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協整關係檢驗。采用基於向量自回歸模型的多重協整檢驗方法,進行多個變量之間的協整檢驗。檢驗結果表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金融發展效率和金融相關比率三者之間存在協整關係,接下來檢驗是否是因果關係。
(3)格蘭傑因果檢驗。運用EVIEWS統計軟件進行格蘭傑因果檢驗,檢驗結果顯示,在95%置信水平[3]下,金融相關比率與經濟增長存在相互因果關係,而金融發展效率是經濟增長原因的可能性不到20%,反過來則不到15%,所以說,金融發展效率並非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原因。
三、構建區域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全麵的指標體係
根據上述實證分析結果,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麵構建區域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全貌的指標體係。
(1)提高金融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在浙江省的金融市場中,1978年~2009年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年末餘額呈現增長趨勢,這與我國整體金融市場的情況相符,但人民幣存款餘額平均增長速度與人民幣貸款餘額增長速度不同,這兩者的不同使得金融發展效率較低,因此,要提高金融發展效率需要改善優化浙江省金融市場結構。浙江省金融市場多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外資銀行、股份製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較少,浙江省應建立健全資本市場體係,發揮自身資源配置功能,促使資金自動流向投資效益高的企業。相較而言,浙江省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迅速,但其相關機製不健全,仍需加大監督力度,促使其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資金。總之,完善金融市場法律法規,提高金融中介資產運用質量,降低不良貸款率,促使金融市場資源配置的提高。
(2)發展股票市場和資本市場。股票市場能夠有效促進經濟增長,因此浙江省應促進該地區企業創新、上市,促使其發展水平的提升。我國有關股票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機製尚未健全,因此需要政府出台相關的法律法規推動國內股票市場的進步。當然,資本市場、債券市場等均可以完善金融市場,促使企業投資渠道多樣化,從而促進地區經濟增長。
四、結語
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離不開金融發展,完善、發展區域金融市場刻不容緩。國家和地方政府應該給予金融市場扶持和推動,確保相關法律法規和機製的貫徹執行,消除市場經濟中的發展保護壁壘,發揮市場原則在金融市場中的作用,這樣一來,金融市場才可以健康快速發展,同時也能促進經濟全麵增長。
參考文獻:
[1]薑如漢.區域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係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1,2(10):91-92.
[2]郭慶然.區域經濟增長中的區域金融支持策略探討[J].商業時代,2010,2(20):49-50.
[3]宋豔偉,李恒煒.中國區域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係研究[J].統計與決策,2007,3(12):507-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