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立合理的實踐教學體係
根據會計電算化的特點,構建一個層層遞進,螺旋上升的實踐教學環節,建立金字塔形的實踐教學結構。首先是基本能力培養。在該層次中,通過對各知識模塊的單項實踐訓練,為培養專業能力奠定基礎,主要內容包括有關專業基礎課程實踐、專業基礎課綜合實踐、認知實踐等,采取邊理論邊實踐的形式。其次是專業技能培養,主要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分模塊應用能力,以校內實訓場所為教學實踐基地,結合會計電算化證書等進行各模塊的應用技能培養。再次是綜合能力培養,主要是以綜合實訓為主,培養綜合能力。按照真實企業的業務流程為主設計實踐教學流程。在此階段利用前麵所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解決現實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最後是頂崗實習,在該階段要以頂崗實習為主要手段,培養學生的會計電算化綜合應用能力和愛崗敬業精神,積累實際工作經驗,該環節是關係到學生能否直接上崗的重要實踐環節。
3.建立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體係的質量保證措施
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不僅要求有科學合理的實踐內容、優良的實踐環境,更主要的是要有時間保證。而合理安排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則非常關鍵。這就要求我們建立一個彈性的實踐教學實施計劃,從而保證該係統的實施質量。在實訓場所管理上,采用開放性的實訓教學管理辦法,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增加學生動手機會和獨立自主的能力。對實踐教學實行學分製,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主動性,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計劃能力,從而達到全麵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4.製定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體係的考核方案
為了使實踐性教學的各個環節落到實處,在實踐教學體係中要求製定相應的技能訓練計劃,在確定學生畢業時應達到的整體目標的同時,還要有階段性的實踐目的、作用及與其他環節的關係、具體訓練的內容和要求。為了配合開放性實踐教學的要求,根據不同的實踐環節,采用靈活多樣的考評方式:采用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理論知識理解能力與實踐應用能力相結合,實習成果的質量與實習中的表現相結合,以突出應用能力為核心,進行綜合評定。
總之,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體係的構建已經刻不容緩,學校應該加強與企業的聯係,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構建一個合理有效地實踐教學體係,共同推動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胡蔚婷.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導報,2011(01):148-149.
[2]吳力佳.基於ERP視角的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體係的構建[J].財會教育,2010(12):72—73.
[3]賈亞男.淺談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1(04):114.
作者簡介:黃延霞(1977-),女,山東聊城人,碩士,重慶師範大學涉外商貿學院,研究方向:財務管理與企業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