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項目導入、任務驅動”在《成本會計》教學中的應用(2 / 2)

1.介紹項目,創造情景:介紹企業成本核算崗位責任,企業成本費用核算賬務處理程序。介紹興陽機械廠企業概況,生產車間、生產流程、主要產品、財務製度、產品成本核算方法。要求學生站在企業成本核算崗位的角度去核算該廠1月份的各項與成本有關的業務。

2.項目導入:項目教學過程開始時,教師首先根據學生教學目標引入本次項目的內容。在“材料分配實驗”項目中,首先向同學們介紹興陽機械廠材料編號、類別及名稱、單位和各車間期初在產品成本;然後企業材料日常發出核算程序,了解企業的領料單的格式和填寫方法,彙總本月材料發出情況,編製材料費用分配表;最後編製材料發出業務記賬憑證並等級相關賬簿。

3.任務驅動:基於任務驅動的學習過程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學生分組:根據小組成員的成熟程度、小組成員的合作技能及學習任務的難度,進行合理分組。把不同學習能力、學業水平及具有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分到一個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優勢互補。

(2)根據項目,提出任務:向學生詳細介紹工資費用分配實驗後,要求學生彙總編製本月興陽機械廠個車間材料發出情況彙總表,然後根據彙總表編製三個車間的原材料費用分配表。

(3)學生分工、進入角色:除了完成任務、學習知識以外,每個組員還要協助其他組員更有效地合作。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經過小組協商自主選擇角色,承擔相應的任務。在設置角色任務時,不設固定小組長,每一個角色就是完成任務不同階段的小組長,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都發揮積極主動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任務隻有小組中個別幾個成員完成的情況,同時也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4.小組協作、完成任務:小組成員根據製定的任務和分工情況,開展學習,學習過程要有階段性成果。階段性成果可以通過討論的形式進行組間的經驗交流,通過組內交流不斷地完善階段性學習成果,從而促進任務的圓滿完成。

四、實施“項目導入、任務驅動”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要轉變角色:教師要由過去的“講授者”轉變為“指導者”,讓學生有更充裕的時間開展自主探究、操作、討論等活動,而教師的職責更多是為學生的活動提供幫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教師還要有耐心讓學生犯錯誤,失敗的經驗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機會。

2.教材的選擇:在教材的選擇上,要偏重於實踐性較強,最好帶有實驗項目的教材。對於一些理論相較強的學科可適當的以案例代替項目,根據案例布置任務進行教學。

3.注重學生動手、思考、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輔導教學的過程中不可主動給出答案,多學生提出的問題,以引導為主,講解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求學生自己找出答案,算出結果。

“項目導入、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是建立在針對性強,簡單易理解的實驗項目的基礎上進行的,並不是每一門課程都適合這種教學方法,各位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結合本學科的實際情況教學。

參考文獻:

[1]胡北忠.成本會計學課程實驗.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1.

[2]時向誌.成人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的幾個問題.天津成人學校聯合學報,2007,11.