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全貌的指標體係構建
區域經濟
作者:虞央珍
摘要:區域金融發展對當地經濟增長有較大的助力,而經濟增長對區域金融發展亦有推動作用。本文通過探討區域金融的金融發展率、金融相關比率和經濟增長之間的內在聯係,來構建區域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全貌的指標體係。
關鍵詞:區域金融發展;經濟增長;指標體係
中圖分類號:F8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2-0-0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地區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是多方麵的,區域金融發展作為其中一個因素,在推動經濟增長方麵有著較大的影響力。下麵通過探討區域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全貌的關係,構建兩者之間的存在的指標體係。
一、概述
區域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關係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10年代,Schumpeter等人就已經指出區域金融部門的發展對該地區人均收入及增長率有積極作用,並且認為一個良好的金融係統能長期地促進經濟增長,該論斷後來得到了Goldsmith[1]實證研究支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內學者對區域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全貌也有一定的研究,許多學者不再隻是拘泥於銀行業範圍,而是將研究領域拓展至金融中介、股票市場及證券市場等。較為成熟的研究結果指出,金融發展可通過影響儲蓄率、提高資本配置和將高比例儲蓄轉換為投資等多方麵促進經濟增長,反過來,經濟增長同樣會促進金融的發展,兩者之間存在相互促進的關係。目前,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區域分割情況較為明顯,現選取浙江省為例,探討區域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全貌之間的關係,並得出相關結論。
二、指標體係的構建與實證分析
(一)指標的選取及構建
(1)投入指標。衡量區域金融發展的指標常選取金融發展率和金融相關比率。金融相關比率指區域金融機構存貸款之和除以國內生產總值,該指標是最能反映地區金融結構及發展水平的指標。金融發展率則是金融機構貸款餘額除以其存款餘額,該指標體現地區金融機構變儲蓄為投資的能力。理論上來說,股票市場和保險市場是我國地區金融市場較為重要組成部分,但考慮到我國股票市場和保險市場發展程度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且股票市場波動較大,保險市場發展不完善,因此,暫時將這兩個因素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忽略不計。即此處定義與區域金融發展相關的指標有金融發展率和金融相關比率。
(2)產出指標。最能衡量地區綜合經濟發展能力的指標是國內生產總值GDP,本文消除人力資本影響,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GDP作為衡量經濟增長產出的指標。
(二)實證分析
實證分析主要包括單位根檢驗、協整關係檢驗及格蘭傑因果檢驗[2]。
(1)單位根檢驗。運用EVIEWS6.0進行單位根檢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金融發展效率及金融相關比率在原始序列檢驗中不平穩,但金融發展效率在一階微分序列中達到平衡,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金融相關比率在二階微分時達到平衡,由此可得,原有序列在二階差分的情況下是單整的,存在協整關係,接下來進行協整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