放,貸款數額小、貸款期限短、貸款利息高都製約著農牧民購機。一般農戶貸款額度為5萬元,還款期限1年,利息高於其他貸款利息。抵押貸款還款期限為3年。農牧民手中沒有足夠的資金,盲目購機就存在貸款難、還款難等問題。

(三)農機保險險種單一,難以分散損毀風險。目前,各個保險機構為農機開辦的保險隻有拖拉機強險,而其他農機具類的財產保險還未開辦,農牧民保險意識薄弱,投家庭財產險的極度有限,就難以分散農機具毀損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