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改革探索
文化經濟
作者:黃延霞
摘要:隨著我國會計電算化普及速度的進一步加快,傳統的會計工作麵臨著巨大的挑戰,這就要求以培養適應企業需求為目標的獨立院校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本文在分析我國獨立院校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體係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體係的改革思路與實施措施,希望能對我國目前的會計電算化事業有所幫助。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應用能力;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F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2-0-01
隨著獨立學院的快速轉型和發展,獨立學院會計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具備基本的會計理論知識,還應培養具有較強的會計實踐能力。目前由於獨立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培養目標不夠明確,過分強調理論,不注重實踐教學,使得畢業生的崗位適應能力不強,影響就業率和單位滿意率。這就要求獨立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體係進行改革,製訂完整的實踐教學體係,提高整體效率,培養能夠與社會需求零對接的應用型人才。
一、目前獨立院校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很多獨立院校都開設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但大多數還是沿用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不適應獨立院校人才培養目標,主要存在以下方麵的問題:
1.實踐教學目標不明確,缺乏合理高效的實踐教學體係
實踐教學是會計電算化課程的綜合性教學環節,也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內容。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目標應定位於注重培養學生的對會計軟件的操作能力,以學生自學能力為核心的會計電算化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大多數獨立院校目前並未建立一個完整有效的實踐教學體係,大部分隻是把實踐練習分散的穿插在理論教學中,導致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支離破碎,不利於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2.實踐教學模式比較單一
會計電算化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提升對會計理論的理解。而目前的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模式基本上還是以“老師講、演示→學生聽、看→學生操作→老師輔導”為教學流程,這樣的實踐教學模式應用範圍窄,層次低,學生停留在操作層麵,但對於利用財務軟件生成的信息來解決企業實際中的問題則顯得不足。
3.缺乏科學合理的實踐考核標準
很多獨立院校沒有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考核標準,有的隻是通過應試教育來量化,這種考核標準不利於實踐教學的客觀評價。學生對實踐教學要考核的內容、方法、標準也含糊不清,勢必影響學生對該課程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實施方麵存在較大局限
目前很多獨立院校的教學軟件層次較低,版本老化,跟不上財務軟件更新的步伐;計算機硬件配置不足;從師資情況來看,學曆、職稱、知識更新等方麵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獨立院校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改革的建議
1.明確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的目標
在會計電算化進程不斷加速的今天,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方案的設計應以社會需要為導向,以應用能力為主線,以教學體係改革為基本內容,以校企協作、產學研結合為途徑,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使學生具有基礎理論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麵較寬、素質較高的特點,高度強調實踐教學在教學計劃中占有的比重,突出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